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公认的健康食物,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可以增加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但在中医眼里,水果可不能随便吃,吃对了有助于养生保健,吃错了却可能招致不适。
特别是本就脾胃虚寒的人,眼下早晚温差大,吃水果时更要多加小心,否则可能进一步损伤脾阳,导致气血生化不够,降低免疫力,增加疾病风险。
第
1
点
—The First—这3类水果,脾胃要避开一
酸度高的
酸味在五行中属木,对应肝脏,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能抑制脾胃气机,正如《本草备要》所述"酸者能收能涩",过度收敛导致中焦气滞。
同时,酸味水果含有单宁、原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胃中黏液分泌不足,可能让消化道黏膜表面受损。
所以不建议脾胃不健康的人,常吃百香果、山楂等酸味水果,而是选择较“温和”的苹果、香蕉、桃子、草莓等水果。
二
寒凉属性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阴平阳秘",脾胃属太阴湿土,需阳气推动运化。
而寒凉属阴,易损脾阳,所以脾胃虚寒的人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寒凉食物。
西瓜、柿子等寒凉属性的水果吃多了,会进一步降低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
反季节水果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认为人体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季节变化。
反季节水果可能不符合自然的生长规律,所以它们的性质可能和当季水果不同。
温性变寒性,甘味变酸味,这些性质都不利于养护脾胃。
建议脾胃虚弱者遵循"地产地销、应季而食"原则,以免加重脾胃的不适症状。
第
2
点
—The Second—4个胃部驱寒的诀窍老话常说“十个胃病九个寒”。
简单来讲,很多胃部问题与寒有关,脾胃喜欢温暖,厌恶寒冷;如果体内的阳气不足,受到寒邪侵袭,阴寒内盛,寒凝气滞,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不适。
除了少吃以上3类水果,日常我们还能如何调理呢?
1
多吃暖食
胃寒者应多吃温阳暖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板栗、牛肉、羊肉等,或选用人参、黄芪、甘草等补益脾胃的中草药。
譬如,选取西洋参10克、黄芪10~20克,加水煮约20分钟,每天饮用250毫升左右,有温中暖胃的作用。
2
做好保暖
容易胃部不适的人要时刻注意腹部的保暖,及时增减衣被。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驱寒,或者用热水袋捂一下腹部。另外,可以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每次灸15分钟即可。
3
坚持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散步,有助于脾胃运转。
4
喝养胃茶饮
蒲公英苦养茶:用药食两用的小祖物浦公央、黑舌乔拾配在一起做茶饮,每日泡水饮用,有很好的养胃暖胃效果。
红茶:红茶性质温和,经过发酵烘制而成,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作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削减,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
大麦茶:用大麦泡茶饮,可改善肠胃功能,促消化。大麦茶最好现煮现喝,效果更佳。
需特别说明的是,中医强调个体化诊疗,建议脾胃虚弱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为期2-3周的饮食生活调理,结合舌脉变化动态调整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养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