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大年初七,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什么习俗和禁忌?
易经说:天地首生鸡(初一),次狗(初二),次猪(初三),次羊(初四),次牛(初五),次马(初六),始生人(初七),人食谷(初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逻辑推论。

古人会根据春节每天的天气阴晴雨雾,推测当年六畜是否兴旺,比如:正月初一天晴,则鸡禽繁育很快,阴雨则鸡不旺,以此类推。正月初七如果天晴,则全年出入顺利,人丁平安,阴雨则要防范灾荒和疾病。
初七是人的“生日”,叫“人日”,古人要戴裁剪的纸质头饰,又叫“人胜”,所以人日也叫“人胜节”。人为天地主宰,庆祝生日当然要隆重。
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有15件事基本通用,可理解为:1不拜,2不洗,守3规,做4事,吃5食。这些老传统,不要忘记了。

一、1不拜
初七不要相互拜年和串门,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初七历来“犯太岁”,开展拜年社交礼仪活动,可能对双方都有不利影响;一个是“人日节”,在家里内部庆祝或家人结伴外出游玩,更好一些。从现代看,连续好几天应酬,在初七这天休整一下,也是好的。
二、2不洗
一个是不洗衣物,洗衣会用掉不少的水,水为财,在“人日”洗衣,意思是漏财运,特别是初五刚接财神,初七把财漏走了,不太好。
一个是不洗祭具,主要是祭祀用的物品,初七洗祭具,会冲撞运气,对祖先不敬,有的地方延伸为不打扫卫生。

三、守3规
不戴金银首饰,主要是防金石之气冲撞人的气运,而且初七戴“人胜”头饰,没必要再披金挂银。
不打骂小孩,也不吵架,古代连犯人在初七也能免一顿板子,家里是不能教训小孩的,哪怕再调皮,家人之间也不能吵架、斗气。
不让衣兜空着,孩子兜里放零食,大人衣袋放一点吉祥物,护佑一年平平安安。

四、做4事
占卜,就是根据当天的气候,推测一年的运气,天晴是上上之选,寓意美好,人口平安;如果天气不好,要多加小心。
登高,与重阳节登高不同,正月初七登高是祝愿和祈福,重阳是怀念先人,如果天气不好,登高就取消。
称重,过去用秤砣或石锁进行称量体重,关心身体健康,现代则使用电子秤。
郊游,不是出远门,就在家门口附近遛弯,尤其是妇女,可祛病防病,这项措施很受欢迎。

五、吃5食
七宝羹,多见于南方,用七种时令蔬菜煮汤,带来好运气,食材可能有差别,但多见于葱蒜、韭菜、芥菜、白菜、芹菜、香菜、菠菜等。
煎饼,有的叫“春饼卷”,煎饼烧火必须旺,取旺财旺人丁之意,烟雾熏上天空,叫“熏天”。
火锅,过去叫“捞鱼生”,吃的时候站起身来,在锅里捞取食材,意味着“捞得多”、“发得多”。

面条,多见于北方,面条要长,取长寿和福气绵长久久的意思,有的地方叫“拉魂面”。
饺子,在人的生日,吃饺子寓意团圆平安,兆头非常好。
另外,不少地方有“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指正月初七不出远门,初八不回家门,这可能是搞错了。
初七是人日,人为天地主宰,人定胜天,志在四方,初七不是把人“困在家里”的原意。“七不出、八不归”的含义,是农历七月、八月尽量不出远门,因为农历七月是“鬼月”,禁忌比较多;农历八月是“秋老虎”盛行,不利于长途跋涉,容易患病。
新年新气象,甲辰龙年初七,你的家乡习俗是怎么样的?大家还在遵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