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长久以来,不少人都认为,晚十一点前入睡就不算熬夜,只要卡在这个时间前睡着,就对健康无影响。而今,这份约定俗成的规律,被目前的研究打破了,晚十一点入睡并不健康。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这篇文章我们一次说个明白。

研究发现,晚十点后睡觉,更容易导致睡眠不足,引起诸多健康问题,比如肥胖、腰围过粗。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联合多家机构,将参与研究的十几万中老年人,按照不同时间段入睡习惯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十点之前入睡(8-10点之间),要比晚十点后睡觉,出现肥胖的风险降低20%。而这种晚睡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通过白天补觉抵消的。

此外,严重睡眠不足的群体(不足5小时),导致肥胖出现的概率也不低。
睡眠不足,大脑还会迫切让身体摄入更多高糖、高盐饮食,加重体重的负担。同时,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荟萃实验数据显示,每晚睡一个小时,体重指数(MBI)会增加0.35Kg/㎡,所以,睡得太晚容易发胖,可能哪怕在节食减肥也无用。
大部分熬夜的群体,第二天都要按时工作学习,这容易导致第二天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犯错,长久保持这种状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很大。
《免疫学杂志》上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熬一次夜,就会影响体内免疫系统中单核细胞的健康,从而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的风险提升。而炎症反应,又是诱发体内诸多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认知障碍等。

央视网此前也对大众介绍过,连续三天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七小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就会减半,出现炎症疾病的概率增加不少。
睡眠不足还会加速人的衰老,这一点在刚产下宝宝的宝妈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为了方便照顾幼小的婴儿,很多新手母亲都难以睡个囫囵觉,这种持续性睡眠不足,使这个群体要老了好几岁。
这是有实验数据支撑的,有研究者对初为人母的女性进行血液样本研究发现,她们的血液 DNA显示出的生理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大3-7岁。

大脑也会因长久的睡眠不足而老化,研究发现,频繁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记忆力减退、处理事情的速度变慢、执行能力减弱,用具体数据来衡量,大概比同龄人提前衰老 2.2 - 3.4年。
除此之外,甲状腺、肝脏、心脏等器官和组织,也会因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而发生病变,而这些损伤难以通过补觉补救。

补觉能缓解身体的疲劳感,但熬夜对身体特别是大脑,造成的某些异常变化已经发生,就算补觉了,也无法改变,此前有研究者对睡眠不足的实验者进行过研究,当他们在熬夜睡眠不足后进行睡眠修复,他们的反应灵敏度也难以回到熬夜前的状态,这点从经常从事夜班行业的工作者身上也能得到佐证。

所以,晚上非必要早点睡,别在折磨自己的身体了。
二、早睡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与熬夜晚睡相对的是每天早睡,晚睡对身体有害,而早睡会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处,这也是有不少研究结论证实的。

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第2天起床后心情烦躁,情绪难以控制,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心理健康也会受影响,熬夜会导致抑郁。而早睡则会使人精气神十足。
《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期刊》中对80多万人的睡眠时间与抑郁状态进行研究发现,早睡早起一小时,就会降低23%患重度抑郁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早睡早起,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就是指在当前的睡觉生物钟基础上,提前一小时即可。其实,当你习惯了当前的作息规律,提前一小时早起,就会发现能提前完成很多事,降低了应激性激素水平的释放,这种成就感也降低负面情绪,减少抑郁的发生。

熬夜容易诱发炎症反应,而早睡则恰恰相反,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炎症反应,预防癌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表示,睡眠不足,会引起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特别是那些长期睡眠不足六小时的群体,患癌症的概率提升41%。

睡觉期间其实就是机体自我修复,清除垃圾的时间段,长期睡眠不足,垃圾代谢慢,头脑自然清晰,而早睡增加睡眠时间,大脑内垃圾能及时清除,特别是能损伤记忆的蛋白没有过多沉积。第二天醒来后,头脑更清除,记忆力更佳。

对于爱美人士,早睡会使皮肤细胞更具有活力,衰老速度减慢,肌肤毛发更有光泽,更显年轻态,比熬大夜后化妆效果好太多。
早睡后心脏、眼睛、血液等也会因机体代谢正常而变得更健康,所以按时入睡者不容易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问题。
有些感冒发烧或身体出现莫名疼痛的朋友应该了解,早睡能缓解不适感,加快病程进展,修复部位。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早睡,能解决身体80%以上的问题。

