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多起市场监管领域违法乱象后,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连夜展开“雷霆行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紧急部署,联合卫健、工信、公安等多部门跨省联动执法,查封涉事企业、扣押问题产品、控制责任人,以“从严从快”原则阻断风险蔓延。截至发稿前,山东、河南、重庆等十余省市已通报阶段性成果,查扣问题产品超百万件,行业乱象整治全面升级。多地联动执法 查封问题企业
3·15晚会曝光后,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时间要求“24小时内响应”,各地执法队伍连夜突袭涉事企业。
山东:卫健、工信、公安多部门联合行动,涉事企业被当场查封,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关键证据全面固定。
河南:针对“不灭菌一次性内裤”黑幕,执法组突击3家企业,查获成品30万条、半成品100万条,并紧急启动全省排查,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母婴店、电商平台。
浙江:执法人员连夜电子取证,提取1.7GB关键数据,6名涉事人员接受调查,案件正深挖扩线。
网友直呼:“这才是中国速度!必须让黑心企业付出代价!”
现场查扣问题产品 严防流入市场
此次行动中,多省聚焦食品、日用品、工业品等高风险领域,问题产品被当场“截流”。
重庆:80余名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扣押无3C认证的劣质电器,业务推广数据、维修记录等电子证据全数封存。
江苏、广东:针对“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问题,涉事企业生产线、库存被查封,违法添加物来源正在溯源。
广西、贵州:查扣11种问题电线电缆共407卷,票据台账等资料同步扣押,专业机构已介入质量鉴定。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查扣的问题产品多涉及民生领域,若流入市场可能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快速查封从源头扼杀了风险”。
全链条追责 筑牢消费安全防线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本次行动不仅“治标”更重“治本”:
1. 行刑衔接升级:公安部门提前介入调查,涉刑案件将直接移送司法机关,企业主或面临刑事追责。
2. 联合惩戒加码:违法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在信贷、招投标等领域实施联合限制。
3. 行业专项治理:针对一次性医疗用品、食品添加剂、3C认证产品等领域,全国性排查整治即将铺开。
“要让违法者倾家荡产,让行业不敢再犯!”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态。
网友热议:支持严打,更要长效监管
事件引发社交平台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亿。
支持派:“连夜执法大快人心!希望天天都是3·15。”
建议派:“不能只靠晚会曝光,日常监管必须常态化。”
科普派:“磷酸盐过量危害肝肾,无灭菌内裤易致妇科病……这些知识早该普及!”
结语
从曝光到执法仅隔数小时,这场“全国市场监管闪电战”彰显了治理消费乱象的决心。下一步,能否将“3·15力度”转化为“365天监管”,或将成为守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您对此次执法行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