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一些习俗就已经传入日本。南朝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就在那以后流传到东亚诸国。
传入到日本的时间,大概是奈良时代初期,也就是中国唐朝时。日本通过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了许多诸如饮食、建筑、礼仪、服饰等文化,这其中就有端午节、人日等习俗。
遣唐使
要说明的是,端午节最初在日本,形式很单一,祭祀的方式笼统说只有两种。
第一是采草药。
端午采草药的习俗,在中国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亦不乏之。这一习俗的起初目的,是为了防止病毒瘟疫,保护孩子。五月天气转暖,各种疾疫毒虫频频出现,在中国向来被视为“毒月”。许多地方因此出现采草药的习俗,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是骑马射箭。
骑马射箭的习俗,源于北方鲜卑等民族的祭祀天神或者祈雨的习俗,传及金元时期,这个习俗变成“射柳”。这个习俗,到了平安时代,逐渐从以祈雨求福为目的,变成崇尚武力、比武练兵。
骑马射箭
到后来,日本端午的习俗逐渐从贵族走向平民,习俗也随之逐渐丰富。主要有:
1.挂菖蒲和沐菖蒲浴
菖蒲在中国的端午习俗中,主要是防蚊虫和病魔,是人们祈福的心愿。到了日本的时候,菖蒲的寓意发生了变化——防火。
另外,日本人认为菖蒲有解毒作用,所以他们也会用菖蒲水泡澡,已达到解除疲劳,强身健体,甚至治胃病。
2.挂鲤鱼旗
鲤鱼旗,就是一种圆筒空心、上绘鲤鱼的旗状物。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代表男儿;黑、红色为辅,代表父母。
鲤鱼旗
平安时代之后,日本武士常在门口竖起旗帜,放好兵器,作备战之样,以示武力崇尚。后来,这种旗帜被鲤鱼旗代替。
正是因为崇武,所以端午的习俗也逐渐从全民性的节日,变成男儿节。鲤鱼旗一般就只有男孩子家门口有悬挂。(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端午所挂的菖蒲叶子像刀剑,且菖蒲发音像“胜负”“尚武”)
另外,鲤鱼旗也源于中国“鲤鱼跳龙门”之说,日本人也希望,家里的孩子能鲤鱼跳龙门,一下变成龙。当然,这里面也有鲤鱼不畏艰险,逆流而上,只为最后跳跃化龙的精神。
3.粽子和柏饼
端午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说法也传入日本,所以日本也有端午吃粽子的习惯。不过,日本的粽子和中国不同,他们用竹叶包裹糯米面,捏成长方形,再以竹叶的细梢捆绑成冰糖葫芦模样,。蒸熟以后,要蘸着有白糖的黄豆粉食用。
日本粽子
日本还吃柏饼。柏饼是一种用柏树叶包的带馅年糕,这种食物是表达辞旧迎新、祈求孩子茁壮成长的心愿。
最后要说的是,日本人原本过端午,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不过明治维新之后,他们用阳历过节,所以端午的时间被定在了5月5日。巧合的是,5月5日又是日本的儿童节,所以,在5月5日这一天,不仅是儿童节,还是端午节,更是男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