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日,南海上空发生了撞机事件,我方飞行员王伟驾驶的歼-8战机在撞击中紧急迫降,落入海中后搜寻未果,因此被判定为死亡。
美方的电子情报侦察机在撞击后,迫降到我国海南陵水机场,后该侦察机被中国方面拆解并运回美国。
那么在这架被大卸八块的美国侦察机中,中国获得了些什么东西呢?
情报收获从美国方面的反应来看,中国方面获取的东西以情报居多。
在2013年曝光的棱镜门事件中,爱德华·斯诺登公布的众多文件里有一份名为《EP-3E相撞事件:加密损失评估和事故回顾》的文件。
根据文件判断,此次事件中美方获取的大量情报都被中方知晓。
这些情报包括美国这些年来侦察到的中国大陆雷达站、机场位置、气压、机场跑道等信息,甚至还包括解放军飞行员的人员简报、机场人员人际以及职务信息等内容。
中国台湾方面的海军信息、内部电子、人员方面的情报、通讯文件等。
此外还有朝鲜的一部分信息和俄罗斯海上浮标位置、通讯音频、部署在远东地区的地对空、地对地导弹含雷达参数、部署位置在内的信息,和军舰艇位置、海面、水下舰艇信号特征等一系列信息(从后面俄罗斯愿意在拆美国预警机的事情中掺一手来看,中国可能和俄罗斯分享了美军侦察到俄罗斯的信息)。
此外美军自己的情报还有电子情报信息表、电子情报操作手册、相关侦察机的活动图、以及内部的一些敏感战术术语文件和设备操作手册。
并且棱镜门事件中,曝光的美国当时泄露的情报内容还不是全部,毕竟棱镜门事件中泄密的只有爱德华·斯诺登一个人,他不可能拿到相关的全部文件。
而且美国方面也不是绝对知道自己泄密了哪些东西,它对于泄密了哪些东西,也是从我国方面人员上飞机后接触了些什么,飞机还回去后有哪些东西被动过以及少了些什么来判断的。
但无论如何,我国拿到的这些情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国知道自己哪些东西泄密了,像里面机场位置、跑道信息这些东西,如果在中美打起来后,会成为美国迅速打击中国空军力量的利器。
而其中飞行员简报、机场人员人际以及职务信息这方面的泄露更是可怕,意味着美国甚至能打入中国内部。所以我国拿到这些情报就能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泄密,以查缺补漏。
中美的不足不过在这次美国军机迫降事件中,不管是中方还是美方就有露出破绽,这对美方泄露一部分情报,和我国没有拿到更多情报造成了影响。
在美方军机被撞后,美方军机机长奥斯本认为迫降在水上的话幸存风险太大,所以选择了迫降中国的陵水机场。
在决定迫降中国机场后,美方人员就开始了在飞机上销毁资料和情报。但很显然没人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美方人员对于出现这类事件的预案不足。
比如电子设备美方人员只能以物理形式破坏,一些纸质文件美方只能用碎纸机打碎甚至是用手撕碎。
这些被以物理方式破坏的设备很容易就能恢复数据,所以后续中国拆解美国的电子情报侦察机时也有部分电子、情报方面的专家参与。后续美国电子情报侦察机回到美国后,美方检查很多设备后都认为设备已经泄密。
而我方人员在面对美军电子情报侦察机迫降时,也有预案不足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美国军机迫降时,我方没有第一时间将上面的美军控制起来。
据说美军军机迫降之后和我国机场人员僵持了起来,美方人员在已经迫降后仍旧在飞机上待了2个小时时间,让美方人员有机会进一步破坏上面的资料。
二是没有将美方人员分开控制。
这些美军机组乘员下飞机后就被关在一起了,甚至在刚降落的时候我方还允许这些人坐在一起吃饭。这就使得美方人员有充足的时间统一口径,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串通好了,使得我国失去了进一步从机组乘员口中得知更多消息的机会。
总结总而言之,中美在这次撞机事件中都因为没遇到过这种事显得手足无措,两边做事都挺粗糙。而除开情报上的问题外,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在这次事件中获得了美方电子情报侦察机的先进技术,这其实有很大的错误。
因为美方当时降落的这架EP-3电子情报侦察机并不先进,这玩意儿是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服役的,到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时,该型飞机已经有了30来年的服役跨度。
就连当时美方迫降到中国机场的那一架侦察机,如果不发生这次撞机的话,也会在半个月后进行一次升级。
所以中国方面其实对美国这架EP-3电子情报侦察机上的技术并不感兴趣,现在我国以预警机、侦察机为首的一系列军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只是中国从建国后到现代的不断发展,在技术和工业领域开始批量收获成果罢了。
比起所谓的军机技术,上面的情报显然更能吸引我国的注意。
也正是因为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我国和美国在之后的时间里都热衷于修改情报保护和修改通讯、加密系统。从整体上看,这次撞机事件对中美没啥技术上的影响,但却相当于我国获取了一座“情报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