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川岛芳子的弟弟,也是解放军军区司令,退休后享地专级待遇

赋墨尘 2025-02-21 10:23:39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首长艾克途经北京,专程前往北京植物园探望其亲属,即末代帝王溥仪,亲人寥寥,此行意义非凡。

他的一句“叔叔”令挖萝卜的溥仪一愣,但溥仪对眼前人无印象。首长察觉溥仪的困惑,再次自我介绍。

我是金宪东,乃善耆家族中年龄最小的子嗣。

相较于金宪东,其姐更为知名。艾克之父善耆乃著名保皇派肃亲王,对清朝灭亡心有不甘。

为助朝廷复辟,他将数名子女相继送赴日本。艾克与胞姐因此抵达,胞姐后成为恶名昭彰的川岛芳子。

尽管命运安排,姐弟俩最终走上不同道路。究其原因,究竟是何因素导致了他们命运的分岔?

【东渡日本】

艾克,本名爱新觉罗·宪东,为肃王府幼子,因此历来备受宠爱。

七岁那年,艾克初知大清灭亡史,同时惊悉亲生姐姐于自己出生时已被过继给日本人川岛浪速,成为其养女。

同年,艾克双亲逝世,赫舍里福晋送艾克及其兄妹至日本川岛浪速处求学,此次东渡成为艾克早期思想觉醒的关键。

川岛浪速表面为八国联军翻译官,实为日本高层派遣的间谍,负责搜集清朝内部情报,因此,他与肃王之间并无任何情谊存在。

他曾对肃王等人伪装和蔼以获信任,面对无依小孩却原形毕露。这种两面性在艾克心中留下阴霾,使他坚决不信川岛浪速的谎言。

艾克等人与川岛芳子共受川岛浪速严苛武士道训练,训练不达标时,川岛浪速便以他们的血统为辱。

尽管你们出身显赫,却满身陋习,应勇于为事业献身,毫不退缩。

艾克对这种歪曲的军国主义思想总是嗤之以鼻,而已在日本七年的川岛芳子却对此深信不疑。

自记事起,川岛浪速持续向她传授“满人祖国”观念,并植入仇恨思想。

川岛芳子成年后,在政治、军事、情报领域表现优异,其思想与行为全面日本化,并产生了为日本帝国终身奉献的念头。

艾克虽在遵循军国主义教育,却始终保有独特见解,未完全受其束缚。

他承认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命运,但不认同日本天皇的侵略思想,认为其欺善怕恶、无限掠夺的观念令他深恶痛绝。

川岛芳子成年后遭养父川岛浪速侵犯,心灵受创。其兄长告诫她需保持隐忍,以应对这难以启齿的屈辱。

艾克欲报仇,川岛浪速恐遭反击,速寻由头遣其回国。归家后,艾克遭亲人唾弃,唯与十九哥相依为命。

【赤色思潮】

回国后,艾克两兄弟生活平淡却衣食无忧,他们坚持不懈,从未放弃学习和追求进步,时间悄然流逝。

1927年末,十九哥以佳绩考入日本名校,艾克用其日本名再度陪同留学。此行不仅延续了学业,也让徘徊中的艾克明确了人生目标。

兄弟俩此番摆脱川岛家族束缚,租住日本寻常民居,首次亲身接触并了解了日本的下层劳动人民。

兄弟二人虽常因一年辛劳仍难饱腹,却总在周末帮忙干杂活。这期间,艾克内心迷茫不已。

1929年,兄弟俩偶遇东京学生运动领袖加藤惟效,他信奉共产主义,推崇社会主义,与共产国际有关联。经观察,加藤认为兄弟俩皆心地善良。

在他的影响下,兄弟俩接触了许多红色书籍,仿佛为艾克打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他向往社会主义理想,坚信中国应走向共产主义,而非复辟没落王朝。

加藤惟效虽转变了艾克思想,却拒其加入日共的请求,劝其回国加入中共。他言中国已有红色根据地,共产主义之火已燃起。

艾克原定计划考入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国投身中共组织。然而,川岛浪速以复辟信念为由,迫使他转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

艾克因身份所限,无奈向川岛浪速妥协转学,但他坚守理想信念,在校期间始终隐藏真实想法,未曾透露。

毕业后,他入职日本军队,但一心只想回国找共产党。此时国内局势多变,怀有复辟念的兄长们频催他回国效力。

溥仪受日本人操纵成为伪满洲国皇帝,艾克初时犹豫不决,但终决定归国,并私下持续寻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途径。

