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不敢篡位,皇冠从天降!成最幸运的开国皇帝

格叽格叽 2025-02-20 10:15:19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开国皇帝,起初他没打算谋权篡位,也可以说他没那个胆量。然而,时运和命运使然,那顶皇冠竟意外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登基之后,凭借前人奠定的坚实基础,顺利地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终结了西晋末年起将近300年的混乱世道,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帝国。

那位堪称史上最为幸运的开国皇帝,乃是隋朝的创立者——隋文帝杨坚。

【家世疑云】

公元541年7月,也就是西魏大统七年六月,杨坚在冯翊般若寺降临人世。

据《隋书》所述,杨坚来自弘农杨氏,他的祖上接连好几代都担任官职,杨坚的六世祖杨铉乃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八世孙。

弘农杨氏把弘农郡当作起源地,要是出身于这个家族,那就好比自身带着能进入仕途以及上层社会的通行证。然而,不少人觉得杨坚家族不过是普通的军户,没啥深厚的根基,对他自称是弘农杨氏表示怀疑。

杨坚之所以日后能够飞黄腾达,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他的父亲杨忠。在北魏末年,六镇发生了兵变,杨坚的祖父杨祯在镇压叛军的时候不幸阵亡,他的父亲杨忠也和家人走散了。之后,杨忠在游泰山的时候,被南梁的军队给掳到了江南。

公元528年的时候,尔朱荣搞了个河阴之变,这使得北魏乱成了一团。北魏宗室元颢就去投靠了南梁,萧衍呢,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回北方。杨忠这人武艺特别厉害,被元颢看上了,就给他封了个直阁将军,杨忠也就跟着元颢回了北方。过了一年,元颢打仗失败被杀掉了,杨忠就转而投奔到尔朱荣堂弟尔朱度律那儿去了。

公元530年,北魏孝庄帝把尔朱荣给杀了,尔朱家族就去攻打洛阳,结果孝庄帝打了败仗还丢了性命,杨忠因为在攻破洛阳这事上立了功,被封为都督。不过,尔朱家族没多久就被高欢给除掉了,杨忠随后就投靠了独孤信。

北魏孝武帝对高欢掌控朝政颇为不满,于是迁都至长安并投靠宇文泰,独孤信与杨忠随之护驾。鉴于护驾有功,杨忠获封侯爵,并晋升为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此后,北魏一分为二,变成了东魏和西魏,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拥立了一个傀儡皇帝。

公元535年,杨忠跟着独孤信把穰城给攻克了。后来穰城又被东魏给夺了回去,独孤信不肯向东魏投降,就带着军队去归顺南梁了,杨忠也在江南待着。梁武帝很看重他们,给他们升官加爵。不过独孤信一心想要回到北方,梁武帝钦佩他的忠诚气节,就把他放回去了。

回到西魏后,杨忠碰上了好机会——府兵制。宇文泰为了拉拢各方势力,设立了八柱国与十二大将军,杨忠就是十二大将军中的一员。要是杨忠没回到北方,在特别看重门第的南方,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要是没跟着独孤信,身为汉人在东魏也难以崭露头角。从这以后,杨忠多次立下战功,当上了大司空柱国大将军,还被封为随国公,登上了职业军人的巅峰位置。

杨坚有个特别厉害的父亲,这让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在公元554年的时候,宇文泰因为杨忠立了功,就给15岁的杨坚封了官,让他当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还封他为成纪县公。过了两年,杨坚把独孤信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娶回了家。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在公元556年,宇文泰离世,他的侄子宇文护开始掌控大权。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把皇位让给宇文觉,由此北周得以建立。赵贵和独孤信因为不满宇文护掌权,谋划发动政变,可惜事情败露,他们被迫自杀。宇文护的野心愈发膨胀,逼迫宇文觉退位并将其杀害,接着拥立宇文毓为帝,后来因为宇文毓想要把权力收回来,宇文护就把他毒死了,然后改立宇文邕当皇帝,也就是北周武帝。

杨忠呢,因为独孤信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就不肯跟宇文护合作,这使得杨家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都遭到打压。到了公元568年,杨忠患病去世,杨坚就继承了随国公的爵位。

杨坚的二弟杨整心怀嫉妒,跑到宇文护那儿说杨坚的坏话,杨坚险些丢了性命,还好有人竭力担保,这才逃过一劫。幸运的是,妻子独孤伽罗对杨坚始终如一,为帮丈夫消除灾祸,她行事低调谦逊,还给杨坚想办法出主意,杨坚很是感动,发誓只和她生孩子。

【权臣之路】

公元572年,周武帝宇文邕筹划许久后,成功铲除了宇文护,杨坚夫妇这才放下心来。转年,周武帝要给皇太子宇文赟选太子妃,鉴于杨坚父子没有去依附宇文护,就特意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聘为太子妃,杨坚就此成了皇亲。

