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简史(9):印度独立建国

战史威锋 2024-04-11 09:48:18

上期我们讲到,英国人通过勾结国大党中的保守派,成功驱逐了国大党中的激进派,完成了孟加拉分省计划,而保守派也获取了国大党的实际话语权,可谓是一箭双雕。随后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也逐渐陷入了低潮,一切都在朝着英国人想要的方向发展,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场大战对于印度乃至全世界诸多被殖民的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他使得大英帝国的殖民根基产生了动摇。

一战爆发之初,印度作为英帝国的属国,自然也被卷入了战争,印度各界人士都希望通过支持英国展现自己的忠勇,进而获得大英给予的好处,无论是更多的自治权亦或是对自己更有利的支持。但帝国主义始终都是靠不住的,彼时的中国人民也曾寄希望于列强,而换来的却是割让山东给日本。同样的方法英国也给予了印度,他们对印度人开出了大量的空头支票,永远不会落实。

听信英国人鬼话的印度不断派遣士兵上了战场,战争带来的伤亡不断攀升,无数印度士兵战死沙场,高达一亿英镑的军费开支也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英国。当血和税换来的只有一句“下次一定”以及11枚英女王颁发的奖章时,印度人民终于绷不住了,失望、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前的英布战争时期,印度就被英国人以同样的招数忽悠过一次,第二次被忽悠的印度彻底暴怒了,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为了印度独立,小伙子们加油

与以往不同,这次穆斯林们也站出来抵制英国了,因为土耳其苏丹是穆斯林名义上的哈里发,穆斯林们是坚决反对英国对土耳其开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开始走到一起并肩作战,从而迅速掀起了第二次民族运动的高潮。一战对英帝国的消耗是惊人的,他已经很难维持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了,殖民体系也开始逐渐瓦解,印度独立只是早晚得事。对于英国来说,他们想要的是如何体面的退场,进而保留一些在印度的影响力,退场之前再能捞取多少好处。如果民族运动演变为暴力冲突,那英国最终一定会以一种极难堪的方式离开,并且在印度的影响也会遭到清算,一个非暴力的、缓和的退场才是英国人最想看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甘地登场了。

致敬每一位为民族大义负重前行的人

甘地全名: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的波尔邦达城。他家世代经商,属于印度教中的吠舍阶级。世代经商的甘地家族资产颇丰,到了他祖父那一代时选择了弃商从政,混入了当地的官僚阶级,他的父亲也成为了当地的首相。甘地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19岁就去英国留学,主修法律。1891年6月,甘地学成归国从事律师行业,但是业务一直不怎么样,于是1893年4月,他应征到南非一家印侨公司担任法律顾问,此后他在南非生活了长达21年。

年轻时期的甘地

南非同属于英国殖民地,这里实施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由于印度侨民是有色人种,所以也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甘地在这里领导印侨进行了长期的反歧视斗争,只不过效果甚微。1899年,南非布尔共和国发现了一座超级大金矿,被贪婪的英国人盯上了,就此英布战争爆发。为了保护金矿,布尔人迅速组建了一支人数庞大的武装力量,所有16岁~60岁的成年男子都纷纷奔赴前线,并对英国的各个据点展开突袭,取得了巨大的战果。随后贪婪的英国人开始忽悠印度征召武装力量前往南非,并且做出大量许诺,表示如果印度能够帮助英国,英国可以考虑给印度更多自治的权利,这一句话无异于给印度打了一针兴奋剂,于是国内各界民族独立人士纷纷表示印度愿意纳这份投名状,很快就征集了一支印度军队开赴南非。

帮助英国人就等于帮助印度的核心价值观不能改变

尽管英布战争中英军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其总兵力前后共累计达到了惊人的44万人,其中英国士兵占2.5万,其余全部是各个殖民地派遣的部队;而布尔共和国总人口只有66万,在全国紧急动员下,也只堪堪组建了一支8.5万人的军队。在巨大人数差距下,1900年布尔共和国便全境沦陷。但是布尔人并没有放弃抵抗,国内剩余的布尔军队在全国沦陷,失去据点的情况下,与英军展开了游击战。游击战令数倍于布尔人的英帝国联军损失惨重,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英国人疯狂的在各个地方拉起铁丝网,构建交通壕沟,利用铁丝网、据点、堡垒将南非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复杂网格,以此来限制布尔人的游击战术,大量的印度劳工也被送上战场修筑防御工事。

