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像往常一样,清晨踏入公司的大楼。他身姿挺拔,步伐轻快,手中还握着一杯刚买的咖啡,咖啡的香气弥漫在他周围,为这平凡的工作日增添了几分惬意。身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林宇在过去的一年里,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和专业的能力,为公司带来了多个重要项目的成功签约,薪资也一路水涨船高,稳定在三万元。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也对公司的未来满怀期待,在他看来,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走进办公室,同事们或忙碌地整理文件,或低声交流着工作进展。林宇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随后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他刚打开电脑,登录工作系统,一封未读邮件便映入眼帘,邮件的标题是 “关于薪资调整的通知”。林宇心中微微一动,他第一反应是公司又要给自己加薪了,毕竟自己上个月刚完成了一个难度颇高的项目,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利润。怀着一丝期待,他快速点击打开邮件。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邮件内容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邮件中明确显示,他的薪资从原本的三万降至八千,下调幅度之大,让他一时无法接受。林宇反复确认着收件人姓名,又仔细查看了邮件中的各项条款,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不容置疑。他只觉得脑袋 “嗡” 的一声,一股怒火从心底直冲脑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宇喃喃自语,他无法理解公司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他的认知里,自己一直兢兢业业,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怎么可能突然被降薪,而且降得如此离谱。他越想越气,猛地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引得周围同事纷纷侧目。
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决定去找直属上司张经理问个清楚。张经理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林宇大步流星地朝那边走去,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原因,但没有一个能说服自己。来到张经理办公室门前,他没有敲门,直接推门而入。
此时,张经理正坐在办公桌前,悠闲地翻看着一份文件,看到林宇怒气冲冲地走进来,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林宇,你怎么进来也不敲门?这是基本的职场礼仪。” 张经理放下手中的文件,故作严肃地说道。
林宇根本顾不上和他计较这些,他将手中的手机重重地拍在办公桌上,屏幕上正是那封降薪通知的邮件。
“张经理,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工资为什么突然被下调到八千?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林宇强压着怒火,一字一顿地说道。
张经理不紧不慢地拿起手机,瞥了一眼屏幕,然后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冷冷地说:“哦,这件事啊,公司有公司的考量。最近公司业绩不太理想,成本压力大,所以对部分员工的薪资进行了调整。你也知道,公司要生存,就得开源节流嘛。”
林宇听了张经理的话,心中的怒火更旺了。他向前一步,直视着张经理的眼睛,质问道:“业绩不理想?我上个月刚完成的那个大项目,为公司带来了多少收益,您比谁都清楚吧。而且,据我所知,公司其他部门并没有大规模降薪的情况,为什么偏偏是我?”
张经理被林宇问得有些心虚,但他还是强装镇定,狡辩道:“你别激动嘛,公司的决策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虽然你完成了那个项目,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你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不够顺畅,影响了整体效率。公司认为,你的薪资应该和你的综合表现挂钩。”
林宇心中明白,张经理这是在故意找茬。所谓沟通协作问题,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他一直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知道,张经理这是嫉妒他的能力和业绩,害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才利用职权打压他。
“张经理,您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在公司的工作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您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就随意践踏我的努力和付出。” 林宇毫不示弱地回应道。
张经理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林宇会如此直白地戳穿他的心思。他恼羞成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林宇,你不要太自以为是了!公司决定的事情,不是你能质疑的。你要是不满意,可以选择辞职!”
