王安石《元日》诗里的“屠苏”,非是其他而应该就是屠苏酒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4-02-07 10:36:22

马上“春节”了,王安石的《元日》诗又火了起来。

“火”的主要原因,是争议诗里说的“屠苏”,究竟指酒,抑或草庵、茅草还是帽子。

的确,“屠苏”,兼有以上四个含义。

但从王安石的诗看,最多是“一语双关”——既指酒也指草庵。

不过,更大可能,其指的是“屠苏酒”。

唐代,新年“元日”,也就是“元旦”现在叫“春节”,饮屠苏酒的风俗盛行。

《全唐诗》载雍陶《酬李绀岁除送酒》:“一夜四乘倾凿路,五更三点把屠苏。”

同上,成彦雄《元日》:“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时的屠苏酒什么样?

唐代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有说法。

其卷29载:“屠苏酒,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之方:大黄十五铢;白术十八铢;桔梗、蜀椒各十五铢; 桂心十八铢;乌头六两;菝葜十二铢。右七味,口咀,绦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又一方有防风一两。”

药王讲,春夏多温病、热病,“元日”饮屠苏酒可防温病。

唐代“元日”饮屠苏的规矩,是须从年纪小的饮起。

《全唐诗》载裴夷直《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诗云:“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又,顾况《岁日作》:“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至宋,延续了唐代饮屠苏酒的习俗。

晏殊比王安石年岁大,其《元日词·御阁》其二:“屠苏醴酒盈金,郁垒神符卫紫关。”其四:“屠苏酒绿炉烟动,共献宜城万寿杯。”

与王安石同时的苏轼之弟苏辙《除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陆游《岁首书事》:“郁垒自书夸腕力,屠苏不至叹人情。”

范成大《癸卯除夜聊复尔斋偶题》:“郁垒先题版,屠苏後把杯。”

刘克庄《丁卯元日十首》:“真率会居同社长,屠苏酒让一家先。”

还有很多,不遑赘引。

宋与唐之区别,在于不仅“元日”饮屠苏酒,“除日”的除夕就开喝了。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亦记载了屠苏酒。

其二十卷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造法:用赤木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小置长,次第饮之。药渣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

李时珍说,这个屠苏酒的方子,来自东晋的陈延之的《小品方》(按:此书约撰于454-473年之间)。

他注释说:“苏魑,鬼名。此药屠割鬼爽,故名。或云,草庵名也。”

李时珍讲,他所记录的屠苏酒方子,取自晋代陈延之的《小品方》。但据陈延之说,是华佗首创,这就是东汉末。他解释了屠苏酒为何称“屠苏”——一是可有效杀鬼,二或与草庵有关。

实际上,孙思邈《千金要方》和李时珍《本草更木》的记载,并无大异。

尽管屠苏酒之名有可能来自草庵,但王安石《元日》诗里的“屠苏”,指的不该是草庵而是屠苏酒,似乎不难确定。

0 阅读:0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