然而英国人明显低估了布尔人的抵抗意志,从1899年一直打到1902年,不堪重负的英国人终于决定和布尔人和谈,再给予布尔人一笔巨额赔偿款的同时,还允许布尔人在南非建立自己的自治领。布尔人起初并不同意英国给出的条件,但最终还是在1907年接受了英国人的提议。整个战争期间,为了印度民族利益,我们的甘地也是亲自动员了1千多名印度人,他们组成救护人员,专门协助英军转移伤员,奔赴在战场的最前线,为此大英帝国还特意给甘地颁发了女王勋章,这枚勋章至今还存放在印度尼赫鲁博物馆中。此战过后,大英帝国共向印度官员颁发了34枚女王南非勋章,至于自治权利吗?英国人表示:下次一定。

英布战争:从日不落帝国到日落帝国的转折点

完了?就这样结束了,牺牲了无数士兵的印度只换来了几枚勋章,仅此而已。而这也让甘地逐渐领悟出了一套消极抵抗的斗争方式,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罢工,裸奔和绝食。在南非长期的斗争让甘地在同胞中建立了崇高的威望,被冠以圣雄的称号,甚至还被印度婆罗门赐姓,让他从吠舍阶层直接晋升到了婆罗门阶层。1915年他因病回国,并步入印度政坛,开始推行自己的思想。

甘地的思想以印度教吠檀多派为核心,同时融合吸收了伊斯兰教、佛教以及诸多西方近代思想,这个理论的中心就是非暴力,是一种出世的泛爱观,强调无人我之分,专注慈爱,拯救众生,怎么听都感觉不靠谱。甘地将这种思想运用于反殖民斗争中,他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争取印度的独立,而这一思想也非常符合国大党内掌握实际权力的保守派,很快他成为了国大党的精神领袖。获取领导权的甘地先后共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这里重点讲述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圣雄甘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印度国内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此时已经成为国大党精神领袖的甘地顺势发动运动,而这次运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的穆斯林也加入其中,形成了两教的大联合。穆斯林发动群众运动是因为一战结束后,英国等国对土耳其的停战草案公布,土耳其面临肢解,穆斯林世界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的地位受到重大威胁。一时间印度的穆斯林开始焦躁不安,他们认为土耳其如果被征服了,将会使穆斯林世界丢失最后一块圣地,于是一场穆斯林的群众运动应运而生,但这场运动的领导力量并不是穆斯林联盟。

彼时,由于对于革命方案的意见不一,穆斯林联盟发生分裂,许多人辞职,两位联盟元老马赫迈德·巴德和哈桑隐退,联盟实力大损,只剩真纳还在坚守并担任主席,但他坚决反对不合作运动,穆斯林联盟暂时陷入了低谷。于是一个新的全印穆斯林政治组织诞生了,1919年哈里发委员会成立,在随后的几年里,他替代穆斯林联盟,成为了印度穆斯林的政治中心,而他们领导的运动也被称为哈里发运动。哈里发委员会是不排斥甘地的,在双方的积极促成下,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规模浩大的两教群众共同和平抵制英国统治者。

印度开国三杰

两教联合运动明显是英国政府不想看到的场面,于是英国人加大打击力度,出动了大量警察,成批成批的逮捕印度民众。但是甘地呼吁大家不要害怕监狱,要勇敢面对困难。于是在甘地的号召下,大量民众纷纷争先恐后要求入狱。就连尼赫鲁也率先入住监狱以表忠心。一时间监狱人满为患,也让监狱彻底丧失了它的恐怖性,入狱反而成了爱国主义的体现。应该说这次运动对于印度当局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一度让印度的许多地区陷入了瘫痪,但1921年的曹里曹拉事件改变了整个局势。

1921年2月4日,约2000名志愿团员和农民在举行游行示威时,遭到当地警察的开枪镇压,死伤数人。第二天愤怒的民众就袭击并火烧了曹里曹拉警察局,打死了21名警察。该事件让甘地极为恼火,他认为群众正在向着暴力革命发展,于是2月12日的国大党紧急会议中,甘地做出了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决定。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就连国大党内的部分人员都感觉惊愕不解,为此坐牢的尼赫鲁也彻底懵了,在狱中他就曾写信责问甘地:“不应该因为个别地区的偶然暴力事件就断然否定全局,断送斗争的大好局面。”

