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天道》简疏(1):静心明道

袁连法爱文学 2024-10-20 10:06:32
《外篇·天道》简疏(1):静心明道

天道运而无所积(无私,所以不积不留),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聚);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化)。明于天(道),通于圣(道),六(气)通四(方)辟于帝王之德(帝道)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求静而善,与“发也机”对),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挠)心者,故静也。

老子讲道,分天之道与圣人之道,《道德经》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而《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水静则明,烛(照)须眉(看得清哳),平(衡)中准,大匠(好的匠人)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精气入神,就是圣人境界)!圣人之心静乎!(如同)天地之鉴(镜)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居,息)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仁,条理)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德,义,宜)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愉愉,从容和乐),俞俞者忧患不能处(侵入),年寿长矣。

“虚静恬淡寂漠无为”,对天道的简练描述,这是道家的纲领,也是《黄帝内经》的修身要领。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道是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向),尧之为君(尧舜是无为而治的代表)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依于天道而宥天下)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依于天道而化天下)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信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第三十九章)而且,“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0 阅读:23
袁连法爱文学

袁连法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