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敌35军围而不打,参谋心急,罗瑞卿:毛主席锅里煮的不止这些

兴衰的五千年 2025-03-25 22:58:43

在回忆起罗瑞卿对毛主席的感情时,罗瑞卿的儿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爸爸坚持不让我们搀扶,他的双腿刚刚能站立,他拄着双拐挪到毛主席的遗体旁,久久地端详着,泣不成声。后来,他只要坐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总要让司机减慢车速,艰难地从座位上起身,朝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恭恭敬敬地行个军礼。这,不是演戏,是他发自内心的敬意。”

的确,就像罗瑞卿的儿子说的那样,罗瑞卿对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敬意。那种敬意,是在长久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

1948年5月,罗瑞卿被任命为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第一政委。

11月,在毛主席的命令下,罗瑞卿和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一起,率领在河北阜平休整的部队,出击北平至张家口一线,隔断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

12月2日,毛主席命令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率第3、第4、第8纵队,由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切断怀来、宣化间的联系。

经过毛主席的调兵遣将,傅作义的国民党第35军,被包围在了新保安。

12月11日,毛主席发来一封电报,要求对国民党第35军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对此,罗瑞卿坚决执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和罗瑞卿一样,能够理解毛主席的策略。当时,在坚决执行了毛主席“围而不打”的命令后,罗瑞卿高兴地对司令员杨得志说:“这锅饭,到底做熟了。”

此时,一位参谋却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在他看来,解放军既然已经完成了对国民党第35军的包围,就应该立即将其歼灭,省的夜长梦多,万一被敌人救走,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听了罗瑞卿的话,那位参谋因为心急,便插话道:“这锅山药蛋,都要煮烂了!”

听了那位参谋的话,罗瑞卿没有提出批评。因为,相比于那位参谋,罗瑞卿与毛主席相处的时间更为久远,因此也对毛主席的了解更深。

早在1927年,罗瑞卿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期间,便聆听过毛主席的演讲。虽然这次见面,罗瑞卿并没有和毛主席有过交谈,但从那时候起,罗瑞卿便对毛主席产生了敬佩之情。

1928年,罗瑞卿到上海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在党组织的同意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罗瑞卿便在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

1929年2月,罗瑞卿奉命前往闽西,参与组建并训练地方武装,并担任了闽西红军第59团参谋长。

那时候,罗瑞卿曾率部,配合毛主席和朱德领导的红4军入闽作战。后来,罗瑞卿的部队被编入红4军,而罗瑞卿则先后在第2、第4纵队,担任过支队党代表等职。

期间,罗瑞卿虽然再次见到了毛主席,但两人之间也没有直接的交流。即使如此,罗瑞卿和毛主席之间,还是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11月,红4军攻克汀州后,罗瑞卿被任命为红4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此时,罗瑞卿才和毛主席有了接触。

6月,红4军四纵参谋长罗瑞卿奉命,参加了红四军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在这次会议期间,罗瑞卿和毛主席有了第一次面对面交流。那天,毛主席看到罗瑞卿长得比自己还高,便走过去问:“你是北方人?”罗瑞卿说:“我是四川南充人。”

听了罗瑞卿的话,毛主席感到有些惊奇,便说:“我记得四川和湖南的子弟个头都不太高,我算个头很高的,可是和你站在一起,你显得比我还高,可以说是一个‘长子’。”

此后,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革命友谊。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罗瑞卿和毛主席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

1935年,遵义会议后,罗瑞卿几乎一直跟在毛主席的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那时候,毛主席便对罗瑞卿大胆使用,也特别注意培养。

长征结束后,中央决定筹办红军大学。在选择校长和教育长时,毛主席说:“校长就选会打仗的林彪,至于教育长,这个人应该像邓演达那样精明强干,做事雷厉风行,我建议由罗瑞卿出任教育长。”

1940年5月,罗瑞卿被任命为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从此,罗瑞卿开始了她的军队政治工作生涯。

在工作中,罗瑞卿特别注意毛主席的想法。每次有任务下达,罗瑞卿总会思考毛主席的想法,并努力达成毛主席想要的结果。

1948年12月,在接到毛主席对国民党第35军“围而不打”的电报后,罗瑞卿便坚决执行。

那时候,罗瑞卿还对一位心急的参谋,解释了“围而不打”的意义,说:“你只看到了‘山药蛋’,毛主席那个锅里煮的,可是既有天津的海,又有北平的山,还有‘皇帝’的金銮殿了!”

事实上,罗瑞卿的想法是对的。这些,从毛主席在那段时间发出来的几封电报中,可以得到证明。

1948年11月26日,在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毛主席对杨得志、罗瑞卿和耿飚率领的华北第二兵团的命令为:“令杨罗耿由曲阳进至涿县、涞水以西,必要时加至平张线,拖住几部敌人。”

当天,杨得志和罗瑞卿等便率领华北第2兵团,从石家庄以北曲阳地区出发,于12月1日集中于易县西北紫荆关地区隐蔽待命,并准备以5日行程进至涿鹿地区,相机作战。

12月5日,在发现东北野战军在喜峰口、冷口一带出现时,傅作义大惊,急令国民党第35军向东撤回北平,并命令怀来、南口等地的104军和第16军向西接应。

12月8日,毛主席再次给林彪等人发电。在这封电报中,毛主席说:

“东逃之敌系35军军部及该军两个师……35军两个师及104军1个师,6日下午为我杨罗耿一个旅阻击于宣化、怀来之间,如杨罗耿主力昨日能赶上包围该敌,则该敌跑不掉,且我杨罗耿部亦能独力歼灭该敌。否则,该敌将于昨日或今日会合怀来之敌逃至北平,程黄到怀来后,亦将无事可做。”

毛主席的这些部署,都是为解放北平和天津做准备。因为,国民党第35军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很强,是他赖以生存的重要军事力量。如果解决了第35军,那么傅作义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12月10日,傅作义的第35军被华北第2兵团成功包围在新保安。对此,毛主席非常高兴,在给前线的电报中说:

“……我杨罗耿兵团昨(9)日英勇击退新保安敌35军、怀来敌104军的两面夹击,完成了对35军的确实包围……凡此均堪庆贺,应予嘉奖。”

然而,毛主席考虑到其他部队到达指定的位置还需要时间,便要求对第35军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直到12月22日,才下达了围歼第35军的命令。

经过11个小时的激战,第2兵团全歼了国民党第35军军部及2个师共19000余人,35军军长郭景云自杀。

至此,傅作义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为解放天津和北平准备了必要条件,加速了新中国的成立。

0 阅读:5
兴衰的五千年

兴衰的五千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