林宇被张经理的话彻底激怒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心胸狭隘的上司,心中充满了失望和厌恶。在这一刻,他突然觉得,继续留在这个公司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冷冷地说:“好,张经理,既然您这么说,那我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我这就递交辞呈,不过,我相信,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说完,林宇转身走出了张经理的办公室,留下张经理一个人站在原地,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回到自己的工位,林宇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他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在这里,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曾经也收获过成功和喜悦。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他开始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将桌上的照片、绿植、书籍等一一放进纸箱。周围的同事们看到林宇的举动,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但大家都知道林宇和张经理之间的矛盾,也不敢贸然上前询问。
收拾完东西,林宇打开电脑,开始撰写辞职信。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心中的愤怒和不甘化作一行行文字。在辞职信中,他简要阐述了自己被无故降薪的经过,表达了对公司这种不公平对待的不满,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辞职的决心。写完辞职信,林宇打印出来,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拿着它,再次来到张经理的办公室。
张经理看到林宇又走进来,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故作镇定地问道:“又有什么事?”
林宇将辞职信放在张经理的办公桌上,淡淡地说:“张经理,这是我的辞职信。我希望您能尽快安排相关手续,我不想在这里多浪费一天时间。”
张经理拿起辞职信,匆匆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但很快又收起了。他点点头说:“好,既然你决定了,我会尽快处理的。你可以先回去休息,等通知再来办理离职手续。”
林宇没有再理会张经理,转身走出了办公室。他拖着装着个人物品的纸箱,步伐坚定地走出了公司的大门。阳光洒在他身上,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虽然前方充满未知,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有能力、有勇气,就一定能在新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公司和张经理,也必将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只是时间问题。

林宇拖着装满个人物品的纸箱,缓缓走出公司大楼。阳光明晃晃地洒在身上,却驱散不了他满心的阴霾。过往在公司拼搏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不断闪现,那些曾经的荣耀与付出,此刻都化作了深深的无奈与不甘。他站在大楼门口,回望了一眼那熟悉又陌生的公司招牌,深吸一口气,转身融入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离开公司后的第一天,林宇起了个大早。尽管不用再赶去公司打卡,但多年养成的生物钟让他难以睡懒觉。他坐在出租屋的餐桌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心中有些空落落的。以往这个时候,他早已在公司忙碌地筹备一天的工作了。简单吃过早餐,林宇打开电脑,开始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他凭借出色的工作履历和专业技能,很快便收到了一些面试邀请。接下来的几天,林宇奔波于各个面试现场,每一场面试他都全力以赴,期望能尽快找到一份新工作,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然而,找工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林宇能力出众,但新公司在考量时,总会对他突然离职的原因有所顾虑。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林宇都只能简单提及原公司薪资调整不合理,可这种解释似乎并不能完全打消面试官的疑虑。一次次满怀希望地去面试,又一次次失望而归,林宇的心情渐渐变得沉重起来。夜晚,他独自坐在出租屋里,望着天花板,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迷茫: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决定?是不是应该再忍一忍,留在原公司?但一想到张经理那副嘴脸,他又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坚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与此同时,林宇原所在的公司内部,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危机。自林宇离职后,原本由他负责跟进的几个重要项目,因为交接不及时以及后续接手人员经验不足,逐渐出现了问题。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客户的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到公司。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张经理,却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沉浸在自己 “打压异己” 的 “胜利” 之中。他照常每天按时到公司,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指挥着下属们做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对于项目上的紧急情况,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业绩开始大幅下滑。之前林宇成功签下的几个大客户,因为对项目进展极度不满,纷纷表示要终止合作。这对于本就处于动荡期的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公司高层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急召开了管理层会议。王总面色凝重地坐在会议桌的首位,看着手中惨淡的业绩报表,眉头紧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公司最近是怎么了?业绩怎么会下滑得如此厉害?” 王总严厉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管理层人员,最后落在了张经理身上。
张经理被王总的目光盯得有些心虚,他清了清嗓子,试图为自己开脱:“王总,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近期几个新冒出来的竞争对手抢走了我们不少客户。而且,之前一些项目的执行人员,工作效率也不高,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客户不满意。”
王总冷哼一声:“市场竞争激烈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之前我们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却不行了?还有,你说执行人员工作效率不高,那你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有没有尽到监督和管理的职责?据我所知,之前林宇负责的几个项目,进展一直很顺利,怎么他一走,就全乱套了?”
