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瓦弄之战:我军主动停火,印军不乐意,结果再吞耻辱

佳霖谈历史 2023-12-28 17:24:02

1962年10月28日,对印自卫反击战第一阶段结束。

本着做人留一线的原则,我国主动停火,并发表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但印度人不服气,全国弥漫着一股极度狂热的战争情绪。

同时,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政府为了推卸责任,无耻地将他们失败原因归结于我军不讲武德。

即认为印军的溃败,是由于我军偷袭导致的。只要双方拉开架势再干一场,印军定能一雪前耻。

很快,美国闻着味就来了。

肯尼迪极力拉拢尼赫鲁,不仅送来武器装备,承诺提供资金扶持,还派出一支航母战斗群游弋于印度洋。给印度加油打气。

11月初,自认为抱上大腿的尼赫鲁觉得自己又行了,不断向前线增兵。

至11月中旬,印度沿中印边境集结了1个军部、3个师部、14个旅,总兵力约5万人。

换装美式装备的印度军队开赴前线

11月14日,是尼赫鲁76岁生日。

为了给总理阁下庆生,东线印军决定发动一场攻势,地点选在了瓦弄。

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其东、南分别与缅甸、印度相邻。

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林密,断崖峭壁,河流交错,易守难攻。

早在1942年,英国便非法侵占瓦弄。

后来印度独立,继承英国的统治权,又在当地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

对印自卫反击之前,印度国防部长梅侬将他起家的嫡系181旅部署在瓦弄。

中印克节朗战斗结束后,印度政府将原先东线的第4师,拆成了两个师。

新拆分出的第2师,由帕塔尼亚少将任师长,负责瓦弄地段防务。

但印军素有内斗传统,调整之后,第4师和新2师师长开始各种争权夺利。

在10天内,相互撤换了对方3个旅长,结果181旅被调离瓦弄,改为第11旅接管该地带防务。

除了临阵频繁换将,印军的后勤也是一团糟。

由于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而印度接受的援助又是五花八门。

结果就导致装备“大八粒”的印军,却分到了“英七七”子弹的奇葩一幕。

子弹塞进不枪膛,手上的玩意沦为烧火棍,这仗还怎么打?

当然,如果印军有充足的时间调配资源,以上情况都不算问题。

但为了给尼赫鲁庆祝生日,有着“马屁精”之称的考尔中将等不及了。

他亲自前往瓦弄,决心用一场“重大胜利”,为尼赫鲁送上寿礼。

鉴于印度在瓦弄方向不断增加兵力,中央于10月27日决定,将原本计划部署至达旺一线的陆军54军130师调往察隅地区。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中央指示54军军长丁盛少将组成前线指挥所(简称“丁指”),在昌都军分区的配合下,围歼瓦弄之敌。

丁盛大家一定不陌生,人称“丁大胆”。当年热播剧《亮剑》中的丁伟,便是以丁盛和四野另一员虎将钟伟少将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

丁盛(做一)

130师抵达战场后,师长董占林大校没有片刻停留,亲自到第一线侦察敌情。

通过侦查,董师长认为瓦弄一带不适合迂回包抄。

瓦弄地区地形

而印军11旅的4个营,又已经在察隅河两岸展开:

其中锡克联队第4营驻守曲子扎公,库马盎联队第6营驻守瓦弄扎公至7号高地,道格拉斯联队第4营驻守7号至32号高地之间,廓尔喀联队第4营在河东地区展开。作纵深梯次配置。

印军的据点均以连为单位,组成马蹄形地堡群阵地。地堡均为土木石质结构,射孔较大,且多设在正面,并设置有地雷、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

如果我军正面突击,伤亡必定不小。

但董师长也发现,敌人在非常重要的5号高地,居然没有派兵驻守。

如果这块高地被印军占领,将是阻止我军反击的硬钉子。

但若为我军占领,则将成为突破印军防御体系的钢楔子。

于是,昌都军分区独立营3连抢占了5号高地。

随后,董师长作出如下部署:

130师388团第4连于11月12日增援5号高地,并向6号高地扩大阵地。

总攻时间定在11月18日,130师389团进攻河东。

130师390团从5号高地沿山梁俯冲而下,直插瓦弄,切断印军11旅退路。

388团从5号高地向瓦弄扎公俯冲而下,在与390团会师后,全歼河西守敌。

待河西战斗结束后,388、390两个团迅速转移到河东,全歼河东之敌。

按照计划,我军有充足时间做战前准备。

但11月13日,印军发现了5号、6号高地上的我军队伍。

他们向上报告,考尔闻之大喜,心想如果取得一场大捷,那14号给尼赫鲁的寿礼,不就有了吗?

