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国足遮羞布!甘肃贫困县的业余球队给北京国安上了一课

东叔看历史 2022-11-22 18:18:56

导语:最近世界杯如火如荼的正在举办,国足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见身影。正当大家失望之余又再一次被一则事件刷新了对国足的认知。2022赛季中国足协杯北京国安对阵来自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业余”球队。

结果是甘肃的业余球队获胜了。这支来自贫困县的业余球队有何身世历史?为何说它掀开了国足的遮羞布?接下来东叔一一分析。

地处甘肃贫困县的地方球队成立全凭热爱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支打败北京国安的甘肃地方球队——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泾川文汇队”。这支球队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可以说没几个人听说过这支球队。

这次赢了北京国安,连当地的体育局都给他们俱乐部发来了红头贺电。

毕竟这支球队可是来自甘肃地方的一个小县城——泾川县,是甘肃的一个贫困县,总人口34万余人,县城人口不到5万人。而球队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泾川县本地人。这支球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有体育老师、企业职工、公务员等。

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只有一个原因——对踢球的热爱。

泾川县文汇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吕斌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球队的平均年龄32岁,最大的门将——体育老师崔桐珲已经37岁了。”就这个队员的年龄,放眼世界的球队中几乎不存在。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巨星梅西、C罗等老将也是在35岁左右已经是属于快退役的边缘了,足见这支球队确实业余。但是业余是一方面,这支球队对于踢球的热爱是一点也不减。

从各方面看,这支业余球队真的很业余。比起国足的天价年薪,他们踢球很纯粹——就是热爱与努力,这是现在中国国足所没有的。

业余球队何以遇上中超职业球队?

那么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事情又会问了,为什么一支地方的业余球队能和中超著名职业球队对战?因为这个比赛叫做“中国足协杯”。

中国足协杯是啥?其前身为1956年举办的全国足球锦标赛,因为这个赛事秉承着全民足球的理念,可以说是中国参赛队伍来源最为广泛的一个高级赛事,门槛较低。

像我们熟知的中超联赛、中甲联赛、中乙联赛等,都是需要职业球队才可以进行比赛的,这些比赛也不会出现业余球队对战职业球队的场面。

像中国足协杯这样子的比赛其实就比较像欧洲的“国王杯”等赛事,是业余球队唯一能够接触职业球队的赛事。所以许多职业球队往往会有所轻敌或者是打算练练手的想法。

热爱足球的地方球队掀开了国足的遮羞布

尽管北京国安输给业余球队可能轻敌了,但是,就算再怎么轻敌也好。这次输球的可是中超的明星球队——北京国安。

就算不熟悉足球的人,也听过北京国安的大名。要知道北京国安此前可是夺过中超四连冠的球队!这样一支球队除去水平,两支球队的薪资也是天差地别。

从薪资上看,即使2018年足协发布了限薪令,国足的年薪不能超过1000万,但是1000万还不够多吗?相比之下,泾川文汇队152名球员中大部分都是免费踢球,福利仅有免费使用足球场这一条。

他们其中只有40%的人可以领到工资,一般都是每个月3000元,主力守门员37岁的崔桐珲算是里面工资最高的了,一个月也才5000元。北京国安一个替补球员的年工资都够养泾川文汇队最强主力一辈子了。

怪不得中国新任足协主席陈戌源更是直言不讳的说:“我们中国俱乐部一线球员的工资是日本J联赛的5.8倍,是韩国的11.67倍,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我们难道还不觉醒?我们难道良心已死吗?”

拿着千万年薪的国足到底有没有那股对于踢球的热爱?到底有没有付出那对得起薪资的努力?我想这个答案只有他们心里清楚。

从男足那大肚腩里,国人看不到努力训练的痕迹;从国足踢得一些懒洋洋的比赛中,国人看不到对足球的热爱;从国足拿着千万年薪吃鲍鱼海参时,国人看不到国足未来的希望。

中国男足的问题从来不在于工资不够,因为工资已经远远超过了能激发球员能力的上限,工资就算上亿,国足照样还是会输给亚洲第一菜的越南队,这次月薪3000的泾川文汇队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

那问题出在哪呢?我能力有限不妄下定论,但是曾经国足输给了越南,已经丢了脸了,这一次连业余球队也输,算是扯掉了中国足球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我倒是好奇,中国职业足球还能输给谁?

1 阅读:154

评论列表

笑而不语(HuLaiCheng)

笑而不语(HuLaiCheng)

4
2022-11-22 20:57

图片弄错了,是泾川县不是泾县

东叔看历史 回复 11-23 01:48
感谢指正

用户10xxx71

用户10xxx71

3
2022-11-22 19:14

奇怪,他们吃的不是海参?领的不是高薪?怎会输的。。。

东叔看历史 回复 11-23 01:48
哈哈

下页你不懂

下页你不懂

1
2022-11-22 18:56

[无奈摊手][无奈摊手][无奈摊手][无奈摊手][无奈摊手][无奈摊手]

东叔看历史 回复 11-22 20:44

东叔看历史

东叔看历史

关注我看更多古今中外历史,专注挖掘历史领域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