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我梳理了2019-2021年牛市和2022-2024年熊市都能跑赢全市场平均水平(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持有人户数最多的20只基金,有网友提出虽然牛市熊市都能跑到前50%,但大部分基金熊市都是负收益,并不能给持有人带来良好体验,梳理这个榜单意义不大。
其实这就是主动权益基金的现实,因为牛市能多涨一点、熊市还能少跌一些就很不容易了。我认为牛熊都能跑到前50%的意义,就是熊市介入,等待牛市收获。每一个阶段都要正收益,就只能去买货币基金。
今天换一个角度,梳理一下2019-2021年牛市和2022-2024年熊市都能跑赢全市场平均水平(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换手率最低的20只基金。
低换手率的主动基金通常采用“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投资策略,基金经理更注重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研究,选择具有稳定业绩、良好竞争优势和合理估值的公司,并长期持有这些资产。
低换手率基金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相对稳定,但也相对较为保守,是观察价值投资风格的一个有效指标。
现在就来看看这20只低换手率主动基金,详见下表。

(数据来源:Choice)
1-2、嘉实回报混合、嘉实优化红利混合,常蓁
常蓁分别于2015年3月和2018年10月接手管理嘉实回报混合和嘉实优化红利混合,2019年以来两只基金的换手率比大部分指数基金的换手率还低,尤其近三年百分之十几的换手率意味着除了应对日常申赎基本就是“躺平”的状态。
常蓁的投资风格偏防御,她注重公司基本面和质量,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强调“好资产比好价格更重要”,注重寻找符合好生意、好行业和好公司的优质资产,并以合理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
3、光大保德信银发商机混合,陈栋
陈栋于2015年5月开始独立管理光大保德信银发商机混合,该基金2019年换手率曾经高达504.93%,2020年下降到257.26%,2021年及以后更是下降到1倍以下,2022年以来10-30%的换手率意味着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调仓行为了。
2019-2024年光大保德信的累计回报为110.89%,其实是超过前述嘉实回报混合和嘉实优化红利混合105.19%和80.39%的回报水平的,但其最新基金规模仅0.65亿元,远远不及后两者4.76亿元和15.57亿元的水平。这就是小型公募基金公司的无奈,缺资源、营销能力有限,即使有好的产品也不容易为投资者所认识和接受。
陈栋的投资风格稳健偏成长,注重宏观经济和市场趋势的研究,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框架。他关注行业和公司发展的底层逻辑,通过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景气度,以合理价格买入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较为关注科技股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机会。
4、华安物联网主题股票,翁启森
翁启森自2015年3月起担任华安物联网主题股票的基金经理,任职以来基金换手率仅2016年达到110%,其余年度换手率均大幅低于100%,2022年以来更是低至20-30%,远不及大部分指数基金的调仓频率,属于长期持有的躺平派。
翁启森现任华安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注重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的研究,擅长把握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如AI、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等领域。
5、富荣福锦混合,李延峥、李天翔
该基金2018年11月至2024年6月由邓宇翔管理,之后才由李延峥和李天翔接手管理。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业绩可圈可点,详见下表。

富荣福锦混合基金规模自2019年以来都只有几百万元,但一直未进入清盘程序,应该都是召开持有人大会决定存续的(最新持有人户数为897户)。
基金经理李延峥在TMT行业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擅长挖掘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而李天翔擅长周期行业和医药行业的研究,注重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分析。
6、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萧楠、王元春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我在上一篇文章《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最多投资者关注的偏股基金》里点评过,这里不再赘述。
该基金2019年以来的换手率基本都是30%左右或以下的超低水平,下表是与同一公司指数基金易方达中证消费50ETF换手率的对比。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的换手率基本上不到易方达中证消费50ETF同期换手率的一半,足见其换手率之低。
7、宏利周期混合,庄腾飞
庄腾飞自2015年5月14日起担任宏利周期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擅长宏观利率分析和政策周期研究,通过自上而下的框架进行投资,判断中长期方向的变化。
在管理宏利周期混合时,庄腾飞注重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资源品、能源和制造业等板块。他通过结合周期行业的上行期弹性与防守型高股息资产的稳定性,实现组合进攻与防守的平衡。
庄腾飞重视周期性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认为这些行业具有长期垄断性现金流的特点。他通过宏观政策分析、行业周期判断以及估值模型(如美林时钟框架)来选择细分板块,并在投资中注重风险控制和波段操作。
宏利周期混合2024年中报换手率为20.89%,短暂表现出了低换手率特征,而之前多年的换手率基本上都稍高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换手率水平。
8、广发内需增长混合,王明旭
王明旭于2018年10月接手管理,广发内需增长2019-2022年的换手率除2021年为200%外,其余年度介于108%-181%之间,显著低于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水平;2023年以来换手率更是低于30%,比大部分指数基金还低。