于是,印军悄悄向7号高地增兵,意图夹击我军。

11月14日上午,印军库马盎营在炮火掩护下,向5号、6号高地发起多次进攻。

印军的这次进攻,离了大谱。

作为印度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库马盎营在进攻数小时后,就因为体力不支,纷纷累瘫在了山腰,最后连滚带爬地逃回了己方阵地。

而印军后勤一团糟的问题,也在战斗中暴露。

他们的炮兵轰了一阵子后,发现许多炮弹与炮管口径不匹配,炮兵们四处拆箱子,却找不到口径合适的炮弹,最后只能因为缺乏炮弹而停火。

至于我军,则是坚定沉着。

388团4连在指导员余阳春的指挥下,连续9次粉碎印军进攻,毙敌60余人,不仅守住了阵地,还组织突击队,前出一公里,攻占了6个小山包。

昌都军分区独立营3连也打退曲子扎公之印军的3次进攻。

战后,4连荣记二等功,指导员余阳春荣记一等功。

印军本来想献礼,结果献了祭。

考尔面子上挂不住,只能一面谎报军情,声称取得大捷。

一面向瓦弄增派1个营,加强防守。

考尔

考虑到印军占领7号高地,居高临下,威胁我5号、6号阵地。

如果不能拔掉这颗钉子,我军唯一迂回道路被卡死,丧失反击的突然性。

于是,“丁指”决心利用已占领的阵地,集中390团主力首先歼灭7号高地上的印军,尔后向瓦弄以南穿插,实现关门打狗。

由于需要赶在印军增援前,拿下7号高地,因此战役总攻时间由11月18日提前到16日拂晓发起。

但提前发起总攻,意味着部队来不及集结、动员和准备,130师只好在运动中,进行临战动员准备。师领导也分散开,分别随各团行动指挥。

瓦弄战役中,董占林(右三)率师指进行现地勘察

11月16号凌晨,总攻打响。

390团第3营攻击7号高地,1和2营从6号高地出发,沿着5号高地东南侧,向瓦弄方向穿插。

389团渡过察隅河,挺进河东地区。

388团则沿曲子扎公,直取瓦弄。

由于在14日的战斗中,印军已经打光了炮弹,子弹也所剩不多。

一时间,印军阵脚大乱,别说是组织防守了,就连符合口径的弹药也找不着。

而起先让人忌惮的印军地堡群,事实证明,只是徒有其表,根本用不着火箭筒、75无后坐力炮进行轰击,只需要几颗手榴弹就可以将它们摧毁。

不过在进攻32号高地时,我军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印军32号高地背靠悬崖,构筑有三层防线,40多座地堡。

如果不能拿下这片高地,我军对瓦弄的包抄就会陷于敌人火力的前后夹击。

下午14时30分,390团、388团3营被印军以重机枪和迫击炮构成的交叉火力,压制在了32号高地下。

见此情形,390团团长调整攻击策略,命令1个班从正面吸引敌人。其余人迂回到敌人身后的悬崖,想办法爬上去。

指战员们绕了一个大圈,来到悬崖脚下。面对近70度的崖壁,说不怕那是吹牛。

但大家咬紧牙关,负重攀岩,硬是爬上了32号高地,摸到了敌人后方。

背靠悬崖还能被迂回,印军惊慌失措。

但经历短暂慌乱后,印军迅速调整防御阵型,以环形火力阻击我军进攻。

战斗中,3营9班副班长陈代富冒着枪林弹雨,操起一支爆破筒,爬上了敌人指挥部地堡的顶部。

当他用双手抠开泥土后,发现地堡顶盖上的木条有空隙,便将爆破筒插入地堡。

但敌人反应也很快,又给推了出来。

为了炸掉敌人指挥部,陈代富用身体将空隙堵住,在爆炸的一瞬间,翻身滚下地堡。

战后,陈代富荣记一等功,授战斗英雄称号。

32号高地的战斗持续一个多小时,我军毙敌70人,俘虏两人。

拿下32号高地后,388、390团继续直扑而下,占领瓦弄。

战至下午18时,390团2营进占瓦弄机场及以南地区;

389团1连、7连占领了整个河东地区。

就印军防线全面崩溃之际,考尔梅开二度,与11旅旅长劳利跳上飞机,溜之大吉。

当逃到安全地带后,吓破胆的考尔给尼赫鲁发去一封语无伦次的电报:由于敌人攻势十分凶猛,兵力十分强大,我请求最高当局争取愿意帮助我国的外国军队的支援。

作为不结盟国家的老大,尼赫鲁接受美国援助,已经够丢人的了。如果再邀请美军参战,他就彻底没脸了。

所以考尔的建议,最后束之高阁。

考尔和劳利逃走后,印军残部群龙无首,被我军分割包围。

最终11旅也像印军第7旅一样,基本全军覆没。

瓦弄之战,我军阵亡198人,伤554人,战后2人荣记战斗英雄,16人荣记一等功,60人荣记二等功,1199人荣记三等功。

战斗中,我军击落、缴获印军飞机各1架。

缴获51口径以上火炮62门、轻重机枪94挺、长短枪715支、炮弹1万余发、枪弹102万余发、手榴弹5400余枚、地雷1400枚。

印军11旅4个营长,被击毙一名,抓获两名。

16个步兵连,除了锡克营的一个连逃跑外,其余1200余人被歼灭。

成功收复瓦弄,我军趁胜追击,进至金古底,逼近至传统习惯线附近。

尼赫鲁在人民院悲痛地说道:“我不得不宣布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瓦弄丢了”。

但尼赫鲁仍然不服。就在瓦弄战役紧张进行的同时,印军第4师的4个步兵旅加1个炮旅,约1.2万人,沿西山口至邦迪拉的公路排成一字长蛇阵。企图借助有利地形,阻止我军南下。

在此之前,中央为了加强东线作战兵力,从西宁秘密调动步兵第55师入藏。

这支“高原雄狮”日夜兼程,于11月10日到达棒山口,完成战斗集结。

而接下来的这场战役,将会让尼赫鲁意识到,挑衅中国,是他这辈子做出的最愚蠢的决定。

0 阅读:15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