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在颐年:老了男女能不能住一个房间

木兰良朝集 2025-03-13 08:42:35

我和宇姐相约一起去颐年看 望老爹老妈。宇姐是北宫婴 儿,极尽孝道,正有一个闹 心 事儿,我也想帮帮她。

宇姐妈妈不是当选最计计老太太了么?这几天计计的焦点在房间太热,想调个凉快点儿的房间。东北这嘎哒,冬天都是地暖,中午有阳光时,室温近三十度。宇姐陪着她去我父亲的房间串门,发现那个房间把冷山,温度适宜,更舒服。

另外,最计计老太太还说,室友老何太太人好,但不爱唠嗑。她想找个能唠嗑的,相中了王姨。

王姨一直是整个楼层相对年轻的,头脑也是相对最灵活的。她和王主持一个房间。最计计老太太听说王姨嫌王主持尿多味儿大,不爱和她一个房间。

别看最计计老太太九十岁了,精着呢。

正值午餐时间,宇姐一到了就忙着给大家分我们带来的肉丸子,还不忘第一时间和她同学阿晓打招呼。

在五楼大厅吃饭的人从来没这么多过,十五位老人坐得满满当当。郁达夫在《迟桂花》里说:“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愿得我们都是迟桂花。”你看,这些老人都是迟桂花,赶上了好时候,不然哪里去找条件这么好的公建私营养老院去?

两个新来的老头是亲家,都穿着得体地坐在轮椅上。但两个人彼此像不大认识似的,头不抬眼不睁,其中一个还戴着助听器。

王主持对红裤子大妈说:你坐的是我的位置。

红裤子大妈说:哪写着是你的位置啦?

王主持说:我平时都坐你坐的位置的。

护理主任春艳见了,火速过去给她们调座,和班主任给一个班级学生分座位简直一模一样。

父亲一边吃羊肉一边问我:你这大姐我以前咋不认识呢?

我说:我们认识时间不长。心里却想,以前我和宇姐终日啸聚笙歌,哪有机会让你认识啊。

父亲又开始扒地瓜皮,说:她是这个医院的吧,那工资能不少开。

得,父亲又把颐年当成医院了。他要是把颐年当成王宫,估计还得封我为公主呢。

宇姐在那边照料老妈,我在这边照料父亲。谢老师的女儿见母亲的盘子里多了丸子,礼貌地说谢谢。这个女儿一头灰发,和母亲一样气质高雅。

父亲斜对面的阿晓,把饭菜都吃光了,费力地把餐盘往起端。木桌上铺了水晶板,把餐盘牢牢粘住。好半天她才终于把餐盘端起来,颤颤巍巍端到嘴边,原来她是要把里面的菜汤喝掉。

坐父亲左手边的王姨吃得特别少,我说:王姨,吃这么少不行,得把伙食费吃回来呀,不然就吃亏了。

王姨说:吃那么多,会变成大胖子!

话虽这么说,她听了我说的伙食费,马上拿起勺子去舀盘子里的炖白菜。

吃完饭,王宇就去找护理主任春艳协调房间的事。

答复是,王姨和王主持是一个护理等级的,最计计老太太和老何太太是一个护理等级的,所以才这样安排房间。调换室友不仅需要本人同意,还需要家崽同意。那就涉及另外三家的家崽,得挨家问。

最计计老太太听了,知道存在一定难度,但她脑筋转得快,马上又想出了一个新主意——她和老何太太一起去住我父亲的房间,让我父亲调换过来。

我说:哎呀,宇姐,这论起来咱俩别差辈儿呀,你要是我姑奶可就不妙了。

宇姐听了,干脆捂着脸笑,笑得更花枝乱颤,彻底直不起腰了。

最计计老太太又问我:老郭家人丁旺,是大户人家。他们家有个郭老英你认识不,可是个能人呢!

你就说这老太太的双商吧,得了脑梗三十多年,仍是一点不糊涂,记忆力超群。

饭后坐了一坐,宇姐推着轮椅带老妈散步,然后大家都各回各房午休了。

父亲最愿意在大厅安安静静坐着,电视不开他就独坐,大厅就是他的敬亭山。

我看宇姐在老妈房间老不出来,就过去瞧。

只见最计计老太太躺在床上,宇姐右手拿着速效救心丸的小药瓶,把药都倒在左手心里,正一颗一颗地数药粒呢。

我问:咋了,老妈心脏不舒服?

宇姐摇摇头说:不,老妈让我把每瓶药都查一查,看看够不够数,别让人给偷了。

我嘞个天,最计计老太太可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0 阅读:0
木兰良朝集

木兰良朝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