听到林宇的名字,张经理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他还是强装镇定地说:“林宇虽然工作能力不错,但他性格太固执,和其他部门沟通时总是我行我素,这也给项目推进带来了不少隐患。他走了之后,我们重新调整了人员安排,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磨合。”
王总显然对张经理的解释并不满意,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磨合?需要这么长时间来磨合吗?现在公司已经损失了好几个大客户,再这样下去,我们公司还怎么生存?你们都给我好好反思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
会议结束后,张经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瘫坐在椅子上,心中充满了焦虑。他知道,这次公司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职位恐怕也难保。他开始后悔当初因为嫉妒林宇,而做出下调他工资的决定,导致林宇离职,引发了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想办法尽快解决当前的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经理不得不亲自下场,去处理那些一团乱麻的项目。但他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由于对项目细节了解不足,他在与客户沟通时,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客户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因为业绩下滑,人心惶惶,员工们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整个公司陷入了一片低迷的氛围之中。
而林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求职挫折后,终于收到了一家颇具规模公司的录用通知。这家公司给出的薪资待遇虽然比不上他在原公司时的高薪,但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林宇心中的阴霾终于散去了一些,他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喜悦。他开始憧憬在新公司的工作,期待能在新的平台上重新证明自己。
就在林宇准备入职新公司的前一天,他偶然在行业交流群里看到了一条消息:他的原公司因为一个重大项目决策失误,面临高达 300 万的赔偿。这条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群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林宇看到这条消息时,心中也是一惊。他虽然对原公司和张经理心怀不满,但毕竟在那里工作了多年,听到这个消息,还是不免有些感慨。他不知道公司接下来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也不知道张经理又会面临怎样的局面。但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他要向前看,去迎接新的挑战。

行业交流群里那条关于原公司面临 300 万赔偿的消息,像一根刺扎在了林宇心里。尽管已经决意离开,开启新旅程,但往昔在公司奋斗的岁月,终究难以彻底忘怀。他盯着手机屏幕,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公司的遭遇感到唏嘘,又暗自思忖这场危机背后的种种因果。
而此刻,原公司内已然乱成了一锅粥。那桩引发 300 万赔偿的重大项目,原本是公司下半年的重点业务,寄托着众人冲击年度业绩高峰的厚望。项目从启动之初便一路坎坷,林宇离职后,关键环节衔接不上,新接手的团队对复杂业务流程生疏,频繁出错。更致命的是,在与合作方签订的合同里,存在多处条款漏洞,被对方抓住把柄,要求巨额赔偿,否则将对簿公堂。
公司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近乎窒息。烟雾缭绕中,王总面色铁青,手中的香烟燃了半截,却被他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这他妈到底怎么回事?一个项目,把公司拖到悬崖边上!你们都给我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他的声音低沉却透着难以抑制的怒火,目光如炬,挨个扫过参会的管理层。
张经理坐在角落里,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往日的嚣张跋扈早已不见踪影,此刻他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冷汗直冒。这场危机的导火索,虽说源于项目本身的失误,但他当初打压林宇,致使核心人才流失,无疑是为今日的祸事埋下了伏笔。他张了张嘴,试图说些什么,可喉咙像被堵住了,干涩得发不出声。
市场部李总监率先打破沉默:“王总,当务之急,得和合作方再谈谈,看能不能降低赔偿金额。我了解过,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合作关系一旦彻底破裂,对他们后续业务拓展也有影响。”
王总眉头皱得更紧,重重叹了口气:“谈?谈何容易!之前你们跟进项目时,就该把合同条款仔细审核清楚,现在出了问题,才想着去补救,晚了!对方态度强硬,咬定按合同办事。”
技术部的赵主管也发言了:“要不咱们从法律层面找找突破口?看看合同里有没有能推翻他们诉求的依据。我认识几位资深律师,或许能帮忙分析分析。”
