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四川一位怀孕25周孕妇的遭遇,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来,这位孕妇到医院做产检的时候,医生告诉她胎儿的基因存在“缺陷”,也就是超雄综合征。
于是,这位孕妇就在网上发帖求助,希望能找到一丝慰藉。结果没想到的是,网友们的口径都出奇的一致:大家纷纷建议这位孕妇赶紧将胎儿打掉,因为患有超雄综合征的孩子,天生就携带着“犯罪基因”,即便生下来也大概率不是“好人”。
那么,超雄综合征到底是什么,真的如此可怕吗?
超雄综合征,医学全称为 “XYY 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疾病。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差错,精子或卵子形成时,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受精卵多了一条Y染色体。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是46,XY,而超雄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7,XYY。所以多出来的这一条Y染色体,就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 “源头”。
超雄综合征并非是一种“罕见病”,在新生男婴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 。而且,高龄产妇、父亲精子异常等因素,都会增加胎儿患上超雄综合征的风险。
从生理特征来看,超雄综合征患者在婴幼儿及童年时期,可能就会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他们往往身材高大,超出同龄人平均身高不少,肌肉发育也相对较快,力气比一般孩子大。
而且,大部分患者在学习上会遭遇困境。尤其是语言能力和读写能力的发展较为迟缓,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集中,课堂上经常小动作不断,这让他们在学业竞争中一开始就落了下风。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这些外在表现和学习困难,怎么就跟 “犯罪” 扯上关系了呢?
上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在对一些监狱服刑人员进行染色体检测时,发现XYY核型的比例偏高。这一发现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也由此种下了 “超雄综合征患者易犯罪” 这种错误观念的种子。
后来大量的数据表明,仅有极少数超雄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行为问题。绝大多数患者虽然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依然能遵纪守法,融入社会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举个例子:
在广东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个叫小辉的男孩,他就是超雄综合征患者。小时候,小辉因为长得比同龄人高大壮实,又调皮好动,没少挨老师批评和同学的排挤。
后来,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在康复训练和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小辉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 绘画。他可以坐在画板前,安安静静地画上一整天,用画笔描绘出他心中的五彩斑斓。
如今,小辉已经长大成人,并靠着自己的绘画手艺开了一家工作室,生活也算过得有滋有味。小辉的故事就像一束光,打破了 “超雄综合征患者注定犯罪” 的黑暗刻板印象。
回到开头那位四川孕妇的故事,网友们的 “苦口婆心”,看似是为孕妇着想,实则是对超雄综合征的深深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