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兵王”王道恩:带7人吊打1000国军,敌军团长羞愤投河!

倾酒历史汇 2023-04-05 13:58:21

赤胆忠心献红门,甘洒热血铸军魂!

抗战年代,纷火乱世,英雄辈出,以少胜多战例数不胜数,但以区区7人之兵,胜过敌军上千战士,还毫发无损者,仅此一例!

一战成名

1948年11月的深夜,一支八人的解放军小队在暗色中急行军,他们此次的目标,是追踪溃败撤退的临沂保安旅。

此时正是淮海战役全面爆发的第二天,在伟人的指示下,华东野战军由陈毅、粟裕、张震等重要将领引导,开启一场60万人“吃掉”80万的经典战役。

由于之前有辽沈、济南战役等胜利做铺垫,我军很快由战略防守转为全面大反攻。

此时华东野战军面对的,是往徐州方向溃逃的黄百韬兵团,作为解放军最强主力,粟裕大将决定阻止黄百韬西撤,消除后顾之忧。

王道恩临危受命,接下了上级勘察敌情的重任。

作为这个小队的班长,王道恩以前干过侦察兵,对勘测敌人逃跑路线很有一套。

因此,他组织部下轻装上阵,根据沿途的草木痕迹等,跟踪了对方30多公里,然而到了沂水河边,所有踪迹戛然而止,难道敌人已经过河了吗?

同行战士们一筹莫展,王道恩却冷静下来,夜色笼罩下,地面能见度极低,只有微弱的月光透过冰冷的河水,反射出波光点点。

敌人不可能在此时渡河,对方人数较多,辎重更是累赘,贸然过河,湍急的河流是危险因素之一,在我方面前暴露的可能性也加大了。

王道恩断定敌军暂且隐藏了起来,或者是躲在暗处准备伏击我军。

作为一个侦察兵,就是要确切探查到一切危险因素,为后续大部队消除隐患。

他立刻指挥战士们四处散开,在河边或者附近村子寻找踪迹。很快在筛查到一处村落时,发现了两名烧火做饭的敌军。

一番审问下,得知保安旅正驻守在一隐秘山沟中,预备天亮渡河,重要的是,对方是一个团的配置。

目前情况便是我方共一个班8人,敌方一个团上千人,且装备精良。

王道恩很纠结,等还是打?

若是等,万一在这期间打草惊蛇,对方立刻渡河,或者转移目的地,又是一番耗费心神的你追我赶,不利于大部队的作战策略。

若是打,能牵制住这些主力部队,激烈的炮火也能引得大部队快速抵达此地。唯一不确定的是,八人能坚持多久?

王道恩不怕牺牲,在与众战士商议后,一致决定打!

几名战士秘密分散到山沟附近的所有制高点,再安排一挺机枪,牢牢守卫在出口。一切部署完毕,王道恩朝天空射了几枪,看着下面部队惊慌失措。

立刻出声高喊:“我们是解放军第八纵队,老蒋部队,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弃抵抗,缴械投降吧!”

高亢嘹亮的声音似一道惊雷,震撼山沟内的敌军,有几个离出口近的,抓住时机就要逃走,机枪立刻对准扫射,哗哗哗倒下一片。

夜色掩护下,敌军只能听到四面八方的枪声,默认我方大部队已抵达,最重要的是,长时间的奔波中,敌军作战意志早已消沉,我党为民心所向,老蒋已成为众矢之的。

看着战友死在枪下,剩余敌军乖乖缴械投降,等到我方大部队闻讯赶来,就看到沟前堆积如山的枪械。

次日清扫战场时,赫然发现这支8人小队,俘虏了保安旅600余人,缴获各类步枪1000余支,轻机枪24挺,还包括其他零散重武器。

而敌方团长后来听说俘虏他们的只有8个人,羞愤难耐,趁战士们不注意,一个猛子,投河自尽了!

那么,王道恩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会创下如此以少胜多的佳绩?他还有过哪些著名战绩呢?

英雄事迹

1928年,山东沂南县,王道恩出生在当地一贫苦农民家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王家一家十几口,仅靠着一亩半的薄田艰难度日。

但生活实在绝望,为了保命,走西口、闯关东成为热流,王道恩父亲与三个叔叔决定拿命搏一搏,前往东北,给日本人的矿场当苦力。

家中就剩下年迈的爷爷和体弱的母亲,四岁的王道恩便学着大人模样,找地主家干活,主动为他们养猪放牛补贴家用。

这样的清贫生活一直维持到九岁那年,看着自家大孙子脑瓜灵敏聪慧,比寻常孩子更为稳重耐心,爷爷便将他送去私塾读书,盼望能通过学习改变家庭命运。

遗憾的是,没过多久,日本全面侵华,私塾被迫关闭,家乡沦陷,大街小巷、山间田园,一度被血腥味充斥着,以前的他觉得剥削人民的地主可恶,如今看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恶魔”。

1941年,我党的革命之火燃烧到王道恩的家乡,在那里办学堂、宣传抗日,时年13岁的王道恩加入了识字班,成为儿童团团长。两年后,还在组织的帮扶下,成立了互助组、担架队,带领身边的同胞们一起抗日救国,打地主、参与革命。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道恩才真正到了适合参军的年龄,他毫不犹豫领着乡里伙伴一同入了解放军的队伍。

