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行人及保荐机构撤回上市/保荐申请,2024年3月13日,深交所公告了关于终止对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控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浙江控阀IPO申报于2022年6月29日获深交所受理,答复两轮审核问询后于2022年12月30日上会获通过。但过会逾一年,公司一直未进入提交注册环节,最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从深交所发布的审核问询函及审议会议现场问询内容来看,浙江控阀的创业板定位、应收账款等问题被重点关注。此外,在IPO审核持续收紧的当下,公司利润规模相对较低且大额分红舆情关注度较高,或也是导致公司本次撤回IPO的原因。
连续多轮被问询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被要求用“平实客观的语言”描述核心技术竞争力
根据申报材料,浙江控阀专业从事工业控制阀与核电控制阀的研究、设计、生产与销售,具体包括调节阀、开关阀等 80 余个系列,7,000 余个规格的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石化及化工、生物医药、核电、空分、机械等领域。
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8%、4.73%、4.97%、4.40%,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汉鼎咨询课题组此前梳理的各板块审核问询要点来看,创业板对申报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先进性保持高度关注,发行人通常需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公司市场地位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于存在合作研发的企业,监管多会问询相关研发技术在发行人业务中的具体作用及对应收入情况,是否属于核心技术。此外,监管也多会就企业持续研发能力展开问询。
关于业务技术方面,浙江控阀称已经具备了部分关键核电控制阀的设计及生产能力,部分核电调节阀产品性能已达到国外一线品牌水准,实现了进口替代及境外应用。但公司部分合作研发协议约定发行人销售该产品需向合作方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此外,发行人在业务与技术章节未将部分关键业务数据及指标与可比公司进行比较。
对此,深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2020)年修订》第五十条,披露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业务数据、指标方面的比较情况;并要求公司说明认定具备关键核电控制阀的设计及生产能力、实现“进口替代”的依据;合作研发技术在发行人业务中的具体作用及对应收入情况,是否属于核心技术;结合专利技术情况、技术先进性及可替代水平、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等,进一步分析说明创新性与成长性的具体体现,是否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的创业板定位的相关要求。
根据问询回复内容,浙江控阀表示其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控制阀的选型设计上,目前有核级控制阀汽蚀、噪音与流场控制技术、多级减压技术、阀门高温高压运行热工况检测技术以及核级控制阀精密铸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对此,深交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要求公司使用平实客观的语言进一步说明在控制阀的选型设计核心竞争力、在核级控制阀汽蚀、噪音与流场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避免夸大或误导性陈述。补充相关技术是否为行业通用技术、目前技术和专利是否存在合作研发形成的成果且属于核心技术或生产经营必须的资产。结合上述内容,进一步说明发行人的核心竞争力,发行人的创新相关情况,发行人是否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委员会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相关创新点进行鉴定的背景,相关单位出具的鉴定是否专门为本次申报而准备,相关鉴定结论的客观性、权威性、独立性、时效性。
且深交所在上会前发出的审议意见函中对浙江控阀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再次展开追问,要求公司结合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迭代趋势与周期、衡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等,进一步说明公司多项技术先进性及持续研发能力的具体体现,并结合上述内容,进一步说明发行人在未来保持市场份额、持续经营能力及成长性方面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发行人是否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应收账款余额逐年上升,监管高度关注相关风险
2019年至2022年1-6月,浙江控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9元、2.16亿元、2.89亿元和1.5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0.41亿元、0.54亿元和0.32亿元,公司业绩呈持续上升趋势。
对于公司营收增速,深交所曾要求其说明“是否采取了特别措施或者市场存在短期利好因素”,“若不存在上述措施或利好因素,请说明未来年度公司收入能否保持2021年约30%的增速水平”。
此外,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较快的同时,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也持续增加。2019年至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9,858.72万元、12,105.07 万元、13,768.49万元和15,726.7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7.10%、55.94%、47.68%,占比较高。2022上半年浙江控阀应收账款余额甚至已超过营业收入。
对上述情形,市场关注公司是否存在通过放款信用期以刺激销售及提升业绩,以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况。浙江控阀表示“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占比增大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使得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有所增长。根据客户的业务规模、资金规模、付款情况及与客户的历史合作情况,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期,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与公司的信用政策相符,不存在刺激销售的情形。”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浙江控阀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3,804.87万元、2,464.12万元、5,687.67万元和3,916.68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9.54%、10.15%、15.41%和10.94%。如公司不能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或者下游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应收票据无法背书、贴现或承兑等情形,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进而影响到其稳定经营。且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较低,中介机构对浙江控阀应收账款函证未回函的比例以及回函不符的比例较高。
因此深交所对公司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高度关注,要求浙江控阀补充说明关于2022年6月末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是否符合预期,公司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并在审议会议现场要求公司说明相关情形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关收入确认时点的准确性、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除上述问题外,深交所还对公司供应商入股的必要性及商业合理性、与供应商金发金属及其关联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其他利益安排等问题重点关注。
此外,IPO市场收紧的情况下,浙江控阀报告期内50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规模或稍显不足。另外公司曾于2020年和2021年持续大额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5亿元及3300万元。其中2020年分红金额是当年净利润的3.65倍,该情形也引起了较大的市场舆情。而在舆情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此前曾有福华化学因高分红比例选择撤回IPO,或许也拉开了存在相关情形的企业上市难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