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简史(4):蒙古客人和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战史威锋 2024-03-28 09:40:19

尽管在之前的千百年中,印度不断遭到各种外来客人的光顾访问,但是在宗教政权思想等文化领域上,还算能够勉强保持着一定的咖喱浓度,之前我所提及的入侵者,顶多就是文化上的相互融合,尚且给印度保留了一部分野蛮生长的本色。当时间推进到10世纪的时候,印度将要迎来全新的一页,相较于以往的访客,这一次的访客将会用前所未有的野性与强势,给印度换上新的皮肤,而创造这个时代的就是德里苏丹王国。

公元1150年,在中亚突厥斯坦的艾伯克部落诞生了一个男孩,由于当时整个西亚打成了一锅粥,兵荒马乱之中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失散。人贩子发现了孤身一人的男孩,于是将他带到了如今伊朗北部尼沙布尔的一个奴隶市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位名叫法赫尔·乌德丁·阿卜杜勒的宗教法官将他买了下来,让男孩给自己饲养马匹。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法赫尔发现这个男孩不仅工作认真,而且还非常聪明,于是法赫尔对这个男孩非常照顾,不仅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一起读书学习,还让他学习骑马射箭,而且法赫尔还给他取了名字:库特卜·乌德·丁·艾巴克。不过奴隶的身份始终无法改变,法赫尔去世后,他的儿子并没有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对待库特卜,而是将他卖给了其他奴隶贩子,就这样,几经转辗,最终他被卖给加兹尼的总督穆伊兹·乌德·丁·莫哈默德,而这个穆伊兹的兄长吉亚斯是古尔王国的苏丹。

苏丹兄弟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兄弟二人一起并肩作战征战四方,为了补充兵员,穆伊兹经常在奴隶市场购买成千上万的奴隶,希望打造出一支既忠诚又勇武的军团。就这样,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库特卜就成了穆伊兹奴隶军团中的一员。由于库特卜为人谦卑,还接受过教育,对于马匹的饲养工作也是非常的熟悉,于是穆伊兹就安排库特布负责管理马厩的工作,久而久之,库特卜成了穆伊兹的心腹,并提拔他成为了一支骑兵部队的小头目。

随着库特卜的战功越来越多,他陆续被提拔到侍卫、将军,穆伊兹甚至还把一位贵族的女儿嫁给了他。1173年,古尔王朝夺取了中亚霸主地位后,顺理成章的进入开伯尔山口,连续两次塔拉因战役的胜利让古尔王朝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终于以第八波客人的身份成为了印度河流域的新主人,战役中战功卓越的库特卜也被升任为德里总督,授权库特卜不仅可以自由管理已征服的土地,而且还可以决定征服新的目标,于是出生奴隶的库特卜人生正式起飞,这一年他42岁。库特卜在德里总督的新岗位上果然不负众望,他凭借大量的精锐具装骑兵,继续向着恒河流域发动进攻,彻底的占领整个印度北方。

1203年3月13日,古尔王朝的苏丹吉亚斯去世,他的弟弟穆伊兹继承苏丹位,这让库特卜彻底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谓是整个古尔王朝最有权势的人。1205年古尔苏丹穆伊兹在安都淮被花剌子模军队击败,导致其威望迅速降低,古尔王朝各地也随即发动叛乱,穆伊兹只好亲自带领军队平定叛乱。在平定了木尔坦与旁遮普等地的叛乱后,穆伊兹高高兴兴班师凯旋,准备返回首都加兹尼。

1206年3月15日傍晚,大军行径至达姆亚克附近,穆伊兹按照惯例开始做祷告,就在这个时候,四周突然冲出20名什叶派刺客,杀死了62岁的穆伊兹,至于刺客是谁派的至今仍然是个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距离达姆亚克最近的城市就是德里。伴随着穆伊兹的离世,古尔王朝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关键原因是穆伊兹没有儿子,国家没有新的苏丹,这样就让各地的总督和王公看到了机会。

于是各地总督开始纷纷自立为苏丹,库特卜也被自己的部下纷纷请求他就任苏丹,于是库特卜顺应民意,1206年6月,库特卜正式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俗称德里苏丹王国。在成为苏丹后,重用自己旧部“四十人集团”,印度的统治阶级也基本都是伊斯兰教贵族,伊斯兰教也正式成为了印度国教。库特卜也开始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其他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了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强行征收人头税以及强迫印度人加入伊斯兰教,直接导致现今印度旁遮普以西,今巴基斯坦范围内的印度人全部改变信仰,也算是为印巴分治打好了伏笔。

