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名文化:姓与氏有何不同,名字为何叫“名字”?

诸史 2025-01-15 22:56:32

所谓“姓名”,就是姓氏与名字,如今看似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人的一个代号而已,但其实“姓名”的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两个常见疑问如下:

其一,“姓”是“女”字旁,代表母亲一系,用来“别婚姻”;“氏”代表父亲一系,用来“明贵贱”。那么,为何后世“姓”代表父系,“氏”代表母系?

其二,古人有名有字,比如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等,因此“名”与“字”不同。那么,为何“姓名”中用“名”,“名字”中为何“名”在“字”前?

父母姓氏使用变化

因为近亲结婚危害甚大,古人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用“姓”加以区别,因此“姓”起到了“别婚姻”的作用,也就是区别血缘关系的作用。先秦时期,所谓“同姓不婚”的原因就在于此。

甲骨文中,姓由“女”与“生”构成,是一个会意兼形声之字,其中“生”既表音、也表意,因此本义即“人所生”,代表母系血缘。

至于男性,则使用“氏”(甲骨文中“氏”意为“根柢”),当然贵族才有氏,一般源自受封的邑名、所居地名(比如东门、南宫、百里等)、官职名称(比如司马)、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孔子之孔就是如此)、还有以职业为氏等。

至于底层百姓则没氏,一般是职业+名称,比如庖丁解牛的庖丁。所以,氏可以“明贵贱”,没有氏的一看就知道很低贱,有氏的也能通过“氏”看出贵贱。

总之,先秦贵族男性称氏不称姓,比如孔子,还有姜子牙在文献中叫“吕尚”,秦始皇在当时的正确称呼叫“赵政”而非“嬴政”。

但到战国时期,可能战争频发,导致社会混乱,姓氏制度开始混乱起来,“氏”大多转变为“姓”。最终,西汉时期姓氏合体,都表示“姓”的意思。司马迁在介绍孔子时说“字仲尼,姓孔氏”,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接下来,中国姓氏就发现了“诡异”的一幕,即“姓”变成了父系血缘的代号,“氏”在保留父系血缘代号同时,更多的被用来指代母系血缘,比如刘姓女儿嫁到朱家,那么就被称为刘氏或朱刘氏。汉代之后的这种姓氏转换,至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

名字为何称为名字

你叫什么“名字”?其中“名字”为何是“名”与“字”组成?其实,这不是简单的语言学上的构词,而是有着悠久的文化。

周朝时期,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父亲取“名”,等到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时成年取“字”。一般来说,名与字有关,或同义词、或反义词、或延伸意等。因此,我们说的“名字”,本身就包含“名”与“字”,或者说是“名”与“字”的合称,再加上姓氏,才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称号。

其中,周朝男子的字前,会加上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后面加上“父”或“甫”表示性别,女子的字后面加“母”或“女”表示性别;因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字”前往往会加上“子”,比如孔子关门弟子“子夏”实为“卜氏,名商,字夏”。

问题在于:该如何称呼周朝贵族男子呢,到底是称其字、还是称其名,哪一种称呼最尊敬?

一般来说,尊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这与后世大致一样。其中,谦卑的自称也是称“名”,比如论语中子路说“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其中“由”是仲由的名,“路”是仲由的字。因此,称字是尊敬的方式。

但最尊敬的称呼,是既不称名、也不称字,仅称“子”,比如论语中的孔子。论语二十篇中,仅有《子张》一篇中称孔子为“仲尼”。也就是说,孔子被称为“孔子”,在于“孔子”是最尊敬的称呼。

总之,姓氏加“名”和“字”,构成了一个古人的完整称呼,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称呼,缺一不可,因此名字叫“名字”,但因为“名”是根本,“字”是衍生出的,所以姓名叫“姓名”。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先秦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单字,但后来变成单字的名、两个字的字,最后又变成了名字都是两个字。或许,其中既有姓名文化习惯的改变,也与汉字数量有关,单字容易重名重字,就像今天甚至出现四个字的姓名一样。

其次,在对人尊称上,先秦时是称字,但魏晋南北朝后变成不称字,而是尊称“别号”,比如称陶渊明叫“五柳先生”。再到唐宋,古人觉得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称“官爵”,比如称杜甫叫“杜工部”,还有称“地望”的,韩愈被称为“韩昌黎”、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等。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小鱼疼小虾

小鱼疼小虾

2
2025-01-18 06:39

今人也同古人,名即小名,字即正名,大名也。今贵州布依人,汉人皆如此。

诸史

诸史

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