尼赫鲁:那一天你欺骗了我

更重要的是,这个决定让穆斯林们感觉自己被出卖了,中央哈里发委员会公开指责甘地是叛徒,他们为这场运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运动中,99%的穆斯林官员辞去了官方的职务,被政府逮捕的人中,有90%的都是穆斯林,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巨大的欺骗,活脱脱的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大冤种”。当然了,如果印度穆斯林知道未来印度的诈骗行业有多发达,估计也就能够释怀了。不管怎么说吧,甘地卖队友的行为让原本已经缓和下来的教派猜忌再次升温,两个宗教之间的隔阂越发严重。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是甘地主义的最生动写照,其基本原则就是不能与英国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哪怕突然能够尽快将他们赶出印度。当时的英国已是强弩之末,在印度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顺势赶走殖民者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在甘地的过度克制下,硬是拖到了二战结束,最重要的是,这次事件造成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大分裂,使得广大穆斯林不再信任甘地,转而开始寻求适合自我的道路。

印度伊斯兰联盟的坚强后盾

随着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关系的破裂,哈里发运动开始走向没落,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甘地的背叛,还和土耳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战结束后,土耳其在凯穆尔的领导下取得独立,迈入了新的时代,这让伊斯兰世界大受鼓舞,觉得凯穆尔会重振伊斯兰世界的光辉,并赞誉他为伊斯兰之剑。但出乎预料的是,凯穆尔不仅没有善待哈里发,反而下令驱逐其家族全部成员,开启了伊斯兰世界最激进的一场世俗化改革。消息传回印度,穆斯林们震惊万分,哈里发运动标榜的就是保护哈里发,结果现在哈里发都没了,那还保护个嘚啊。

当哈里发委员会开始沉寂的时候,此消彼长,之前的印度穆斯林联盟开始重新崛起,但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穆斯林联盟有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默罕默德·阿里·真纳。当初穆斯林联盟没落时,众多元老们转投哈里发委员会,只有真纳一个人坚持留守在穆斯林联盟中,他一如既往的反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之前不同的是,此时的真纳更加坚定的维护穆斯林们的权益,不再寻求与印度教的合作。因为他已经看清,当英国还在的时候,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还有联合的理由;但当英国人离开的时候,双方的矛盾必然会变得不可调和,这一点从甘地对印度教的偏袒也能看出端倪。

为巴斯斯坦独立奉献一生

1937年2月,印度举行全国选举,国大党在大多省份获得了胜利,尼赫鲁得意的认为印度此时只有国大党和英国人两种力量。尽管此时真纳希望穆斯林联盟可以参加共治,但国大党拒绝了真纳的请求。他们在印度教徒占多数的省份建立了清一色的国大党人组成的地方政府,而且穆斯林联盟的组织形式在议会和政府中不容许存在。这种排斥的做法,无疑是伤害到了印度的穆斯林们,此后双方关系迅速恶化,真纳也顺势提出了《两个民族论》:他认为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代表着两个根本不同的文明,事态到了这一步,分裂已经在所难免。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正是带英最想看到的,人逢喜事精神爽,1938年9月30,英国首相张伯伦更是带着落榜美术生的亲笔签名,向着世界承诺“将来不会再有战争”,这一刻仿佛又回到日不落帝国容光焕发的那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对英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就在英国人开香槟庆祝的时候,那个落榜美术生在欧洲掀起了狂风暴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如同之前的英布战争,第一次世界中发生的情况一样,英国人如出一辙的再次拿出那套帮助大英赢得战争,大英给你们独立自主的权利,当然了,是在表现好的情况下。如此低劣的骗术骗个一次两次还行,可是你在搞第三次,换谁都绝对不会相信英国人的鬼话,然而我们的印度大兄弟,居然再次相信了英国人的鬼话,开始全国动员招募士兵。当然印度也是有明白人的,比如当时的国大党主席钱德拉鲍斯,鲍斯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印度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发动独立运动,必要时可以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争取独立。但是他的这种思想严重违背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想法,在甘地的反对下,鲍斯被迫辞去主席职务,转而投靠德意志帝国,以寻求印度独立的新道路。关于钱德拉鲍斯的故事,我们在之前印度二战史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为祖国独立走上人生歧途的钱德拉鲍斯

