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讯,“独角兽”寒武纪的故事还能撑多久?
仅仅才过去三个月,顶着“国内AI芯片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股价就从269.50元/股的最高点腰斩至126.13元/股(截止9月25日收盘)。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亏损、阿里等机构的出逃后,这家曾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的独角兽企业,突围出路在哪里?
图源:icphoto
消极的信号:遭创投股东清仓式减持就在上周五晚,寒武纪一纸公告惊动市场。其在公告中称,公司股东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下称国投创业基金)已经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寒武纪约218.58万股股份、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寒武纪约521.29万股股份。本次累计减持739.87万股,套现14.81亿元。
图源:寒武纪公告
减持后,国投创业基金持有寒武纪股份数量仅剩1176股,基本已算清仓寒武纪。
寒武纪自诞生起就自带光环。
创始人陈天石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后又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2016年3月寒武纪创立,凭借实力迅速傍上华为“大腿”,负责为华为海思提供终端智能处理器IP,从华为mate10到华为mate20,寒武纪一直与华为合作。
今年上半年,在ChatGPT、AIGC等概念疯狂炒作的行情下,处在风口的寒武纪迎来第二春,市值更是一度重回千亿高峰。今年3月17日,寒武纪股价“20cm”涨停,彼时正是AI炒作最热阶段。
而高涨的股价让寒武纪的创投股东抓住了退出的良机,几乎是马不停蹄减持套现。
3月14日,国投创业基金减持寒武纪672.48万股,套现4.66亿元。
3月23日-8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古生代创业投资企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寒武纪1.4343%股权,减持均价为152.77元-225.84元,套现10.72亿元。此番减持后,古生代创投不再持有寒武纪任何股份。
图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寒武纪股权结构
另一边,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也清仓了寒武纪。其中南京招银套现3.88亿元,湖北招银套现1.91亿元。阿里巴巴也进行了减持,套现超过10亿元,退出了寒武纪前十股东行列。
上半年寒武纪的股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古生代创投、国投创业基金、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退出了前十股东行列。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机构入场,成为前十股东。据统计,寒武纪的五名创投股东全部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清仓,累计减持套现41.83亿元。
前十股东大变样,老股东纷纷出逃的背后,是寒武纪的各项经营指标仍未好转。
流血的筹码:用减少研发为代价换取亏损收窄寒武纪的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8月底,该公司公布了上半年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2亿元下降33.37%;归母净利润亏损5.4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6.4亿元,同比增长15.39%。对此寒武纪称,受供应链影响,公司调整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较高、信用较好的客户,造成了本期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事实上,上市三年来,寒武纪连年亏损。亏的比赚的还多,是其一直以来的业绩状况。
图源:寒武纪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2020年亏损4.35亿元、2021年亏损8.25亿元、2022年亏损12.57亿元,再加上中报亏损数据,寒武纪上市以来累计亏损近31亿元。要知道当初寒武纪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在科创板上市时,首发募集资金25亿元,这还不及上市以来亏损总额。
而这25亿元并非寒武纪唯一从股市上获得的资金。
今年4月寒武纪完成定增,募资净额16.49亿元。尽管这笔定增费用主要用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和面向新兴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器技术研发等。但寒武纪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亏损有所收窄,除了营业成本随着营业收入的缩水有所减少之外,还是以大幅缩减研发为代价换来的。
2020年-2022年,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远高于同期营收的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今年前六个月,寒武纪的研发费用降至4.8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7亿元,与2022年全年相比,甚至不及后者的三分之一。在研发费用构成中,职工薪酬从去年同期的3.73亿元减少至3.05亿元,测试化验加工费从去年同期的6642万元大幅减少至1078万元。
图源:寒武纪2023年半年报
此外,寒武纪的研发人员也大幅减少到980人,2022年底时还为1205人,短短半年间研发人员锐减200余人,占比接近20%。
图源:寒武纪2023年半年报
一家身处AI芯片赛道的公司,在研发费用方面“节衣缩食”,裁减研发人员,必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而寒武纪董事长陈天石8月31日在公司中报业绩沟通会上,也公开回应了业务调整及裁员事项,“公司充分评估行业和市场发展,基于历史及预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各个业务线进行了调整,目前研发队伍结构合理、技能全面,能够有力支撑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戒不掉的“奶”:上市三年仍靠政府订单生存寒武纪曾经和华为有过一段“蜜月期”。2017年、2018年,寒武纪通过为华为海思提供终端智能处理器IP,该项授权业务收入分别为771.27万元、1.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9.69%。
2019年起,华为开始采用自研的NPU处理器,两者“分手”,寒武纪转向做智能计算集群系统。2019年、2020年该项业务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2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66.72%、70.96%,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及相关客户。
在这次中报中,寒武纪没有披露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但从往年来看,2017-2022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比分别为100.00%、99.95%、95.44%、82.11%、88.60%和84.94%,客户集中度极高。
今年上半年,寒武纪再收到政府补助7314.16万元,甚至占到了寒武纪自身实现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但依靠政府补助的金额较往年已经明显减少,2019年-2022年,寒武纪获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3386.41万元、1.15亿元、2.18亿元和2.79亿元。
图源:寒武纪2023年半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政府需求、财政支持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来自政府的订单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并且其为客户的定制化订单也无法将投入资源复用在其他项目上。
此外,在这样的订单面前,寒武纪的议价能力和回款能力也堪忧,由此导致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逐年变慢、账龄逐渐拉长。
在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客户中,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2.98亿元、2.88亿元,占比分别为39.82%与38.38%,分别已计提坏账4477万元与1438万元。在寒武纪7.49亿的应收账款中,有3.04亿账龄在1-2年,账龄在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接近50%。
前不久,寒武纪称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预计回购数量约为12.55万股-20.92万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
相比于股东的马不停蹄套现,寒武纪的回购可谓是杯水车薪。面对主营业务无法产生稳定现金流,只能依靠融资和政府订单“续命”,这个“奶”不大的孩子,何时能够实现盈利?
造势,上市,再造势,套现,找好背锅侠,离场,钱赚到了。全是套路,拒绝被套,就不要冒风险,不要买股票。
幸好我买不起这么贵的股票,不然现在哭都来不及!
不能让原始股股东上市就是为了卖股票致富而不是好好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