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的学术与家庭旅程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教育和职业生涯始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她在这两所学府中专攻经济学。学习经济学后,她决定转向医学领域,这一决策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7年,冯德莱恩在汉诺威医学院开始了她的医学之路,担任助理医师,并最终完成了医学学业。
家庭生活对冯德莱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并没有阻碍她追求学术成就的步伐。她很快成为一位家庭主妇,她精心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在照顾家庭的同时,持续她的医学研究和学习。
在家庭和学业之间找到平衡后,冯德莱恩展现了她卓越的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这使得她在繁重的家务和育儿责任中仍能保持学术进步。她的这种坚持不懈和努力在怀孕期间也没有停止。在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久,她成功完成了她的医学博士学位的所有要求,并在1991年正式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在德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被视为极具挑战的学术成就,这主要是因为医学领域的严格要求和深入的研究性质。
在美国的家庭扩展与职业转折
1992年,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家庭生活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她的丈夫获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全家因此迁往美国。
在美国的这几年里,冯德莱恩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她的家庭不断壮大,在此期间她生下了几个孩子,使得她的家庭成员增加到7人。冯德莱恩的行动力和组织能力让她的家庭始终井然有序。从孩子的日常起居到教育安排,她都一丝不苟,确保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适应美国的生活。
在家庭之外,冯德莱恩并没有完全脱离自己的职业轨迹。虽然这段时间里她没有全职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但她仍然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保持与学术圈的联系。
1996年,冯德莱恩一家结束了在美国的生活,回到了德国。回国后,她的丈夫开始自主创业,在学术之外探索新的事业方向。而冯德莱恩则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学术根基,成为母校汉诺威医学院的一名讲师。在汉诺威医学院,她的工作不仅包括教学,还涉及一定程度的研究任务,她通过这些工作继续深化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指导。
政治生涯初步及涉入重要政策制定
2003年,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职业生涯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多年学术和专业领域的积累让她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政策方面表现出色,因此成功进入州内阁。这一举动使她开始在德国政坛崭露头角,成为当时的一位新星。她的能力和背景迅速吸引了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的注意。作为德国政坛的一名新人,冯德莱恩很快被委以重任,被默克尔指派为起草社会福利改革建议的小组成员之一。
这个小组的工作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体系和家庭政策等多个关键领域。在德国,社会福利体系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方政治力量争夺焦点的领域。冯德莱恩加入小组后,需要快速熟悉政策细节,同时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专家和官员合作。她能够从医疗保障的角度提供专业见解,同时结合经济学知识,为小组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两年后,冯德莱恩的表现得到了更高层的认可,她的政治生涯进一步攀升。2005年,她正式进入默克尔内阁,出任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长。这一职位直接与社会福利领域相关,为她提供了施展政策能力的平台。在担任部长期间,冯德莱恩负责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重要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普通家庭的生活。她推动了与育儿假期和家庭津贴相关的改革,使得德国的家庭政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担任家庭事务部长期间,冯德莱恩表现出了极强的执行力,她的政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随后,她被任命为劳工部长,这是另一个充满挑战的重要职务。在这一角色中,她的职责更为复杂,涉及就业政策、劳动市场改革以及失业保障等多个方面。她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提高德国劳动市场的灵活性,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学术争议与欧盟政治舞台
2015年9月,冯德莱恩的学术背景引发了广泛关注。德国媒体报道称,她于1990年完成的医学博士论文涉嫌剽窃,具体内容显示,在62页的论文正文中,有27页被认定存在问题。其中,一些页面的引用内容与原始资料高度相似,部分段落甚至与原文完全一致。据调查,有5页的内容抄袭比例超过了75%,3页的文字中半数以上直接复制他人工作。
媒体的报道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同时也让公众对她是否以合规方式获得博士学位产生了质疑。部分学者呼吁展开全面调查,以确认论文是否符合当时的学术规范,而她的政敌也借此机会对她展开批评。然而,对于这些指控,冯德莱恩始终否认。她表示自己在撰写论文时遵循了学术标准,并称这一问题可能与当时的编辑和引用方式有关,而不是有意的剽窃行为。她主动要求独立机构审查自己的论文,以证明清白。
尽管指控对冯德莱恩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她并没有因此停下政治工作的步伐。作为时任德国国防部长,她继续全力推动国防领域的改革,改善德国军队的装备和运营问题。这一时期,她还参与了多项欧盟防务合作计划的制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争议逐渐被其他议题掩盖,冯德莱恩的职业生涯也迎来了新的高峰。2019年,她成为默克尔政府力推的候选人,竞选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作为基民盟的重要成员,以及在国内政坛和欧洲事务中表现突出的政治家,冯德莱恩的提名得到了广泛支持。最终,在2019年7月16日的投票中,她成功当选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她是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女性,同时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二位出任该职务的德国人。
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期间,其领导力和政治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西方媒体称她为“德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女性之一”,将她与叶卡捷琳娜大帝和默克尔相提并论。
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连任与未来展望
冯德莱恩在2019年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后,在组建过程中坚持实现性别平衡,这在欧委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在27名团队成员中,13名是女性,14名是男性,这样的比例几乎完全平衡。
性别平衡的团队并不是她的唯一目标。在组建过程中,冯德莱恩还注重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地区代表性。她努力确保各成员国的利益能够在团队中得到充分体现。她挑选的团队成员包括来自不同政治派别的人士,这种广泛的政治包容性表明她试图通过合作来推动欧盟的统一和发展。
在团队组建完成后,冯德莱恩迅速投入到各项欧盟事务中。她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涵盖了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公平等领域。她推动的“欧洲绿色协议”是其任期内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旨在到2050年实现欧洲的碳中和目标。
在执行这些政策时,冯德莱恩面临着来自不同成员国的挑战,一些国家对绿色转型的成本表示担忧,而另一些国家则担心这一政策是否能够快速见效。她通过反复协商和谈判,最终获得了成员国的大部分支持,确保了该政策的顺利推进。
进入第二个任期的筹备阶段,冯德莱恩的政治生涯遇到了新的挑战。2024年初,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在讨论北约秘书长人选时公开反对冯德莱恩担任这一职位。这一立场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朔尔茨的反对被认为与冯德莱恩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有关,这种立场在乌克兰危机和对俄制裁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朔尔茨公开反对之后,欧盟内部对冯德莱恩连任欧委会主席的支持反而更加明确。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谈判,2024年6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达成一致意见,推举冯德莱恩连任第二个任期。
2024年7月,冯德莱恩正式获得欧洲议会的投票批准,开启了她的第二个任期。在这一阶段,她计划进一步推进欧盟的数字化进程,加强对外政策的协调能力,同时继续推动绿色转型。
参考资料:[1]陈新.冯德莱恩能否带领欧盟走出危机阴影[J].人民论坛,2019(30):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