最终国大党还是选择相信英国人,并征召军队协助英国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潮流,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印度也眼巴巴的看着英国,希望英国能够履行他们的承诺,换自由给印度,然而换来只是数十枚勋章。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并不是,尽管英国再次伤害了印度人的感情,但是饱受战火摧残的英国也已经千疮百孔,英国已经没丧失了维持海外殖民地的能力,印度独立也只是时间问题。

尼赫鲁:咱们终于躺赢了

在社会大环境面前,英国当局也开始着手制定印度的自制方案,1946年5月,英国政府发表了印度问题白皮书,该方案仍将印度分配为统一的国家,并提议在新宪法制定前建立过渡时期临时政府。经过一个月的磋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没能就临时政府人选问题达成一致。6月26日,国大党宣布拒绝参与临时政府,此外尼赫鲁在制宪会议上表示,将利用国大党的绝对多数,废黜联区的选举方式。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穆斯林联盟的根基,英国人也从中使坏,7月22日,英印总督向真纳暗示,增加国大党在临时政府的席位,使其成为多数。这进一步加剧了真纳的焦虑,她越来越急切的希望,建立一个属于穆斯林的独立国家。

7月29日,穆斯林联盟通过决议,不再接受英国内阁使团方案,不参加联合政府,也不参加制宪会议,开始大力推进巴基斯坦的事业。随后不久,加尔各答爆发大规模的教派流血冲突,三天冲突中就有5千人丧生,2万人受伤,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相互屠杀很快就扩大到了东孟加拉和其他省。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谈判始终没有结果,双方在各项核心利益上都不肯做出让步。

蒙巴顿夫妇聆听甘地的教诲

1947年初,教派冲突越来越多,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穆斯林联盟坚持不参加制宪会议,国大党也态度强硬,要求穆斯林联盟退出临时政府。眼看印度局势逐渐动荡不安,不愿受到拖累的英国政府决定尽快退出印度,1947年2月20日,英王任命英国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蒙巴顿接替威弗尔出任印度副王兼总督,而他的使命就是尽快以合适的方式移交政权。蒙巴顿来到印度后,立刻面见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领导人,充分了解情况后,他意识到印度统一基本无望,于是他抛弃了内阁的方案,开始努力说服国大党看清现实接受分治。国大党起初对于分治是非常不愿意的,但经过蒙巴顿的游说,国大党的领导层还是以务实的态度接受了分治,至于蒙巴顿夫人到底有没有在半夜游说尼赫鲁,这个嘛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尼赫鲁:今晚12点,老地方

伊斯兰联盟也清楚的认识到,伊斯兰教作为征服者统治了印度数百年,期间两大教派的恩怨由来已久,想要两者得到和解在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希望,强行统一可能会使印度充满混乱,甚至爆发内战,因此只要两大党派不达成妥协,流血冲突就永无宁日。印度的分治确实和英国有分不开的关系,但其根本原因还是两个宗教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在一次次历史事件中,双方都对彼此失去了信任,因此印巴分治对于当时的印度来说可能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与蒙巴顿夫人畅谈人生的尼赫鲁

1947年6月3日,蒙巴顿通过广播向全印度人民发表了英国政府的声明,并宣布8月15日前,印度完成分治。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部分,巴基斯坦主要由穆斯林聚集区组成,被一分为二呈东西两部分,这也为后来孟加拉的独立埋下了伏笔。同时蒙巴顿方案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这里既有英国人的故意为之,也有克什米尔地区复杂的历史和宗教原因,克什米尔的归属成为了日后印巴冲突的导火索。对于分治方案,甘地开始是坚决反对的,他斥责该方案是活体解剖,并宣称宁可让英国人把政权交给真纳,让穆斯林统治3亿印度教徒。但不久后,甘地可能感觉自己当时有些口嗨上头了,他立即转变了想法,以长者的身份说服大家接受分治方案。

劳资就想不明白了,我不够帅吗?不够有钱吗?权势小吗?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宣告成立,建都卡拉奇,真纳出任总理;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宣告独立,定都德里,尼赫鲁出任总理。南亚次大陆这片纷争的土地总算迎来了新生。纵观印度近代史,除了民族大起义外,基本没有在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最终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取得了独立,这种方式有其积极意义,它以最少的人员牺牲取得了自治独立,是一条相对符合印度特色的解放道路。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民族的命运受到外来殖民者的强力干涉,使得印度长期以来都不能摆脱英国的影响,乃至尼赫鲁统治时期都以英印政府正统自居。(完)

2 阅读:385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