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建筑,一不小心就会被叫做“小布达拉宫”,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有这么一座侗寨,它不仅依山而建,还保存了4座鼓楼、4座风雨桥、4口古井,完整地保留了侗族的传统民居,而且这座侗寨的名字非常特别,叫做“芋头”,让人过目难忘。
芋头侗寨历史悠久,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建寨,明嘉靖三年(1524年),户增人旺,规模扩大形成村寨。明万历年间修驿道,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七个聚居群。
不要怀疑芋头侗寨有没有芋头,至少在村口的第一座鼓楼前,是有一片芋头地的,至于为什么叫做芋头,有说法是因为该处山峦形似一颗山芋头。
芋头侗寨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9公里处,前往芋头的公路平整,其实芋头侗寨早已不是鲜为人知的侗寨了,而是通道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芋头村不仅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还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时“芋头侗寨古建筑群”还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可别小看这座偏远的村落,至少顶着4个国字号头衔。
芋头侗寨现存四座风雨桥,村口这座芋头廻龙桥不仅横跨小溪,也是进入芋头古侗寨的标志。
芋头侗寨门票40元,现在搞了个停车场,离古侗寨大概有800米,乘坐电瓶车又要10元,不坐的话可以走路,不过最好还是早上8点前进去,趁着工作人员没上班,车子可以直接开进去。
侗族建筑有三宝:寨门、鼓楼、风雨桥,寨门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进入寨门,就代表进入了侗寨。
芋头有条红军路,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通道召开了一次会议,决定放弃北上湘西,而是西进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这就是“通道转兵”,而芋头侗寨的这条古驿道,就是红军当年西进贵州的路线之一。
石板路沿着小溪,两座古老的风雨桥横跨溪流,一座叫做塘坪桥,一座叫做塘头桥,都用杉木建造,榫卯连接,古色古香,极具侗族特色。
桥上的历史印迹清晰可见,行走在桥上,时光仿佛停滞。
步入村中,一片荷塘映衬着第一座鼓楼,这座鼓楼叫做太和鼓楼,鼓楼不仅是侗寨的标志,也是侗寨的公共场所,村民们闲聊议事的中心。
这是鼓楼的内部,标配是中间有个火塘,以前村民们就是在鼓楼中闲聊娱乐,议事论事,而如今的鼓楼标配还有一台电视,大家聚在一起看电视。
芋头侗寨中至少有4口明清古井,侗寨的井可能和大家印象中的井不太一样,由于山水丰富,所以这里的井大多都是一个蓄山水的池子,不用深深往下挖。
芋头有两个观景台,分别是东南观景台和西南观景台,嘉庆古井上山便是东南观景台,在这里可以看全芋头侗寨的山势和布局,至于那座像棵山芋头的山峦,我还真看不出来。
东南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村寨,村中中心位置的芦笙鼓楼高高耸立,这也是芋头侗寨最高大最精美的一座鼓楼。
芦笙鼓楼位于寨子中心,九重翘檐,塑有龙凤花鸟图案,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牌匾上还有两个吹芦笙的人物形象,内部同样是纯木结构,不施一钉一铆,上百年风吹雨打依然牢固如初。
芦笙鼓楼旁边还有另外一座风雨桥塘尾桥,以前进入芋头侗寨,要沿着石板路走过四座风雨桥,而如今塘尾桥的交通功能已经弱化,成了村委所在地,走过路过不认真看,还发现不了这也是一座风雨桥。
继续往里走沿着古驿道前行,芋头这条古驿道,不仅1934年红军走过,1861年石达开的大军也曾走过,据说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也曾走过这里。
古驿道旁的崖上鼓楼是芋头侗寨中最奇特的一座,建于清乾隆42年(公元1777年),这座鼓楼一半搭在崖上一半搭在崖下,16根长短不一的木柱平等受力,最长的一根有9.1米长。
崖上鼓楼内的“猴子顶瓜”形象,据说还是鼓楼中的孤例,“瓜”在侗语中有硬朗的意思,这个雕塑意思是猴子也来出一份力,让鼓楼更加牢固。
离崖上鼓楼不远,还有一座同样建于清乾隆42年(公元1777年)的龙脉鼓楼,是村中龙姓宗氏的鼓楼。
石板路上的小门楼很有意思,芋头侗寨曾有6座这样的龙门,如今只保存下来这一座,芋头侗寨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布着7个聚居片区,龙门就是片区的寨门。而在以前,土匪进入寨子打劫时,看到龙门上挂着青草结,打劫也会格外小心,因为青草结代表着村里有妇女待产或老人病重,如果土匪看到谁家门口也挂着青草结,就不会进入打劫,看来盗亦有道。
龙门下有口乾隆古井,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井水至今甘冽可口,可以直接饮用。据说村中长寿老人多,也和井水优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芋头是座山清水秀、古色古香、保存完整的侗寨,堪称湘西南侗寨的代表之一。
说起侗族,大家可能首先想到贵州,很难想到湖南,毕竟大家印象中的湖南是长沙、湘菜、臭豆腐,其实湖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不夜的网红城市长沙,有毛泽东的家乡韶山,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自治县,而除在湘桂两省交界的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更是藏着一条长达百里侗族文化长廊,保留着最精彩的侗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