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老上司是土匪,湖南省委要枪毙他,贺龙向毛主席求情:不能杀

品古观今吖 2024-12-25 18:06:16

前言

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的案头出现了一份来自湖南省委的电报,其内容大意为:请求批准枪决陈渠珍,以绝后患。

民国时期,湘西土匪横行,“陈渠珍”这个名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湘西土匪的头目,人称“湘西王”。

而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贺龙的老上司。贺龙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匆匆赶往中央,为老上司求情。一时间,毛主席也不由得犯了难。

那么,陈渠珍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贺龙如此力保?毛主席最终又做出了何种批示呢?

“湘西王”陈渠珍结缘贺龙

他是“湘西王”——陈渠珍;他是共和国元帅——贺龙。一个土匪,一个将军,看似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却早就是一对老“朋友”了。

早在1921年的援鄂战争中,两人便有了交集,陈渠珍早就听说“两把菜刀”武装起义的贺龙,于是便亲自前往拜访。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天下大势到个人抱负,无所不谈,在谈到时局时,陈渠珍感叹道:

“政治昏暗,小人得志,忠良受屈,百姓受苦啊!”

贺龙也深有同感,表示:“本以为扳倒个袁世凯,国家就好了,大家就有出路了,可现在想想,还是太过天真!”

当时,陈渠珍就十分欣赏贺龙的才干,认定他将来必定成就一番大事业,旁人也不少劝说让陈渠珍将其留在身边。

陈渠珍并未这样做,他认为自己如果出于私心将其留在身边,会耽误其大好前程。

而后,石青阳就讨伐刘湘问题与陈渠珍商讨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借人;二、在秀山建立办事处。

一瞬间,陈渠珍脑海里闪过了一个名字——贺龙,于是便把他推荐给了石青阳:

“他年轻有为,胆识过人,曾担任过讨袁国军总指挥、湘西护法军营长、靖国军团长等职务,现在在我部下任职,就让他去吧!”

就这样,贺龙跟随石青阳入川,入川后,贺龙果然闯出一番大事业,一路身居要职。

1925年,湖南省长赵恒惕将湘西统领大权交给了陈渠珍,早年的他,就立誓要做曾国藩、王阳明那样的“中兴伟人”。

上任后,陈渠珍立刻开始着手振兴湘西,同时又积极与贺龙取得联系。

他明白,赵恒惕此举,并非出于信任,而是想要借机离间他与贺龙之间的关系,牵制贺龙,赵恒惕好坐收渔翁之利。随后便立刻将秘书叫到了身边,嘱咐道:

“你们是老乡,素来你们关系好,你跟云卿(贺龙)说,我绝无与他对立的意思,现下大家的出发点都是经营好湘西......”

贺龙得知后,表示理解陈渠珍的意思,也绝不会让他为难,还答应让出了永顺、永绥等各县防地。陈渠珍听后,感慨万分:

“云卿不忘旧情,顾我于艰难之中!”

赵恒惕

10月的一天,陈渠珍突然收到了来自赵恒惕的加急密电,其内容是,命陈渠珍等人迅速讨伐“叛逆”贺龙。

原来,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纷纷高呼“打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尤其是镇守在澧州的贺龙,又是支持工农,又是打土豪打贪官的,而且还总是频繁地与共产党人接触。

这让赵恒惕瞬间感到了危机,倘若再不加以制止,自己岂不是下一个即将要被打倒的军阀?这才急忙给各军去电讨伐贺龙。

赵恒惕

陈渠珍接到急电后,迅速将尹锋、戴斗垣等人聚集起来商讨对策,陈渠珍率先说道:

“我们当下最要紧的任务是‘联贺’,治理地方,而不是去‘讨贺’!再说了,贺龙还顾念我们,还让出地盘,如今我们岂能做着忘恩负义之事?”

众人也都明白,可上面下达了命令,又不能违抗,且赵恒惕大权在握,大家也不是他的对手,即便是有心,也是无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迟迟没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陈渠珍倒是想出了个好办法:

“不如,咱们来个‘阳奉阴违’!按着他的意思,明着去‘讨贺’,暗地里则去剿匪。‘讨贺’是假,‘剿匪’是真!”

“高见,高见啊!我们照办!”众人听后,纷纷表示同意。

随后,众人大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前去“讨贺”,全力“追击”贺龙部队,实则借此机会前去清楚田义卿匪部残余。

当然了,为了更加令人信服,还会时不时地朝天空放几声枪,毕竟多少得有点响动不是?

