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肿瘤医学和科学领域热门话题,来自俄罗斯领导人在当地时间2月14日,出席一个未来技术论坛时披露的消息:
俄罗斯科学家已非常接近研发出癌症疫苗,以及新一代免疫调节药物。
消息很快引发全球关注,我国作为受癌症影响较大的国家,民众给予热切期待。

癌症是近几十年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它的本质是人体健康的正常细胞,受刺激变异,成为癌细胞,通过若干年发展,由小变大,成为恶性肿瘤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人体内部乱局”。
癌症发病机理至今未能搞清楚,有遗传因素、年龄因素,也有外界因素,可能是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癌症目前不可根治,只能实现“临床治愈”。科学家通过长期努力,至今验证有效的抗癌手段有:
传统“三板斧”:外科手术——割除,放疗——射杀,化疗——毒杀。
创新抗癌手段:靶向治疗、消融疗法、纳米粒子治疗、化学动力疗法、声动力疗法、干细胞疗法、免疫疗法等等。
已投入使用并积累临床经验的疗法:微创手术、精准放射疗法、免疫检查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它们通过注射、放射、口服药物,或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实现。

那么,俄罗斯这次“非常接近研发出的癌症疫苗”,是不是新事物?或者是开创性的进步?
并不是。
2020年下半年,肿瘤界已有《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根治率97%》的报道,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曾引起较大轰动。但事后证实是用实验小鼠得出的数据,没有应用于临床,在小鼠和人体之间,有许多未知的风险因素和巨大考验。
目前上市的、全球最好的癌症疫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疫苗,美国Dendreon公司研发,研究显示注射治疗后,比未接受注射的患者,生存期多了4个月。这是至今为止,科学家与癌症对抗,在疫苗领域拿出的最好成绩了。

另外,目前全球在研的癌症疫苗超过400个,上市的有16个,我国有两个,一个是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一个是治疗肝癌和胰腺癌的。这些上市的疫苗,治疗效果仍在观察中。
人们在理解癌症疫苗上,通常有一些误区,典型的是:“打一针就能预防癌症”。在肿瘤医生看来,不是这样的。
癌症疫苗是指治疗性疫苗,不是预防性的。原因很简单,癌症绝大部分是人体内部产生的,不是外来病毒入侵引起的。
目前全球只有2款明确可以预防外来病毒的癌症疫苗,一个是宫颈癌疫苗,预防HPV病毒,2006年上市;一个是乙肝疫苗,预防HBV病毒,为减少肝癌做出了贡献,但它们都不是癌症疫苗。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癌症,是癌细胞引起,在基因变异之后,癌细胞无限增殖,大量疯长,抢掠人体营养,并出现远端转移,最后使器官衰竭,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出血。
问题来了,人体出现癌细胞之后,难道没有什么“内部监控”能及时发现吗?内部监控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癌症的主要配置有:
侦察兵:树突状细胞,捕捉肿瘤细胞抗原信息。
特种兵:NK细胞,专门杀伤癌细胞,令癌细胞闻风丧胆。
主力军:T细胞,队伍最庞大,也最容易受干扰。
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的基本逻辑是:首先是树突状细胞侦察发现异常,而后“盘查”,确认后首先抵达的是NK细胞,定点“清除”,但NK细胞力量不多,需要大部队T细胞支援。

肿瘤细胞毕竟原本就是健康细胞,它掌握了“变脸技术”,能躲过侦察,而且,人类经常熬夜、烟酒不断、压力太大等问题,会极大削弱免疫侦察、清除水平。
更主要的是,肿瘤细胞会在细胞表面表达一种叫PDL-1的蛋白,这种蛋白主动和正常细胞的PD-1蛋白结合,把自己伪装成正常细胞。免疫细胞就认定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是“自己人”,错过剿杀机会,肿瘤得以发展壮大,酿成悲剧。
那么,癌症疫苗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撕开肿瘤细胞的伪装,露出“真面目”,让免疫细胞更容易发现它们,进行捕杀。
但癌症疫苗的研发难度极大,主要是人体免疫、代谢、合成、分泌等系统极其复杂,疫苗的本质,是让人体模拟一次感染,产生“免疫记忆”,有“三个拦路虎”:

第一个:科学家没有办法去模拟一次肿瘤细胞感染,如果把外部的肿瘤细胞注射入患者体内,很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很快被发现和收拾了,不会产生免疫记忆。
第二个:疫苗即使注射成功,产生免疫记忆,但只能对付某一个类型的肿瘤,而其它肿瘤治疗,根本无能为力,但绝大部分的癌症患者,肿瘤是一个“大杂烩”,疫苗很难覆盖住。
第三个:癌细胞不会束手待毙,它们本身就会不断变异,所以即使注射疫苗起效,很可能不久之后失效了,人们需要一针接一针、一波接一波注射,这不是好办法,

老百姓判断一个医学成果是不是有用,评价很简单,就两条:有没有效果,能不能用得起。缺少任何一条,就没有意义。
所以,俄罗斯即将研制出“癌症疫苗”,并不意味着癌症被攻克了,或许这是一次医学探险,取得了一小步胜利,人们离真正攻克癌症,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根本的办法,是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改起,远离致癌因素,注意定期筛查,尽量把癌症出现的时间拖后,最好一直不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