王总点了点头,神色稍有缓和:“这倒是个办法,赵主管,你尽快联系律师,把合同和项目资料都整理好,让他们研究研究。”
会议室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可始终没能找到一个能彻底化解危机的良策。张经理坐在一旁,听着同事们的发言,内心愈发煎熬。他清楚,自己在这场危机里罪责难逃,若公司真的垮了,他将成为众矢之的。想到这儿,他的双腿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会后,王总把张经理单独留了下来。办公室里,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许久,王总才开口,声音冷冷的:“老张,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我一直很信任你。可这次,你让我太失望了。林宇的事,我一直觉得蹊跷,现在看来,果然是你在背后搞鬼。”
张经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王总,我错了,我鬼迷心窍,嫉妒林宇的能力,才做出那种糊涂事。我真没想到会闹成这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想办法补救。”
王总看着跪在地上的张经理,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机会?公司都快没了,你拿什么补救?你以为降了林宇的工资,就能巩固你的地位?结果呢,把公司害成这样。”
张经理瘫坐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自己这次彻底闯下大祸,恐怕难以挽回局面。
与此同时,公司员工们也都察觉到了异样。走廊里,办公室中,到处都是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的人群。大家心里都清楚,公司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而自己的饭碗也岌岌可危。有人开始悄悄投递简历,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有人则默默坚守岗位,期望公司能挺过这一劫。
财务部的小刘忧心忡忡地对同事说:“这可怎么办呀?公司要是赔了这 300 万,资金链肯定断裂,说不定马上就得破产。我还指着这份工作还房贷呢。”
一旁的同事安慰道:“别太悲观,王总肯定会想办法的。而且咱们公司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危机了,之前不都挺过来了嘛。”
但小刘还是满脸愁容:“这次不一样,这么大一笔赔偿,怎么可能轻易解决。唉,早知道这样,当初真该劝劝张经理,别把林宇逼走。林宇在的话,说不定能稳住项目。”
公司外,竞争对手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蠢蠢欲动。有的趁机挖角,向公司核心员工抛出橄榄枝;有的则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试图抢占公司的市场份额。原本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的公司,此刻四面楚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林宇,在得知公司危机愈发严重后,心中的波澜也愈发强烈。他一方面为自己当初果断离职感到庆幸,免受这场危机的牵连;另一方面,又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心生怜悯。他偶尔会想,如果自己还在公司,能否凭借专业能力,帮公司化解这场危机?但很快,他便将这些念头抛诸脑后,他明白,自己已经踏上新的征程,不应再对过去的公司抱有过多幻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公司的危机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律师团队经过深入研究,给出的结果并不乐观,合同条款对公司极为不利,想要通过法律途径减免赔偿金额,难度极大。王总四处奔走,寻求合作伙伴的支持与帮助,可在这种情况下,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寥寥无几。公司的股价一路暴跌,市值蒸发大半,员工们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公司似乎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有人知道,它能否在这场惊涛骇浪中挺过来,重获生机。而林宇,也即将踏入新公司的大门,开启一段全新的职场生涯,只是他的心中,始终对原公司的这场危机,有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牵挂。

林宇站在新公司明亮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手中握着即将入职的相关文件,可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原公司。这些天,原公司的危机如阴云般笼罩在他心头,尽管他极力想要专注于新的工作机会,但曾经的同事们焦急的面容、公司往昔的热闹场景,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
新公司的办公环境宽敞舒适,同事们热情友好,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崭新且充满希望的开始。然而,林宇内心深处,对原公司的那份牵挂却愈发浓烈。他想起曾经初入原公司时的青涩,在一个个项目中摸爬滚打逐渐成长,那些与同事们共同熬夜加班、攻克难题的日子,都承载着他青春与奋斗的记忆。如今,公司深陷泥潭,无数员工的生计岌岌可危,他真的能做到置身事外吗?
