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赋有一定“神奇”色彩的,而其神奇之处除了体现于医家独有的看诊方式外,在药材以及方剂上,也都有所体现,有些看起来极为普通的药材,竟也能在医家的巧妙搭配下,形成治疗病症的传世名方,而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与中药药性、归经、功效等,都密切相关的。
当然,除了这些外,方剂的用量也很重要,甚至还有人称:“中医的不传之秘就在于量”,有时候,即便所用是同一味中药,但用量不一样,最终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而若是不慎将用量用错,超过了正常使用范围,那么或许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就以黄芪这味药材为例,它作为中医医家的常用之物,具有很好地补气作用,素有“补气之长”之称,但是从经方的角度来看,张仲景收录于《伤寒论》中的方子几乎都没有用到黄芪,在《金匮要略》里也不多,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它虽补气,却很容易散掉,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才,因此,更多时候,会被用于慢性病症的治疗或改善。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使用黄芪时有三类剂量,最大用量即体现于“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知道这一方剂的人其实并不多,这个方剂属于解表方,具有扶正解表的作用,其中,黄芪的用量有五两,可用于治疗出汗、黄汗等病症,原文中是这样说的:“色正黄如柏汁”,而汗出越多,黄芪的用量就会越大,而且,大量使用黄芪还能达到利水的效果,能够改善下肢以及全身的浮肿。
当然,后世也有不少医家都曾选用黄芪来治疗水肿病症,但在剂量选择上都很大,比如,在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医案,有一名患者出现了全身性浮肿,病情很危重,于是,医家就用了大量黄芪,煮粥喂服,之后,患者的小便次数明显增多,自身肿胀也得以消除,人也变得愈发清醒。
这些经验也为后世的很多医家提供了依据,因此,在针对水肿病症进行治疗时,可选用的利水祛湿药材不再仅仅只是茯苓、白术、泽泻,大量使用黄芪,也同样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存在脏腑虚弱的问题,而黄芪药性平缓,不仅补气,同时还能将水湿祛除,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量黄芪不仅可以改善水湿病症,在调理中风病症方面,也同样具有一定能力,而对此最具有代表的方子,就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收录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此方剂可以说是治疗中风病症的“圣方”,而其中就用到黄芪这味中药材,在用量上高达四两,当然,医家往往也会根据患者中风程度的不同,而酌量加减用量。
除了大剂量使用外,张仲景也常采取中等用量,黄芪中等用量则具有治疗血痹的效果,张仲景收录于《金匮要略》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其中的黄芪用量为三两,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效果,常用于治疗血痹、肌肤麻木不仁等病症,可以说是治疗血痹的一张专方。
这个方剂的关键在于“血痹”,简单来说,就是血脉受阻,不仅会有肌肤麻木不仁表现,同时,患者还会伴有瘙痒、酸胀,甚至还会感觉疼痛、灼热等不适,对此,都可以使用这一方剂来加以治疗。
张仲景对黄芪的少剂量使用,只有一两半,代表方剂就是黄芪建中汤,用于虚劳里急病症的改善,这个方剂的组成很简单,仅仅用到了五味中药材,分别是黄芪、白芍、桂枝、生姜还有大枣,但在煎煮时,还会加入饴糖,方剂里黄芪的用量是桂枝的一半,药量非常小,主要起着补脾益气的效果。
由此可见,中医的不传之秘虽在于用量,但并不是说其用量不能告知,而是每个人的症状不一,症状表现也会存在不同,所以,医家用药时就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30克以上降血压。
😊
说不传之秘在于量。結果自己写下上千亿个药量都不知道药量如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