这种毫无副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改变,为何不抓紧时间进行呢?当然了,睡觉不是到时间躺在床上就万事大吉了,下一步是该如何睡个好觉。
三、怎么睡觉能保证高睡眠质量?
现代人能做到晚十点躺下的不多,而躺下后还面临诸多问题,能不能马上睡觉,入睡后睡眠质量好不好,睡醒后精神状态如何……
以上这些如果都不达标,那很有可能,你每天都在经历无效睡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对外采访时曾介绍,无效睡眠时,入睡者多处于睡眠潜伏期和浅睡区,睡眠质量要低,睡着后总会惊醒,呈碎片化。

特别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控制睡眠的Hcrt神经元更容易被触发,兴奋性更强,晚间入睡后,很容易出现碎片化睡眠,这也为了老年人觉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无效睡眠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经常处于这种状态,身体会陷入代谢紊乱,各种炎症的发生大大提升,大脑损伤严重。
按时睡觉只是保证健康的一个方面,如何睡好,保证睡眠质量也同等重要。
今年1月份《睡眠医学》(Sleep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中,对存在睡眠质量受试者进行分组,发现进行抗阻运动的一组参与者,要比进行有氧运动一组,入睡时间更短,深度睡眠时间增加了二三十分钟,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研究者称这是由于抗阻运动,更容易使中枢神经放松,调节褪黑素的水平,缓解身心的紧张,使进行抗阻运动者更快进入睡觉状态。

而此前英国一医学也刊登了类似的研究,在睡前4小时做对抗运动,能明显延长睡觉时间。对于有入睡困难,容易出现无效睡眠的群体,可以在这一时间段,每天花三分钟进行深蹲、哑铃、臀桥等运动,长期坚持就能优化睡觉质量。

除此之外,睡觉时穿上袜子,能提高睡眠质量。《生理人类学期刊》上就有一篇相关研究证实,研究院将参与者分为两组,其中穿袜子睡觉的一组,入睡时间更快,睡眠时长更久,睡眠效率提高了7.6%。出现这种神奇的变化,是由于脚上穿袜子入睡,更容易维持入睡后下肢的体温,不会受外界质量影响,睡的更舒服。

但是很多人不习惯入睡后有脚部的束缚,那么退而求其次,可以在睡前一小时用40摄氏度温水泡脚,也能提高下肢的温度,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十分有利。要注意的一点是,泡脚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泡脚的水位没过脚踝十公分左右。
晚上想要睡得更香,还可以换盖厚被子。瑞典研究人员通过相关实验总结发现,盖厚被子或厚毯子,褪黑素的释放量更多(厚毯子比薄毯子多30%),更能维持夜间好的睡眠质量。

要想睡得好,睡前一定不能玩手机,对于当代人来说,晚上是难得的放松时光,劳累了一天,躺下后抱着手机玩一会,就能暂时忘却烦恼。但殊不知,这种放松是以牺牲夜间睡觉质量为前提的,有研究证实,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使人长久保持警觉,睡前只玩八分钟手机,大脑就能兴奋一个小时。因此要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先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放的远远的。

除了以上方法,要改善睡眠质量,晚上不要喝太多咖啡和酒,可以在睡前喝杯牛奶;卧室温度、亮度适宜,营造舒适的睡眠空间,不能有过高的噪音;睡前别做容易引起大脑兴奋的事,比如跑步、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午休睡眠时长不可太久等等,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改变不良作息,坚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每天能睡个好觉奠定基础。

当前的研究发现,最佳入睡时间是晚十点之前,超过这个点入睡都算熬夜。熬夜的危害不少,要想往后余生活的更轻松,就要尽早改变这项坏习惯。
参考文献1.《几点睡觉算是熬夜?研究发现:不是11点,也不是12点,很多人错了》健康时报2024.925
2.《最新研究揭秘:睡不够 6 小时,对身体居然有这么大伤害!》丁香医生2021.11.9
3.《一次熬夜就会影响免疫力?研究发现:一夜不睡,免疫在崩溃!》健康时报20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