夜晚,林宇独自坐在出租屋内,反复思考着这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原公司给予他的是被打压、被降薪的痛苦回忆,张经理的所作所为让他心寒,他有充足的理由对公司的困境冷眼旁观;另一方面,公司里那些无辜的同事,他们曾一起为公司拼搏,如今面临失业风险,还有王总,一直以来对他的能力颇为赏识,只是被张经理蒙蔽,才导致局面失控。林宇的内心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激烈拉扯,难以抉择。
在反复的思想斗争后,林宇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深知,如果自己不出手相助,原公司很可能就此倒下,众多同事将失去工作。尽管心中有怨恨,但他更看重曾经的情谊以及自己的职业操守。他决定,向新公司说明情况,推迟入职时间,先回原公司,尽自己所能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林宇联系上王总,电话那头的王总听到林宇的声音,先是一愣,随即语气中满是惊喜与期待:“小林啊,你打电话来真是太好了。公司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正需要你这样有能力的人回来帮忙。”
林宇简单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王总,我愿意回来帮公司,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希望您彻查公司内部管理问题,杜绝像张经理这样因个人私利破坏公司发展的情况再次发生;二是等公司渡过危机,我还是会离开,去追寻自己新的发展。”
王总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小林,你放心,这两个条件我都答应。公司这次遭遇危机,我也反思了很多,内部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只要你能回来,帮公司解决眼前的困境,你提的要求我一定做到。”
第二天,林宇便出现在原公司。当他踏入公司大门的那一刻,熟悉的环境让他百感交集。同事们看到林宇回来,纷纷投来惊讶又欣喜的目光,一时间,办公室里议论纷纷。
“林宇怎么回来了?他不是辞职了吗?”
“听说公司这次危机太大,估计是王总把他请回来救场的。”
“林宇能力那么强,说不定真能帮公司挺过去。”
林宇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径直走向会议室。在会议室里,他详细了解了项目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公司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听完介绍,林宇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他深知,想要减免赔偿,必须从项目本身的价值以及合作方的长远利益入手。
林宇和律师团队、市场部同事一起,连续几天几夜加班加点,重新梳理项目细节,挖掘项目对合作方的潜在价值。他们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报告,里面不仅阐述了项目的优势,还提出了一系列后续合作的优惠方案,旨在打动合作方,降低赔偿金额。
准备就绪后,林宇亲自带队,与合作方进行谈判。谈判桌上,合作方代表一开始态度依旧强硬,坚持按照合同要求赔偿。林宇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展示着精心准备的报告,详细讲解项目的价值以及未来合作能为双方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专业的分析、诚恳的态度,逐渐打动了合作方代表。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谈判,合作方终于松口,同意将赔偿金额降低至 100 万,并愿意在后续项目中继续与公司合作。
这个消息传回公司,犹如一道曙光穿透了阴霾。公司上下一片欢腾,员工们的士气瞬间高涨起来。王总紧紧握着林宇的手,激动地说:“小林,太感谢你了!你这次可真是救了公司一命。”
林宇微微一笑:“王总,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公司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接下来我们还得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在林宇的建议下,公司一方面积极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另一方面,王总再次四处奔走,凭借着公司多年来积累的信誉以及林宇提出的新商业计划,成功说服了一些投资方,为公司注入了急需的资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逐渐走出了危机,业务也慢慢步入正轨。而林宇,在确认公司已经稳定后,向王总提出了离开的请求。王总虽然十分不舍,但也尊重林宇的决定。在公司为林宇举办的送别会上,王总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对林宇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与敬意,并承诺会铭记这次教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让公司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林宇离开原公司后,顺利入职了新公司。在新的平台上,他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迅速崭露头角。而原公司,也在王总的带领下,经过一系列改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林宇偶尔还会和原公司的老同事们联系,得知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他的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当初那个艰难的抉择,不仅帮助了公司和同事,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了一次升华,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