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对了!我对了!我对了!”一个可爱的男孩蹦着跳着跑到我面前对我说。两个月来,他那欣喜的表情一直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天,做了一张测试,其中有一道题:小朋友们排队,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3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许多孩子写了“9”,冲冲写对了,想想他当时的样子,多天真、多开心、多自信,我就那么幸福地看着他,从心底为他高兴,那一刻我和他一样开心! 冲冲是一年级新生,开学报到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最后来的,他到学校时已经是晚上下自习了,孩子们都到宿舍休息了,他的到来一下子打破了宁静,他歇嘶底里的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不停的重复着这句话,我看在眼里,心却有点疼……
第一次离开妈妈的孩子,让谁看了都心疼。我哄他,可他对于我这个陌生的老师压根不理睬,我只能耐心的继续着!也许是哭累了,也许是觉得我不可能把他送到妈妈身边,他渐渐睡着了,可眼角却挂着想念妈妈的泪水……
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孩子的表现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在学习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经常玩铅笔或抠手指,不高兴时干脆趴在课桌上,从来不会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根本不做;每次考试结束总是叫嚷自己能得100分,可老师改下来经常发现整面没做,他的回答是“没看见”;方位感很差,常把笔画顺序颠倒着写,如把“9”写成“6”,把“3”写成“8”。
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特别差,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东西;不会整理课本和书包,抽屉里杂乱无章,做事无条理;鞋子经常左右脚穿倒,帮他换过来,一不注意,自己又倒回去了;不会叠被子,自己的物品不会整理,连最简单的牙刷牙杯都摆不齐。我替他着急。帮他、哄他、教他、鼓励他陪他玩,这些没有多大起色,但我依然期待着他的进步,我等待着……
由于自理能力差,学习上又难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我们学校每周都会有“优秀小组”的评比,所以,班级内每一小组都不欢迎冲冲的加入。有一次,一位同学甚至说“陈冲冲是个大笨蛋!我们组不要他!”他听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想:冲冲是个有自尊心的孩子,此时,他收到的伤害一定很大!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说服教育。此后,班级同学渐渐接纳了冲冲,我把冲冲和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让他们成为冲冲的爱心小助手。如:帮他削削铅笔、整理抽屉等等。在学习上帮助他、生活上关心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大家一起分享到在校生活的乐趣。
冲冲写字有困难,我常常手把手的教他,有时给他写上几个范字,让他照样子写。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冲冲把“2”写得很漂亮,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高举他的本子对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你们看,冲冲的字写的多漂亮啊!”全班学生“哗哗哗”地鼓起掌来,我发现冲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又不失时机地说:“冲冲还能写的更好,他肯定会把最漂亮的字给我们看,你们说对吗?”小朋友们随声应和着。接着,我见冲冲憋足了劲,继续在本子上一笔一画的写着,他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我从来没看见冲冲这么认真过。果然,冲冲的这次作业是他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我给他打了个“优”,还奖给他一颗“小星星”。
心理学认为:学生积极地学习过程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的。为了让冲冲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拥有信心。我在批改作业时,常常予以照顾,稍有进步就给他“优”,并当众夸奖他。后来,每次发作业本时,冲冲总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希望自己的作业本早发到,我知道他是想看那个“优”。
经过种种努力,冲冲变了,爱动脑筋了,爱回答问题、爱问我问题了;抽屉里也渐渐变得整齐;在宿舍,也能自己学习叠被子了。他的转变让我更加坚信“爱心”+“耐心”是教育的真谛!
回想一学期我对他的坚持,没有因为他是班级最差的学生而轻视他;没有因为他的自立能力差而放弃他。课后的大多时间和他玩耍,给他自信。我一直认为孩子在学校要快乐,即便他学习不好,也应该生活得快乐。快乐是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我喜欢我的学生,喜欢自己是一个小学老师! 但愿每个孩子开心而灿烂 的笑脸成为我永久的收藏!
孩子们,请记住能接受得起失败的考验,那比冠军还要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