不仅如此,陈渠珍在得知贺龙部队缺少子弹和钱后,还差人给贺龙悄悄送去了三万余发子弹和五千块前大洋。

道不同亦相为谋

1928年,贺龙回到了家乡桑植,准备组织武装起义,为了分化敌人,争取力量,贺龙首先想到了陈渠珍。

彼时,湖南的多个部队正对贺龙进行严密的包围和封锁,使得他行动多有不便,于是,贺龙找到了陈渠珍同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陈雨星。

这天,陈雨星专程来到了陈渠珍的住所,陈渠珍得知后,急忙出门迎接:“您老不辞艰辛,跋涉来凤,有失远迎啊!此时远来,必有见教。”

陈雨星也毫不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云卿(贺龙)计划在桑植发动起义,他希望你能在关键时刻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当然,他也明白你被上面逼着,不好公然违抗上面命令,他只求在你于他人马相遇时,能退避三舍。”

“我的态度是:只打雷,不下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他只管集中精力搞革命,不用担心我这里。”

之后,陈渠珍又专门给贺龙写了封信,表明自己绝不会对工农革命军发起攻击的;另外,又向自己的部署转达了“灵活行动”的意见。

1933年1月,陈渠珍迫于蒋介石的压力,参与“剿共”,他虽打出了“剿共不剿贺”的旗帜,但因政治理念和信仰,两人早已不是一路人了。

随着时局的变化,陈渠珍选择了国民党,站到了贺龙的对立面,而他早年的征讨行动,其实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野心和发展自身实力的考虑。

赵恒惕掌控护国湘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各湘军将军加官进爵,既然得了便宜,那也必须得为主子好好“卖命”不是?

而老谋深算的陈渠珍却一直坐山观虎斗,在双方两败俱伤之际,趁势收编了张学济的旧部,其中就有湘西苗王——龙云飞。

他与贺龙之间,更多的是英雄相惜之念,再加上又是自己曾经的旧部,这才有了之后的“剿共不剿贺”。

陈渠珍在剿匪上,确实很有一套,他不似旁人对土匪一概杀之,而是软硬兼施,大多数采取的是“抚”的方法。

这样一来,陈渠珍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而他也成为了真正的湘西“土皇帝”。

不过,陈渠珍倒是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只想在这军阀混战的时局中,当个独立的首领即可。

为了实现自己的湘西之梦,陈渠珍开始推行自治,大搞经济、民生、军工,尤其注重教育,亲自主持设立了一大批的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校。

但陈渠珍主政“湘西自治”的财政来源却主要依赖于苛捐杂税,这种横征暴敛的行为导致湘西百姓怨声载道。

虽然陈渠珍在一定程度上为湘西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增强了湘西各方面的实力,但也极大地加重了百姓们的负担。

陈渠珍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个性有关,1938年,蒋介石希望借陈渠珍在湘西的影响力,将其打造为抗日前沿的防线,于是便将他召到了武汉一见。

可当他见到蒋介石后,却被蒋介石的三言两语的官场话直接打发了,这让他的自尊心严重受挫,直接取消了别的拜见计划,回到了湖南。

而在国民党中,他也处处受到排挤,由于个性刚直,不愿屈节求人,从1939年到1944年期间的他,处于一种软禁的状态。

一直到1945年9月,陈渠珍才得以从贵州回到湖南,从此,对事业、政治、军事都不再上心。

相逢一笑泯恩仇

实际上,陈渠珍一直是无意出山的,可1949年爆发了“湘西事变”,辰溪土匪张玉琳不仅学习沅陵还扬言要杀掉陈渠珍替父报仇。

原来,张玉琳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土匪,早年间被陈渠珍一一处决了。为稳定湘西局势,陈渠珍这才再次出山。

当时,蒋介石那边极力拉拢陈渠珍,望其为己所用与共产党抗衡;另一边,共产党也派来了使者,前来争取。

此刻的陈渠珍早已无心再斗,只想远离是非,况且程潜起义、湖南解放后,陈渠珍索性直接携家眷到凤凰县避居。

一直到1949年11月,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陈渠珍这才举旗起义,至此,湘西全境解放。

1950年6月,陈渠珍赴京参加会议,受到了毛主席、贺龙等人的亲切接见,会后,毛主席特意宴请了陈渠珍并鼓励他继续建设湘西。

没多久,贺龙也单独去看望了陈渠珍,时隔多年再次相见,陈渠珍顿时老泪纵横,激动地拉着贺龙的手,直呼:“云卿,云卿。”贺龙说:

“我参加革命后,一路向前,从不回头,几次劝你出来,你就舍不得丢掉你手头的那些。”

陈渠珍笑了,表示自己当年就是没有贺龙身上的那种魄力和胆量,不愿踏出自己的“舒适圈”。

会后没多久,毛主席就收到了一份来自湖南省委的电报,其内容大意为:请求批准枪决陈渠珍,以绝后患。

原来,陈渠珍原部下龙云飞不顾人民政府的一再忠告,在湘西一带发动了暴动,湖南省委那边认为此事定与陈渠珍脱不了干系。

在镇反运动时,便主张将其除掉,为此,贺龙匆匆赶往中央,找到主席,为老上司求情。

在毛主席看来,陈渠珍虽为湘西匪首,但也确实为湘西人民做了不少实事,况且还举旗起义,和平解放了湘西。

因此,毛主席表示不能轻率地处理此事,应取慎重态度。不管过去怎样,现在陈渠珍是共产党的朋友。

结语

1952年2月8日,陈渠珍因病去世,终年71岁。

参考资料

“湘西王”陈渠珍三助贺龙. 湘潮(上半月)

民国湘西王陈渠珍的铁血柔情. 文史博览(理论)

湘西王”陈渠珍与贺龙的恩恩怨怨-胡剑.孙宝根

解密:毛泽东关注过的6个土匪. 解放军报

0 阅读:98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