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献中常有一个“翰林开坊”的专业词汇,“翰林”一词自不必多讲,诸位都有了解。然“开坊”这一概念,却非熟读清史者所不能及,那么什么是“翰林开坊”呢?
想要揭开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必须从清朝的庶吉士制度讲起。
◑ 庶吉与翰林关系
庶吉士,这个不太起眼的官职,实际上是进士们踏入翰林院之前的一道门槛。在清朝的制度中,殿试后的新科进士需要参加接下来的朝考,朝考的成绩分为三个等级,只有一等和二等靠前的进士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
朝考的结果主要取决于进士们的基础名次。通常情况下,二甲靠后和三甲进士很难通过这个考试。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偶尔也会有三甲进士在朝考中脱颖而出,但是总体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庶吉士的身份处于翰林和进士之间,对于他们的前途命运究竟如何,还要等到三年后的散馆考试才能揭晓(如果有幸遇到恩科,庶吉士可以提前散馆)。
散馆考试的结果将决定庶吉士是否有资格成为一个准翰林,成绩也会分为三个等级,只有一等和二等靠前的庶吉士才有机会被选为翰林官,担任一些低级的官职,比如编修、检讨等。
而成绩靠后的二等庶吉士则无法进入翰林院任职,需要被派往吏部候选,或者被选为部院主事,或者被分派去做知县。在正式的公文中,这类无法留馆的庶吉士被定义为"庶吉士改某官",但在官场上,他们依然被视为翰林的血统,只不过地位稍低,未来的仕途也更加艰难,很难进入高级文官的行列。
然而,那些未能留馆的庶吉士如果被派往外地担任知县,却享有一项特殊待遇,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老虎班"。在日后的晋升过程中,他们的速度也会比一般的进士要快。
而那些被列入三等庶吉士的可真是糟糕透了,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庶常馆学习三年,等待下一次的散馆考试;二是取消庶吉士的头衔,以进士的身份参加吏部的选拔程序,这三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的状态。
◑ 留馆翰林出路在哪?
在经历了散馆考试后,庶吉士们渴望能够留在翰林院担任职务,因为这是他们追求的最佳选择。在获得翰林头衔后,他们正式成为了翰林官,也就是被称为“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这一群体。然而,进入翰林院只是掌握机会的开始,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翰林院是一处重要的官衙,主要负责起草诏书、修撰典籍等文案工作。然而,翰林官的编制是有所限制的,具体的职位包括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和检讨。在整个翰林院中,真正属于翰林官岗位的只有大约一百人左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编修和检讨的人数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文化建设需求。在朝廷修书、修史的时期,翰林院中的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例如修《明史》、《古井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时,翰林院官员的数量就会超过300人。留在馆中的翰林官初始职务通常为编修或检讨,根据规定,二甲名次靠前的进士可以任命为编修,其他则任命为检讨。这也证明了殿试名次对未来仕途的影响。
然而,在翰林院的编制中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编修和检讨之上没有合适的官阶进行晋升,因此他们无法按部就班地晋升为更高级别的侍读和侍讲。这违背了清朝文官的晋升程序。
考虑到这个问题,为了让翰林院的低级官员有一个合理的晋升途径,詹事府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詹事府原本是太子东宫的隶属机构,乾隆朝时有大臣建议取消这一机构。然而,乾隆帝深思熟虑后认为,詹事府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并被确定为翰林官的晋升过渡场所,难以在短时间内取消。詹事府内部机构分为左右春坊和司经局,职位包括左右庶子、洗马、左右中允和左右赞善等。
因此,詹事府的设立弥补了翰林院的缺陷,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晋升阶段,从从六品到正五品一个不漏。
按照规定,翰林院的编修晋升后会成为左右春坊的赞善官,这就是“翰林开坊”一词的由来。然而,不要小看这个“翰林开坊”,虽然只是从原来的正七品晋升为从六品,但这意味着翰林官的仕途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进入京堂甚至入阁拜相。
“翰林开坊”被视为翰林官晋升的重要转折点,如果一个翰林官很长时间没有开坊的机会,那么他在编修或检讨的任上将一直待到退休。
到了乾隆以后,“翰林开坊”的意义扩大了,不仅仅是指编修和检讨晋升为显贵,任命为六部或是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司官的晋升也被称为“开坊”。基本原则是:只要升官,就视为开坊。
在整个清朝,有很多翰林官没有机会开坊,甚至有几位状元也始终没有开过坊,终其一生只是从六品的小官而已。
不如去地方当知县,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