大约在1208年,库特卜击败了自己的岳父伊勒迪兹,占领了前首都加兹尼,正式得到了其他苏丹的认可,并且拿到了占领印度斯坦的授权书,其苏丹之位也彻底名正言顺。自后库特卜开始骄傲自满起来,纵容士兵劫掠百姓,导致民怨四起,最终被卷土重来的伊勒迪兹赶出了加兹尼,彻底丧失了古尔王国苏丹的继承权利,只能狼狈逃回印度。此后库特卜不再继续扩张,而是巩固现有领土的统治,积极传播伊斯兰教,在其统治范围内修建了大量清真寺,1210年11月,库特卜在拉合尔打马球时不幸坠马而亡,享年60岁。由于库特布没有儿子,也没有指定的继承人,他的女婿沙姆斯丁继承了苏丹位,此后几任德里苏丹大都是沙姆斯丁的后裔。

同一时代,印度的第九位“客人”悄然而来。1220年成吉思汗亲自前往边境,追赶花剌子模的继承人扎兰丁,但是在印度边境却停了下来,似乎成吉思汗对印度没有兴趣,感觉太热,所以只是不断在中亚和东亚开疆拓土。1227年成吉思汗在与西夏作战时去世后,蒙古人在德里苏丹边境的势力不断增加。1230年末,蒙古人开始袭击盘束普省和信德省,德里苏丹试图通过外交和礼物来讨好蒙古人,但是然并卵。1241年,蒙古人还是占领了拉合尔,1245年又占领了木尔坦。直到1250年,印度旁遮普基本处于蒙古人的控制之下。

面对蒙古的入侵,当时的德里苏丹马哈茂除了乞求和进贡,在无任何作为,苏丹马哈茂也逐渐失去了威望,其继承人巴尔班开始逐渐掌握军政大权。1266年马哈茂死后,巴尔班成为新的苏丹,在他的领导下,德里苏丹突然就变的支棱了起来,不仅用武力夺回了木尔坦和拉合尔,而且还在印度和阿富汗的边境修建了大量堡垒来抵御蒙古入侵。此外,巴尔班还欢迎因战乱而逃亡的蒙古、波斯、和中亚的难民,并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提供了军事职务,这些人也给德里苏丹提供了蒙古军事战术的知识。获得蒙古战术宝贵经验的巴尔班开始不断向南扩张。然而1285年,巴尔班最喜爱的儿子被蒙古人突袭杀死,这让巴尔班万念俱灰意气消沉,两年后巴尔班便离开人世,其孙凯库巴德继位苏丹。

1290年,凯库巴德被谋杀,贾拉勒丁夺取苏丹位,1296年贾拉勒丁又被自己的侄子阿拉乌德丁杀害,并夺取苏丹位。阿拉乌德丁为人狡诈冷酷,具有非凡的军事能力,曾数次击退蒙古军队。为了加强政权控制并抵御蒙古入侵,阿拉乌德丁发起了一系列军事改革,他要求苏丹要拥有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而不是交给其他大臣;军队和军官的所有开支一律改为现金结算,不得用其他物品替代。同时还进行了经济改革,对每种农作物征收高达50%的高税收,并禁止民间囤积粮食。幸亏是在印度,如果换成中国,朱八八估摸早就拿上碗上街摇人了。

1298年,一支蒙古军队被派往印度,当蒙古人进攻时,阿拉乌德丁率领的军队正在古吉拉特邦镇压叛乱,负责在德里守备的将军米安·优素福·希扎布鲁丁召集了一支大军击败了蒙古人,并将他们赶出了边境。希扎布鲁丁获胜后变的非常受欢迎,这让阿拉乌德丁很不爽,甚至开始怀疑希扎布鲁丁对自己的忠诚,不过面对强大的蒙古帝国,阿拉乌德丁还是决定暂时放下对希扎布鲁丁的怀疑。

1299年,察合台汗国王子忽都鲁火者率领5万蒙古骑兵,浩浩荡荡的进入印度,准备彻底剿灭德里苏丹国,大军一路推进至朱木拿河岸边,此时距离德里只有一步之遥。阿拉乌德丁并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感到恐惧,他先是安排希扎布鲁丁带领军队,在朱木拿河岸边和蒙古军队形成对峙局势,同时他仔细的分析了当时情况,以及双方的军事力量。

