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的重要战役,旨在进攻驻守福建金门岛的国民党军。
我国军队士气高昂,理论上应易取胜,然而实际战斗中,我方牺牲极为惨重。
金门战役后,前线总指挥遭降三级处分,且在1955年未能晋升将官军衔。
有人认为战场无不败之将,质疑此惩罚过重。然而,审视事件全程后便会发现,其中缘由远非表面那般简单。
金门战役中的总指挥身份及其在该战役中所起作用,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他究竟是谁,在战役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仍需深入探讨。
今日一同回顾1949年金门战役,探寻那位将军的传奇经历。
【金门战役失利】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势如破竹。第三野战军获令解放金门,前线总指挥萧锋即刻制定作战计划。
之后因迅速收复厦门而稍显骄傲,明知敌方将增援金门,第三野战军仍决定于五日后发起进攻计划。
本以为轻易可胜,结果却给予我军重大教训。
1949年10月24日,金门战役启动,我军9000余人分3个团,首波第一梯队乘民船向金门发起冲锋。
规划作战计划中,第一梯队进攻后,第二梯队应跟进以夺取金门,然而实际情况并未按此发展。
我方误判敌方人数,原以为仅有两万,实则敌军多达五万余人。
第一梯队登陆金门后,敌军炸毁了大部分民船,致第二梯队无法及时增援,计划因此受阻,难以继续推进。
我军在此战役中牺牲战士九千余名,此役也成为我军史上唯一一次完全失败的战斗。
战争必有胜负,但唯有汲取每次失败的教训,方能防止类似情况重演。
第十兵团在金门战役后的检讨会上,对作战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
金门战役失利,主要原因在于高级指挥员麻痹大意,忽视战前严禁轻敌的原则,这一疏忽最终酿成了严重后果。
面对数千战士牺牲,前线总指挥萧锋内心深受煎熬,无法释怀,遂主动向上级请求承担责任。
尽管多位将领为其辩解,认为战败非个人之过,萧锋仍坚守己见。
【萧锋被连降三级】
11月3日,萧锋作为前线总指挥向粟司令作了检讨,预期会遭受严厉批评,却意外收获了安慰。
粟司令认为勇往直前的士兵皆为好士兵,不应因战败归咎个人,否则谁愿再冲锋?因此,他选择鼓励萧锋。
但犯错必究,三天后,粟司令主动向中央承担责任,将金门战役的失败完全归咎于自己。
陈毅老总迅速回应:凡为彻底歼敌而英勇战斗者,即便部队受损,亦不可归咎于个人。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含两层意涵:一是之后不再对个人追责;二是将追究更多人的责任。
萧锋被处以调离28军的惩罚,此处罚对他影响深远,切勿轻视其严重性。
他当时已被连降三级,这对自幼胸怀大志的他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
萧锋1916年生于江西太和,自幼展现非凡锐气,与名相符。12岁时,他坚定决心,毅然加入红军队伍。
小萧锋不因年幼而畏苦,他从未知晓苦之滋味,咬牙坚持后,不仅度过难关,更从小队长晋升为旅长。
他后续参与了反“围剿”战争、长征、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并创新了“猫耳洞”与“飞行炸药包”两种战术。
这些仅在我们课本中呈现,而对萧锋而言,却是他历经数十载的真实人生。
若无严重问题,依据萧锋的上述成绩,他日后的晋升本应毫无忧虑。
有人或称萧锋参军非为升职,而是驱逐侵略者出中国。然而,这并不与升职相悖。
中国人都向往建功立业。金门战役后,萧锋虽不会降至最低职位,但晋升之路已基本断绝。
尽管众人对萧锋深感惋惜,但他本人并无此感。
他认为,身为军人,应对错误负责。虽已受罚,但对牺牲士兵而言,此惩罚微不足道。
萧锋为弥补金门战役遗憾,在后续战役中展现出更为勇猛的气势,全力以赴,力求不留遗憾。
【1955年错失将官军衔】
1950年,我军依据以往战役经验教训,精心策划战术策略,随后顺利解放海南岛等区域。
我国终迎无战之岁,此成果足可慰藉金门战役中捐躯的烈士们。
萧锋在1955年授勋大典上获大校军衔,此荣耀虽高,但众人普遍认为他未能获得少将军衔颇为遗憾。
萧锋基于过往战绩,本可获将官军衔,但最终被授予校官军衔。
众人当时推测,萧锋未获将官军衔,或许与金门战役的失利有关。
萧锋知晓那些流言,但对他来说,中国无战事已是难得幸福,军衔等身外之物,不必过分追求。
全国解放后,萧锋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及第一、三坦克学校校长,致力于装甲兵现代化建设,倾注全力。
为让后辈清晰了解历史,将日记内容整理成《长征日记》《十年百战亲历记》等书籍,这些作品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回顾金门登陆战》是影响最大之作,由此可窥,金门战役虽已过多年,却仍深深刻印在他脑海中,难以忘怀。
现实观之,萧锋所受惩罚难抵千人亡魂,然其以一生愧疚偿还。其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判。
【结语】
萧锋一生可概括为战斗史,自12岁起踏上征途,他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战斗。
多数人仅关注他金门战役的失败,但人皆有失,萧锋已为此付出了相应代价。
望朋友们明了,凡致力于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战士,均不应遭受诋毁与污蔑。
金门战役中牺牲的战士如此,萧锋亦然,他愿为祖国奉献终身,此类人士不应遭恶意诋毁。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各异,那么你会如何评价金门战役前线总指挥萧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萧锋指出,毛泽东高度重视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该观点载于《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17期,页码为47-48,共计2页。
起渡与登陆作战首日,摘自《金门战役纪事本末》,载于《人民公安》2016年第14期,页码58-63,共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