王明旭是一位均衡型的价值选手,注重安全边际,不刻意追求短期业绩,通过核心仓位与辅助仓位相结合,同时兼顾长期与中期、价值与景气趋势的结合,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获得稳定超额收益。他强调敬畏、耐心、谨慎,以“先求不败而后求胜”的思路进行投资。
9、鹏华普天收益混合,蒋鑫
蒋鑫于自2017年7月正式管理该基金,2019年基金换手率103%,之后所有年度换手率均低于100%,持股周期之长堪比指数基金。
蒋鑫投资风格均衡偏成长,持仓分散,持股周期长,注重深度成长研究。她认为企业长期成长和竞争优势是关键,短期波动不应成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更关注长期空间和性价比。她认为长期持有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的成长潜力和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确保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表现。
10、工银新金融股票,鄢耀
鄢耀自2015年3月起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换手率从2019年的360%逐年下降,2021年以后每年都低于150%,2024年中报更是低至27.66%,表明其持股周期越来越长。
鄢耀的投资风格均衡偏成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上而下配置行业时,聚焦大金融、大消费、TMT三大赛道,根据市场阶段在能力圈范围内进行适度超配或低配;在自下而上选股层面,以ROE为出发点,偏好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对优质公司的持股周期较长,不太喜欢追逐热点。
11、圆信永丰汇利LOF,邹维
邹维自2019年1月起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2021年牛市阶段换手率略高,在200%左右水平;2022年以后换手率均低于100%,与指数基金换手率水平差不多。
邹维注重均衡配置,偏好长期跟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关注业绩稳定、估值较低的标的,以实现组合的稳健收益,同时也会配置部分行业景气度向上的企业,为组合提供一定的收益弹性。
12、嘉实价值精选股票,谭丽
谭丽自2017年11月起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以来年度换手率都低于100%,2022年以来更是低至20-30%。
谭丽主张“高质量的价值投资”,偏好低估值、高股息的蓝筹股,同时结合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寻找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企业。她认为在选择股票时,需要在质量(ROE、ROIC)和价格(估值)之间找到平衡点。她不会单纯追求价值或质量,而是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组合。
13、易方达新常态混合,何一铖
何一铖2024年8月才接手管理该基金,之前主要由孙松管理,孙松卸任易方达新常态后在管的全部是平衡型混合基金(权益占比一半左右),可以看出孙松整体偏稳健的投资风格。
何一铖之前担任研究员,担任基金经理时间还不足200天,从当前持股来看风格偏大盘平衡。何一铖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大厂的好处是资源丰富,对他未来的表现可以继续跟踪观察。
14-15、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周海栋
与前面的大部分基金一样,华商新趋势优选和华商优势行业在2019-2021牛市阶段换手率稍高一些,2022年之后股市下行阶段换手率明显更低。
关于华商新趋势和周海栋,我在上一篇文章《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最多投资者关注的偏股基金》里点评过,这里也不再赘述。
在限薪条件下,像周海栋这样的大神级人物,公募如何能够留住他可能是个难题。
16、国寿安保智慧生活股票,张琦
张琦自2015年9月开始管理、2017年10月起独立管理国寿安保智慧生活股票,自他独立管理以来年度换手率均低于100%。
张琦注重长期投资,选股时结合企业基本面和估值合理性,偏好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同时也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持仓。
17-18、建信核心精选混合、建信战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王东杰
王东杰分别于2017年8月和2018年4月起开始管理建信核心精选混合和建信战略精选混合,两只基金2021年以来每年度的换手率均低于100%。
王东杰是典型的价值成长风格,自下而上挖掘优质成长股,注重估值合理性和长期价值回报。他不做股票仓位择时,注重长期持有优质公司,持股周期较长。王东杰主要从三个方向寻找优质公司:1)好的赛道;2)强大的核心竞争力;3)优秀并且专注的公司管理层。行业配置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7-8个行业,包括高端制造、消费、互联网、金融地产等。
19、鹏华医药科技股票,金笑非
金笑非于2016年6月开始担任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基金经理,任职以来年度换手率基本上都低于200%,部分年度甚至低于100%。
2021年以来,医药行业已经连跌4年,而鹏华医药科技股票每个年度都显著跑赢了中证医药卫生指数,尤其2023年还逆势获得了10.62%的正收益,因此,作为医药行业主题基金的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在熊市“抗跌”并不具有偶然性,而且在上行阶段攻击力也并不弱,2020年获得了101.56%的优异成绩,说明基金经理金笑非确实有“几把刷子”,对医药主题感兴趣的朋友真的可以关注下。
金笑非一方面具有自上而下的细分行业配置思维,这使他能够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从而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另一方面注重长期持有和基本面研究,长期硬逻辑、中期高景气和短期好业绩的结合,擅长在医药科技领域挖掘具有创新性和成长潜力的公司。
20、鹏华优势企业,陈璇淼
陈璇淼自2017年11月29日起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鹏华优势企业2021年以来的换手率均低于100%。
陈璇淼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通过深度研究和财务模型分析,挖掘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偏好选择那些商业模式优秀、行业景气度高且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她采取“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策略,偏向长期持有重仓股,换手率较低,这使得她在市场波动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