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沟通力强的人,说话的顺序是这样的:1、先问诊2、后设身3、再双赢4、最后留余地。

一阶半职 2024-12-21 15:48:52

有个读者说他在单位工作多年,平时工作能力不错,就是不太会说话,经常被领导说沟通有问题。

他问我,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沟通?

这个问题也有意思,聊一个基本的通用法。

因为在单位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沟通不是简单的把话说清楚就完事了。

你要知道,单位里的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在说话。

领导在乎的是政绩,同事在乎的是待遇,基层在乎的是工作量。

所以你看那些会说话的人,他们说话的时候都遵循一个潜规则。

什么规则?

先问诊,后开方。

具体来说,你第一句话一定是在确认对方的利益诉求。

就像医生看病,不会一上来就给你开药方,而是先问你哪里不舒服。

那些擅长沟通的人,他们说话的第一句往往是:"领导,您觉得这个项目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老张,你觉得这个方案执行起来会有什么困难?"

这种逻辑。

为什么要这么问?因为你要先摸清楚对方的底牌。

如下棋一样,你要先看清对方布了什么局,你才能知道该怎么走下一步。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拍马屁吗?不是的。

高明的沟通,是让对方感觉到你在认真思考他的问题。

这两个人下棋,你认真琢磨对方的布局,这本身就是一种尊重。

说完第一句,接下来就是第二个关键点:设身处地。

你要用对方的视角去看问题。

比如领导担心项目完不成,那你就要从项目推进的角度说话;同事担心加班太多,你就要从工作效率的角度说话。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了半天,对方就是不买账。

因为你在说你的诉求,而不是在说对方的诉求。

我比如一个单位的中层小领导,每次开会前,他都会先想想在座的每个人最关心什么。

财务科的关心预算,人事科的关心编制,基层的关心工作量。

然后他说话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地说:"这个方案在预算上是可控的,在人员调配上也有弹性,而且不会增加基层太多负担。"

他一句话就把三个部门的关切都照顾到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最后自己的诉求怎么办?

这就到了第三个关键点:双赢思维。

你要让对方觉得,帮你就是在帮自己。

这需要你在表达时找到利益的共同点。

比如你想申请一个新项目,你就可以说:"领导,这个项目如果做成了,不仅能解决我们科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为您分忧解难。"

注意,这里的重点是"为您分忧解难",而不是"解决我们科室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把这个顺序搞反了。

他们总是先说自己的难处,后说对方的好处。这在单位是大忌。

因为单位最讲究的就是层级观念。

你的难处再大,也得先考虑上级的感受。

这不是拍马屁,这是基本的职场现实。

最后说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细节:终结语要留有余地。

那些沟通,说完正事后往往会加一句:"领导,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还需要调整吗?"

这句话看似是客套,实际上是给对方台阶。

让对方感觉自己才是最终的决策者,而你只是在提供建议。

古代臣子上谏,说完话前加一句:"臣愚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都是世故。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吗?在单位,沟通的顺序是:先问诊、后设身、再双赢、最后留余地。

这不是技巧,这是对人性的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被重视。

你按照这个顺序说话,不是在玩套路,而是在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0 阅读:0

一阶半职

简介:洞察体制内职场,关于领域内容,个人事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