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网友在评论区描述,他在2023年退休,同事在2024年退休,两人的工作年限差不多,只不过同事在2023年晋升为副高7级,我是专业技术8级。但同事退休后的养老金比我高了1000多元,这合理吗?
这两个同事工龄差不多,一个早退休了一年,一个晚退休了一年,而且在退退休前晋升到了副高七级,即使是在相同工龄的条件下,两者的养老金有差距是合理的。但这种差距在什么区间更为合理,这是需要探讨的。
那么后一年退休的高出前一年的退休的1000多元,这究竟合理不合理呢?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是从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2014年9月30日之前的工作年限是视同缴费年限,2024年10月1日以后的年限为实际缴费年限。在2023年退休和在2024年办理退休工作人员,都是属于退休中人。
对于两人退休后工龄也就是缴费年限一样,只是退休时间相差一年,养老金的差距能不能达到1000元以上,具体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退休时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指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计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基数。在不同的年份办理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对养老金高低是有影响的。
二是缴费指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缴费指数包括视同缴费指数和平均缴费指数两个部分。其中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退休前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岗位来确定的。缴费指数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缴费指数差别越大,对养老金的影响越大。
三是缴费年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假如累计缴费年限都是40年。2023年10月退休的视同年限为31年,实际缴费年限为9年;2024年10月退休的,视同缴费年限为30年,实际缴费 年限为10年。他们二人的缴费年限相同,对养老金影响比较小。
四是养老金计算办法。在2023年10月退休的,养老金要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算,新办法计算高出老办法计算的,计发比例为90%;在2024年10月退休,养老金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计算办法对养老金是有影响的。

根据以上四个因素,我们分别按照2023年10月退休和2024年10月退休做一个计算比较,就知道差别在哪里。
在2023年10月退休的人,岗位为专业技术8级,假如视同缴费指数为1.14,平均缴费指数为1.2,缴费年限为40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为9年,视同缴费年限为31年,假如是在四川办理退休,2023年四川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822元。
基础养老金为养老金计发基数7822元加上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7822元乘以平均缴费指数1.2)除以2,乘以累计缴费年限40年,乘以1%,每月基础养老金为3441.68元。
过渡性养老金为养老金计发基数7822元乘以视同缴费指数1.14,乘以视同缴费年限31年,乘以过渡系数1.4%,每月过渡性养老金3870.01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由于很难估算个人账户余额,暂不作为比较的范畴。以上两项合计计算的养老金为7311.69元。假如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是5600元,新办法比老办法高1711.69元,按照90%计发,新办法部分每月计发1540.52元,首次领取的养老金为7140.52元。
在2024年10月退休的人,岗位为专业技术7级,假如视同缴费指数为1.249,平均缴费指数为1.3,缴费年限为40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为10年,视同缴费年限为3年,假如是在四川办理退休,2024年四川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321元。
基础养老金为养老金计发基数8321元加上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8321元乘以平均缴费指数1.3)除以2,乘以累计缴费年限40年,乘以1%,每月基础养老金为3827.66元。
过渡性养老金为养老金计发基数8321元乘以视同缴费指数1.249,乘以视同缴费年限30年,乘以过渡系数1.4%,每月过渡性养老金4365.03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由于很难估算个人账户余额,暂不作为比较的范畴。但在2024年10月退休的,养老金是按照新办法计算,不再和老办法迪比,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就是本人首次领取的养老金,首次领取的养老金为8192.69元。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在不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情形下,2023年退休的,每月养老金为7140.52元,2024耐退休的每月养老金为8192.69元,比203年退休的同事高1052.17元,如果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每月至少高1500元以上。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计算,这两个同事虽然工龄或是缴费年限相同,但在2024年退休的同事,在退休前一年晋升副高7级,再加上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高于2023年,养老金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在不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情形下,养老金比2023年退休的高1000多元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