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志愿军用240发子弹击毙71个敌人,军长皮定均:我不信

奇葩历史观点 2025-02-19 09:24:51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虽然比较抗日战争时期强大了不少,但在美军面前仍然处于落后,美军也知晓这一点。因此,仗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美军完全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每到一个节日就在阵地上吃吃喝喝,还会摇头晃脑地做体操。

一次,皮定均在上甘岭阵地上视察时发现了美军的猖狂,他非常气愤,立刻说道:“我们必须给他们一点教训!”

但皮定均的意思并不是让志愿军硬拼,而是展开了一场“冷枪冷炮”活动,打击美军的嚣张气焰。而所谓的“冷枪冷炮”,其实就是狙击活动的俗称,由狙击手以在单枪或单炮,对敌守备力量目标进行射杀。

命令下达后,许多志愿军战士都开始磨炼自己的枪法,其中有一人尤为刻苦,他的名字叫张桃芳。

张桃芳出生在江苏兴化一个小村庄里,从小最喜欢的就是和小伙伴一起下水田捕鱼、用弹弓打鸟,同伴们总是惊讶于他的眼尖、手神、动作准。

童年伙伴金年老人回忆说:“和桃芳一起出去捕鱼打鸟,他总是瞄准要害,很准地打到鸟头或者眼睛。叉鱼多是在鱼潜伏的时候叉到头部,最难捉的甲鱼,他会在甲鱼到水面换气时,不偏不倚刺中甲鱼壳。”

因为有着童年时期的精准度,张桃芳对自己的枪法很自信,但他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射击考核他就吃了三个“烧饼”,三次射击都脱靶了。

这次失败的考核让张桃芳的自信心受到了强烈打击,但他心里很不服输,即便自己因此被分配到了炊事班,他还是发誓一定要练好枪法。从那以后,战友们就发现张桃芳经常独自端着枪发愣。

其实,张桃芳是在练习瞄准,因子弹有限,他只好一直盯着参照物,有时是山上的石头,有时是远处的大树。到了晚上,他就借着月亮和星星那点微弱的光练习。为了增强臂力,张桃芳还会在手臂上绑上沙袋,所谓沙袋其实是用枕头罩装的土块。

一段时间后,张桃芳参加了狙击班,正式进入实战。但实战和练习有着活物和死物的不同,第一次上战场,张桃芳的12发子弹仍旧打空了。

这无疑又是一次打击,但张桃芳没有自暴自弃,他开始反思自己,直到有经验的老兵告诉他,打活物时需要计算提前量,他这才知道自己看似瞄准了,但等子弹飞到预计地点时,目标早已转移。

想通这一点,张桃芳又充满了信心。然而,世事难料,在第二次战斗时,他又忘了计算提前量,子弹打出去后目标没有被打中,却打中了目标后方的敌人。

多年后,张桃芳打趣道:“不管怎样,我也‘开荤’了,哪个高兴劲儿到现在我都没忘。”

经过两次失误,张桃芳终于深深记住了提前量这个关键条件,从此之后,他越打越顺手,有一天用9发子弹报销了7个美国佬。他将这次的战功写信告诉了家人,妻子后来告诉他,那天就连县长都去家里慰问了。

没过多久,张桃芳就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在军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张桃芳万万没有想到,他傲人的战绩很快就传到了军长皮定均的耳朵里,但皮定均对他的能力却是半信半疑的。尤其是皮定均得知他第一次打靶得了三个“烧饼”之后,就更加怀疑了。

为了调查传言是真是假,皮定均叫来了作战参谋,指着地上一双崭新的皮暖靴道:“我不信这个张桃芳有传说的那么神,你带上这双鞋,要亲眼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就把这双鞋送他,要是假的,所有人都要受处分!”

于是,作战参谋奉命来到了张桃芳所在的214团。

对此张桃芳毫不知情,只记得有一天下午,阵地上来了个参谋对他说:“张同志,我来看你打枪。”那时,有许多战士都来找他传授经验,张桃芳也没有多想。

在击毙好几个敌人后,作战参谋高兴不已,对张桃芳说出了实情。得知是军长派人来看他打枪的,张桃芳既激动又紧张,他问作战参谋为何不早早说明来意,作战参谋说:“我怕说出军长来吓着你。”

张桃芳没想到,自己的表现获得了皮定均的认可,还亲眼见到了军长。

在亲眼见识了张桃芳的本事后,作战参谋就将自己所看到的情况报告了皮定均。几天后,皮定均亲自来到阵地前沿,想要亲自看张桃芳狙击敌人,但部队有规定,高级指挥员是不能上战场的,皮定均只好把张桃芳叫到身边,设置关卡考验他。

第一次见这个大的官,张桃芳内心紧张不已,皮定均问他能不能打中天上飞得,他连头都没敢抬,小声说:“碰碰看吧。”

皮定均用手指了指正在飞过的一只鸟说:“就打它。”刚说完,张桃芳就立刻举枪,一枪打中了那只鸟,顺手还打中了不远处受惊的刺猬。

皮定均很满意,又用一段铁丝围成一个圈,把一张白纸放在中间,让张桃芳瞄准。张桃芳使劲压抑住内心紧张的情绪,正中白纸中心。

皮定均大喜,这下彻底相信了有关张桃芳的传说,他兴致勃勃地对身边干部说:“这小子打得不错。”之后,皮定均亲自将皮暖靴送在了张桃芳手上,作为奖励。

战争艰苦,张桃芳舍不得穿皮靴,把它当作了击毙敌人弹壳的盛器。每击毙一个敌人,张桃芳就将弹壳放进去,当再次见到皮定均时,他已经积攒了211个弹壳。

皮定均看着满满两个靴子的弹壳,问张桃芳击毙了多少敌人。张桃芳如实回答,皮定均却摇摇头说:“不够,再去战场上给我打三个来。”

张桃芳不解,就听皮定均反问:“你们团的番号是什么?”张桃芳恍然大悟。

很快,张桃芳又击毙了三个敌人,打够了214个。可从这之后,上级就不再派遣他执行狙击任务了,后来才得知,敌人已经将他列为了刺杀对象,不给他派任务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1954年,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张桃芳被抽调到了空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直至退休。

晚年的张桃芳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再打一次枪。有一次,当地有关部门准备满足他的心愿,张桃芳高兴不已,但到最后,事情也没有组织成功,对此张桃芳颇为遗憾。

至今,张桃芳的事迹仍旧广为流传,甚至还以他为原型拍摄了影片《狙击手》。

0 阅读:11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