经过仔细研究后,阿拉乌德丁认为蒙古骑兵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战线过长,补给不足。二是蒙古内战不断,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内部政权非常不稳定。于是命令各部军队驻扎在基利地区,并构筑大量庞大而坚固的防御工事,除了给军队配备最好的武器装备外,还让战象队也参加战斗;为了迎击蒙古人,阿拉乌德丁合计调动了约20万军队参战,并且命令所有军队坚壁清野严防死守,采用避而不战的战术拖垮蒙古人。

看到德里苏丹军队死守不战的态度,蒙古军队越发焦躁,他们深知时间拖的越久,对自己越不利。于是蒙古人开始派出部分兵力不断对德里苏丹的军队挑衅和骚扰,企图激怒对方,让对方离开营垒作战。就在所有营垒都严格按照阿拉乌德丁的要求严防死守的时候,突然有一支负责守卫大营右翼的军团冲出了营垒,向蒙古骑兵发动了冲锋,带领这支军团的将军就是希扎布鲁丁。希扎布鲁丁带头向蒙古人的左翼发动冲锋,蒙古人也被突然出现的德里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仓皇撤退,希扎布鲁丁乘势追击,带领着自己的骑兵奋勇杀敌。由于希扎布鲁丁冲的太快,导致骑兵步兵脱节,步兵和战象被远远的落在了后方,蒙古人乘机分割包围了他的骑兵与步兵,希扎布鲁丁大感不妙,发现自己中了蒙古人圈套。

深知自己冲锋就已经违抗了军令,阿拉乌德丁一定不会出兵救援自己,违抗军令是死,奋勇杀敌也是死,希扎布鲁丁决定拼死一战,让步兵和战象充当诱饵,自己继续率领骑兵朝着蒙古人大营冲锋,就这样,蒙古大军最终还是歼灭了这支部队,然而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在这场战斗中,蒙古主将忽都鲁火者被重伤而亡,大军士气锐减。看到德里苏丹依旧还有大量军队坚守在营垒中,蒙古人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获胜,于是选择撤兵。就这样,印度德里苏丹国成功的抵御住了蒙古人的又一次入侵,获得了“基利战役”的胜利,在那个年代能和蒙古人打成这样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这之后,察合台汗国在1302至1303年期间,曾多次向德里发起袭击,但均未能攻克德里。

1303年的后半年,察合台汗国都哇和窝阔台汗国察八儿接受元成宗帖木尔的册封,结束了持续34年的蒙古帝国内战,之后都哇提议大家应该放下彼此间的仇怨,联合起来向德里苏丹国发起进攻。都哇希望元朝可以从云南行省向印度发起进攻,这样就能够和占领拉合尔的察合台汗国两面夹击德里苏丹国,但是该提议遭到了元成宗帖木尔的拒绝,帖木尔自上位以来,就已经逐步停止了一切对外战争,包括当年忽必烈制定的第三次征日、第四次征安南和第二次征爪哇等计划。这足以看出此时的元朝已经没有了对外战争的意愿。

1305年12月,尽管都哇没能获得元朝和其他三大汗国的支持,却还是派出阿里贝格带领着三万骑兵再次入侵印度,阿里贝格在到达拉合尔后,认为这些年德里苏丹国的首都德里面对长期以来蒙古骑兵的的压力,防御已经非常完善了,因此决定分兵三路,向德里东部的恒河流域进军。三路大军一路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就很顺利的来到了阿姆罗哈。而在此时,蒙古大军也遇到了阿拉乌德丁派去的三万奴隶骑兵。

轻敌的蒙古人觉得野战是他们的天下,于是草率的直接向这支奴隶骑兵军团发动进攻,然而战斗的结果却是蒙古骑兵两万人战死,9千人被俘虏,主将阿里贝格,副将塔尔塔克外加2万匹蒙古战马全都成了德里苏丹的战利品。战后阿拉乌德丁直接处死了阿里贝格和塔尔塔克,又将9千蒙古俘虏赶到一处平原,让成群的大象践踏致死,阿拉乌德丁之后又建造了抵御蒙古入侵的要塞西里堡,用9千颗蒙古人的头颅做了装饰。