因与溥仪叔侄关系,他留下为溥仪效力,担任禁卫团炮兵排长。同年,艾克舍弃爱新觉罗姓氏,更名为金宪东。

在伪满洲国时期,溥仪并未获得日本人的任何尊重。

此地事务皆由日本人主宰,七七事变后,溥仪仍须向日本示好。艾克对族人绝望,私下联络有良知者,筹谋兵变抗日。

在伪满洲国,他因身份被众人疏远,兄姐或为汉奸或为间谍,受日本人重用,令他沮丧。他私下屡寻共产组织,却始终未果。

此时,他得知亲姐川岛芳子的劣迹,深感命运无常,内心不禁涌起悲凉之情。

他们全家遭日本川岛浪速操控,极为荒谬可笑。其作为“川岛芳子”之弟的身份,更令他深感羞愧,无颜以对。

1940年,艾克在哈尔滨马迭尔饭店偶遇姐姐川岛芳子,尽管是同胞姐弟,两人却仅简单寒暄,无法深入交谈。

【复辟大清的女间谍】

与清醒的艾克相反,川岛芳子一生受川岛浪速控制。失贞后,她性情骤变,摒弃旧情,决心继承父亲肃亲王遗志,全身心投入“复辟大清”的事业。

1928年,日本关东军计划刺杀东北军阀张作霖,关键在于精准掌握其行程。为此,他们致力于获取张作霖的具体行程信息,以确保刺杀行动的成功率。

川岛芳子接受任务,利用格格身份会见张学良,刻意接近其副官,凭借自身条件轻易获取了张作霖的行程安排。

6月4日,张作霖于皇姑屯受重伤致死,此为川岛芳子初露锋芒,她一举将东北王置于死地,此举赢得日本人重视,为后续行动铺平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川岛芳子察觉“复辟大清”时机,赴上海拓展人脉。次年,日本军部派新任务,要求她在上海制造事端,为日军出兵创造条件。

川岛芳子为达目的,率日本僧人挑衅三友实业社并绑架爱国人士,为避嫌炸毁日本“出云号”,其举动为日本进攻上海提供了借口。

此次会战遇当地军队顽强抵抗,日军部召开会议分析原因,并重命川岛芳子窃取布防图。她迅速利用女性优势迷惑参谋王庚,成功获取布防图。

日本军方为推进“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示好溥仪,准其接回皇后婉容。川岛芳子扮时尚女郎访婉容,后策划“棺材运人”计,助婉容离津,此举赢得婉容好感。

她的成功加速了日本建立伪满洲国,3月8日溥仪登基时,川岛芳子自诩开国元勋,获个人军队及安国军总司令头衔,此时她志得意满,人生达顶峰。

命运不再眷顾川岛芳子,伪满洲国消亡,其安国军亦解散。重创之下,她欲再谋独立,却如螳臂当车,终显可笑可叹。

1947年10月15日,国民党河北省高级法院开始公审川岛芳子,尽管法庭反复论证,其国籍问题仍困扰着众人。

川岛芳子坚称自己是日本人,其养父川岛浪速将她的资料寄至法庭,揭露了她实为清朝末代格格的身份,令众人惊悉这位魔女曾是同胞。

川岛芳子在铁证前认罪,法庭判其“汉奸罪”。1948年3月25日处刑,她未留遗言,仅以日文信告别养父。

【走进抗日】

艾克在伪满洲国的日子异常艰难,与得意的川岛芳子截然不同。但他引起了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的注意,经多年考察,1944年春,组织决定吸纳艾克为成员。

1944年,为表诚意,我党派章晋作为艾克上线进行单独联络。艾克如游子归家般兴奋,而后更加隐秘自身,深化潜伏。

艾克凭身份优势,能无虞日方怀疑,探得更多情报,如日军物资储备、军火数量等关键信息,其提供的情报极大助力东北三省解放,并有效降低了抗日人员和机构损失。

抗战将尽,艾克身份渐明。闻日本天皇宣读停战诏书,艾克内心深感振奋,仿佛得到了升华。

中华民族头顶的乌云终散,中国人民的军队即将到来,遗憾的是,这份喜悦他无法与亲人共享。

1945年,沈阳迎来东北人民自治军,由曾克林领导。艾克名誉得复。9月18日,艾克向中央东北局汇报沈阳军火状况,并提取武器以装备新成立的军队。

东北地下组织推选能力卓越的艾克为沈阳卫戍司令部第二纵队副司令,艾克为摆脱过往改名,党组织批准其以新名开启新篇章。

1978年后,艾克坚持建设中国,随后于1981年获升副处级待遇,1988年党组织再次提升他的退休待遇至地专级。

结语:总结而言,本文核心思想明确,论述逻辑严密。所有论点均基于充分证据,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思考,期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有所贡献。

艾克乃勇士,出身封建大家庭,背负复辟大清重枷,却敢跳出审视中国与世界,以新解破流言,不似兄姐投身日本求虚妄“皇朝梦”。

回顾艾克的一生,见证无数先烈觉醒的历程。我们敬仰那些历经风雨仍坚守初心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史海钩沉2018-06期刊文,清澜探讨川岛芳子悲剧人生,细数其坎坷经历,保持中心思想不变,用词精准,条理清晰,全文未超65字限制。

《名人传记》2012年3月刊,邱尚周著,讲述爱新觉罗·宪东的一生,从贵族王子转变为红色特工的传奇经历。

0 阅读:119
赋墨尘

赋墨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