一开始,他担任军队通信兵一职,后来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终于成长为一名能够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勇士。

淮海战役之前,王道恩便已经屡获战功,成为军队侦擦营中的一名班长,顺利加入我党。

而淮海战役初期追剿保安旅的事迹,让王道恩一战成名,但这仅是英雄辉煌战绩的开端。

同年12月份,王道恩所在的团部负责剿灭邱清泉部,这支战队是老蒋的主力兵团,实力不可小觑,相比之下,保安旅只能算小打小闹。

此刻,国共两党交战良久,双方势均力敌,激战了一个昼夜后,伤亡惨重,敌军开始撤退,我方疯狂追击。

王道恩所在的二营只剩下他与其余七位战士。但他依旧坚持完成任务,将小队分成两股,顺着痕迹慢慢摸索残兵踪迹。

双方抵达一村间小巷时,厚重的车辙印记引起了王道恩的注意,他放慢脚步,令战士们严防巷口,自己慢慢摸索进去。

入目便是一片空旷的麦谷场,几尊大炮矗立着,周围一圈敌军在休息、用餐、包扎伤口。王道恩立刻指引战士们进来,随后发起突袭,过程中击毙一名军官,再加上驻扎敌军多是炮兵,不擅长近战。

很快便举手投降,就这样100余名士兵便被捆绑起来,后续部队正巧抵达快速接应。

八人小队再次前行,但没走出几步,迎面而来一大群敌军,约有七百之众,这些人都是听着枪响过来支援的。

王道恩丝毫不慌,他们快速抵达周围一个环形防御工事,在机枪、手榴弹,近战、远战的交错中,给予敌人重大打击。

但王道恩此次遇到硬骨头了,敌方后边有督战队,一旦碰到士兵撤退,立刻一枪爆头,左右夹击下,敌军硬着头皮向我军冲锋。

对比之下,王道恩这边井然有序,占据有利地形射击,对方乱军之师,破不了我方防御阵地,士兵也一个个丧失了斗志。

直到王道恩抓住机会,将手榴弹扔进对方核心阵地,一举干掉对面机枪阵,国军彻底绝望,举白旗投降了。

此次战斗,王道恩又俘虏了200余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但他们没有停留,趁着这股胜利的喜悦,继续出发,进抵敌军指挥部。

巧破子母连环堡

天开始蒙蒙亮,万物显露生机,眼前景象却看得人目眦欲裂,敌军指挥部前,是他们最后的阵地,阵地前方,却是遍地的尸体,整整一个连队的战士全部牺牲,鲜血染红了整片大地。

王道恩悲痛欲绝,却也开始冷静思考,前辈们的作战方法看来不可取,要想胜利,只能另辟蹊径。

他认真观察一番,发现敌军阵地设了一个“子母连环堡”,中心的指挥部是母堡,周围间隔50米的位置,分别设立四个子堡,相互配合,达到无死角火力覆盖。

且每座碉堡由钢筋水泥铸造而成,重兵把守,机枪、炮弹齐全,要想拿下,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

战士们凑到一起集思广益,很快就制定出具体策略,大家分散开来,在附近的战壕内、尸体上搜集手榴弹,集中了整整一百多颗。

然后将工事直接挖到敌军战壕前,先炸子堡,然后用手榴弹开路,直接冲到母堡跟前,过程中敌军反映不及时,有慌不择路躲炸弹的,有还击的,但因为四个子堡相互连接,总会伤及同类。

趁着一片混乱之际,王道恩摸到了母堡上方,直接塞进去两大捆手榴弹,敌军指挥部瞬间坍塌。

大脑瘫痪了,其余部位不足为惧,很快剩余国军仓皇而逃者有,举白旗者有。

战后统计中,王道恩小队再次俘虏母堡一百余人,击毙敌军270余人,而八人小队无一伤亡。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授予其二级战斗模范称号,所在军部记大功一次!

不过,战场上风云变幻,危机无处不在。

解放战争胜利后,王道恩又随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一次与美军作战时,对方不讲武德,投下白磷燃烧弹,很多战士根本没有见过这种“奇葩”武器,却本能的躲避,有些来不及逃的,被生生腐蚀而死。

王道恩当时埋伏的地点,正巧位于燃烧弹附近,他的皮肤被快速灼伤,所幸身边有条河流,他果断跳进河中,大火没有熄灭,遇水反而更加猛烈,无奈之下他疯狂往脸上、身上抹泥巴,火焰才慢慢熄灭。

全身却早已面目全非,战后,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但这也是王道恩漫长征战生涯中,受过的一次重伤,在他单薄又坚毅的身躯上,大大小小刀伤、枪伤无数,那是一部个人英雄史,亦是中华民族一部抗战史。

我们的无数先辈身上,也共同见证了那段艰难又光辉的岁月。

朝鲜战争后,王道恩负伤回国,晚年的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再没人知道他是那个荣获一等功的传奇兵王,再没人知道他是那个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

0 阅读:5
评论列表

倾酒历史汇

简介:生活很累,那就要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