这里可能有人要怀疑,印度人怎么就这么支棱呢?其实不用怀疑,毕竟德里苏丹国也只是曾经“访问”印度的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也一直延续着突厥人的习俗,他们奴隶骑兵的兵源大都是购买的蒙古、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奴隶,本身就很彪悍,而且突厥人自古就有当奴隶作战的习惯,因为当时突厥人想要出人头地,参军是个很好的机遇,怎么当兵最快,那就是加入奴隶军团,再加上德里苏丹国的建国者,以及很多重要将领也都是奴隶军团出生。就拿刚才讲到的这场战役来说,这场战役的指挥官马利克早年也是一个奴隶。

1306年,都哇又派遣一支军队入侵印度,大军行进至喜马拉雅山地区时,又遭到德里苏丹骑兵的突袭,五万名入侵者被马利克俘虏。是连续两场战争的失败对察合台汗国的冲击很大,然而比这些更让都哇揪心的还是接下来又一轮的蒙古国内战,1306年3月,也就是察合台汗国刚刚战败不久,窝阔台汗国的察八儿便下令进攻察合台汗国复地撒马尔罕。都哇只能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应对窝阔台的战争中,就此德里苏丹迎来了短暂的喘息。

在没有蒙古的威胁后,德里苏丹国终于能够腾出手来统一印度南部,1306年至1313年间,阿拉乌德丁一路南征北战,最终消灭了南方的雅达瓦王朝和曷(he)拉王朝,整个南印度就这样归于德里苏丹的有效管辖之下。1316年阿拉乌德丁去世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发展壮大,而是陷入了内斗的死循环,在连续是十年中,德里苏丹国不断上演刺杀、谋杀苏丹的戏码,各种权臣把持朝政,变着换样的搞内耗。国内各个总督也是按捺不住野心,大胆的纷纷自立为苏丹,胆子小的也拒地自封,总之国内上上下下一片混乱。

1351年苏丹莫哈默德被信德的叛乱者杀死,他的表弟菲鲁兹宣布继位,菲鲁兹算的上是当时德里苏丹国的中兴之主,他持续统治德里苏丹国长达37年,期间国家大力发展灌溉,并且开垦出大量良田。他废除了拷打等刑罚,致力于改善君民关系。同样他也是一个狂热的穆斯林。但是在他死后,德里苏丹国内在分裂出数个相互敌对的小国家,至此以后,德里苏丹再也没有集结出对抗蒙古人力量,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入侵印度并占领了德里,随即继承苏丹位,给本已分裂的德里苏丹国以致命一击,各个行省总督看到后也纷纷独立,此时的德里苏丹已经名存实亡,在蒙古人统治下,德里苏丹国一直苟延残喘到了1526年,最终被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覆灭,同年巴布尔建立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巴布尔是蒙古人,名扎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是绰号,意思是“老虎”。他是突厥征服者帖木儿和蒙古统治者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布尔生于1483年,11岁继承父亲的中亚小公国费尔干纳王位。1504年攻占喀布尔,他的梦想之地在中亚的萨马尔罕,因此印度最初并不是他的首选之地,所以期间他一直没有对印度发动战争。1519年至1520年,他以第十波客人的身份,连续三次“访问”印度,但都是小试牛刀并未冒进。

1524年,德里苏丹国的权贵道拉特罕和阿拉木罕找上门来,邀请他进军印度,勉为其难的巴布尔只好勉强答应请求。1525年11月巴布尔挥师长驱直入,第四次“访问”印度,兵临德里城下。1526年4月,在帕尼帕特战役中,巴布尔以少胜多,以2.4万人的兵力击败了德里苏丹易卜拉欣的10万大军及1千头大象。除军事才能外,巴布尔还有武器的优势,他的军队不仅移动迅速,而且还拥有大炮和火神枪。而德里苏丹不但昧于外界形势,武器还相当落后,而且内部权斗激烈,为此不惜引来巴布尔这只老虎。结果被蒙元啃了百年都没啃下来的德里,却被巴布尔轻易攻占,就此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320年的统治,莫卧儿王朝正式建立。(顺带提一句:“莫卧儿”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中就是“蒙古”的意思。)

篇幅有限,下一期我们将详细讲述下莫卧儿王朝的兴盛与衰落,敬请期待。

3 阅读:88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