然而,朝廷里有好多人对杨坚看不顺眼。齐王宇文宪跟周武帝讲,杨坚的相貌非同一般,恐怕会起兵反叛,内史王轨也表示皇太子宇文赟不是国家的好君主,杨坚的相貌有反叛之相。还好周武帝没当回事,觉得杨坚顶破天也就是个大将军,就算他篡位那也是上天的旨意。杨坚了解到有人给自己使绊子,做事就变得更加谨小慎微了。

宇文赟登基后,把曾说他不好的王轨、宇文宪、宇文孝伯等人全都给杀了,又把五个叔叔赶出了长安。不过,他对自己的老丈人杨坚倒是很信任,让他当上了上柱国大司马,杨坚由此掌管北周的25军,很快就进入了军界的第一梯队。

宇文赟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宇文阐,然后自己称天元皇帝,待在后宫里尽情享受,吃喝玩乐。在此之前,宇文赟定下的法令很严厉,杨坚去进言劝谏,宇文赟心里不高兴,就册封了四个皇后,让她们和杨丽华地位相同,甚至还想要把杨丽华赐死。

独孤伽罗进宫磕头求情,杨家这才逃过一劫。而后,宇文赟还想杀杨坚,命内侍设下埋伏,可杨坚进宫商议事情时一直泰然自若,使得宇文赟寻不到下杀手的机会。为求自保,杨坚借老同学郑译向宇文赟表示想去外地辅助藩王,宇文赟准许,任命他为扬州总管。旨意下达后,杨坚说脚疼,暂且留在了长安。

公元580年5月11日,宇文赟病重到无法言语,御正下大夫刘昉与郑译伪造了一份遗诏,让杨坚统管朝廷内外的各种军事事务,辅助宇文阐。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提出要召赵王宇文招回京城来辅政,然而这一提议被直接忽略了,刘昉甚至还代他在遗诏上签了字。刘昉、郑译曾经是宇文赟当太子时的属官,宇文赟登基后,他们一路高升,这会儿他们担忧宇文赟死后会被众大臣清算,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杨坚身上。

杨坚进宫领受遗命后,想到颜之仪的主张,怕外地的北周皇室诸王依仗兵力,自行其是,就把宇文招等五王哄回了长安。没多久,宇文赟突然死了,不少人觉得是杨坚干的。就在这年6月,宇文招等五王抵达长安。杨坚将自己的女儿杨皇后尊为皇太后,把朱皇后封为帝太后,另外三个皇后则去当了尼姑。

【代周建隋】

尉迟皇后是北周柱国大将军尉迟迥的孙女,杨坚对尉迟皇后加以羞辱,这让尉迟迥极为恼怒。尉迟迥颇具威望,瞧不上杨坚,觉得杨坚平凡无奇,靠着国丈的权势控制年幼的君主。随后,尉迟迥在邺城举兵,自称为大总管,扶持宇文招的小儿子,并且向北与突厥勾结,向南和陈朝联合,打算攻克长安将杨坚诛杀。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也接连响应他。

杨坚让韦孝宽率军去攻打尉迟迥。在大军出发前,杨坚想让刘昉或者郑译去当监军,可这两人都找理由拒绝了,杨坚就此把他们从准备重用的人里剔除了。

起初,尉迟迥跟韦孝宽对阵时占据优势。然而,两军交战时,邺城的百姓跑去看热闹,还为尉迟迥的军队助威。结果,韦孝宽的军队掉转方向冲向百姓,百姓吓得逃往尉迟迥的阵营,把尉迟迥的阵型冲乱了。韦孝宽借此机会大败尉迟迥的军队,尉迟迥起兵还不到一个月,就战败被杀了。

尉迟迥曾是关东的最强势力,他被消灭后,关东的其他各方势力都不敢再和杨坚对抗了。被哄骗回到京城的赵王宇文招等五位王爷,也接连被杨坚满门诛杀,宇文氏就此衰败。而韦氏呢,由于站对了队伍,成功搭上了杨家的顺风车,后来在京兆的韦氏家族出了十七位宰相,一百零四位刺史。

公元580年12月,杨坚把对手解决掉后,就着手为夺取皇位做准备。周静帝下诏书任命杨坚为相国,将他晋封为隋王,并赐予他九锡之礼,然而杨坚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只接受了隋王这个称号。

其后宇文阐先后两次进行禅让,杨坚也接连两次予以辞让。到了公元581年二月十四日,周静帝展开第三次禅让,杨坚这才接纳了册封诏书,登上皇位,将国号最初定为隋,之后又改为隋,把年号定为开皇。

杨坚登上皇位后展开改革,他最先做的是恢复汉姓,以此来消除宇文氏所带来的影响。

随后废止了北周六官制度,重拾汉魏以往的制度,构建了三司三公五省。在这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为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面设立六曹,之后改称为六部,由此构成了三省六部制,使相权得以分化,该制度被沿用了 1300 多年。

与此同时,杨坚让人依据魏晋旧律,编订且推行了《开皇律》,取缔了残酷的刑罚,给后世的律法带来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另外,杨坚还建造了大兴城,处理了长安旧城损坏、饮水之类的问题。

0 阅读:208
格叽格叽

格叽格叽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