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下利病第十七之3

潘凤评健康 2023-08-30 18:34:03

3.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引食”,徐氏、尤氏本作“引饮”。“脉弦者”以下,“脉经”为别条。

尤氏云: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阴气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

渊雷案:

此条胃中虚冷故也以上,亦见《伤寒论·太阳中篇》,已详《伤寒论今释》。

此示脉数胃虚呕吐之故,仍是泛论呕吐。“脉弦者”以下,乃专论胃反。《脉经》作别条为是。

胃反之名,《素》、《灵》、《难经》俱未见,始见于《本经》。后世亦称反胃,其主证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质言之,即食不消化,经久仍吐出也。此病十九是幽门疾患。幽门之痉挛、狭窄、癌肿皆能使胃反呕吐,亦有胃癌症包括其中。幽门之狭窄、癌肿及胃癌皆不易治愈,故胃反为难治之病。

《金匮》以胃虚为胃反之原因,故唐宋治方,多用姜、桂、丁香、豆蔻、荜茇、蜀椒等温通和补之品。而张氏《儒门事亲》力斥其非,谓当导下。要之,随证施治,不可拘定法。大抵始起正气充实者,急用攻下,尚可挽救。及病久虚羸,则体不任攻,而温补诸方,亦归无效矣。

《巢源•胃反候》云:营卫倶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往寒热,甚者食已即吐。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即吐,名为胃反。

渊雷案:

幽门狭窄或闭塞者,饮食之物停积于胃而不得下,往往引起胃扩张,故曰停水积饮在胃脘,心下牢大如杯也。胃扩张则蠕动衰弱,故曰脾不磨宿谷不化也。若食已即吐,当是胃硬化或食道疾患。

《圣惠方》论云:夫反胃者,为食物呕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则有因饮酒过伤所致,则有因忧悒怏蓄怒,肠结胃翻所致,则有宿滞痼癖,积聚冷痰,久不全除,致成兹疾。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细体认也。

渊雷案:

胃口翻乃无稽之谈,不过形容其遇食辄吐,有如翻转耳。肠结则诚有之,即西医所谓肠梗阻。细析之,则有绞窄,有套叠,有扭结及纠搭,有狭窄及瘤。此病虽亦呕吐不受食,而患部之剧痛,为通常胃反所无。

0 阅读:2

潘凤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