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房地产遇冷,大宗商品连跌三年!抄底机会真的来了吗?

桐桐看趣事 2025-04-21 02:03:40

今儿咱得花点时间好好唠唠大宗商品这事儿,这可关系到咱未来可能碰到的大投资机会呢!原油跌了整整三年,价格直接腰斩;天然气更惨,三年跌了快七成;还有棉花、螺纹钢、焦炭、碳酸锂这些工业品,跌幅在40%到90%之间,简直是 "跌跌不休" 。

大宗商品跟咱的生活那是息息相关,原油能加工成汽油、沥青,棉花能做成衣服裤子,碳酸锂则是手机、汽车电池的重要材料。

而且它作为大类资产,可是相当暴利,周期波动时创造的财富神话,比股票、地产、艺术品这些都厉害得多。想想那些家里有矿的煤老板,还有傅海棠、葛卫东这些商品投机者,都是在大宗商品的周期波动中发家致富的。

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也反映着世界经济的兴衰。这轮下跌持续了三年,带来的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了。

大宗商品跌了三年,影响有多深?

工业商品价格跌了三年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上游企业。天赐材料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25.18亿元,同比下降18.74%,净利润更是暴跌74.4%;赣锋锂业作为锂矿龙头,2024年预计净亏损14到21亿元,而前一年还赚了49.5亿元,这落差简直让人咋舌!很多上游企业走向亏损,不少中小企业更是扛不住长时间的价格下跌,直接破产了。

因为商品价格下跌,宏观经济数据里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一直是负增速,PPI长时间上不去,前端的CPI也跟着拉不起来。上游企业亏损,有库存的中游企业也跟着受损失,一环扣一环,各家工业企业利润减少,GDP增速也难提升。

要是价格继续下跌,受影响的企业会更多,一旦产业链形成负向循环,经济就更难控制了。企业因为价格下跌收缩规模,需求进一步减少,价格又继续下跌,库存受损,企业就更得收缩,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价格波动有套路,短周期长周期咋回事?

大宗商品作为周期性行业,价格波动由供需边际变化决定,要么是供大于求,可能是需求不足,也可能是供给过剩。就说碳酸锂,前几年上游企业疯狂开矿扩张,虽然锂电池需求在增长,但根本赶不上供给的速度,锂价从60多万的高峰跌到现在7万附近,这就是供给过剩闹的。

商品价格波动挺复杂,有短周期的库存周期效应,还有长的产能周期效应,还和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

以前咱看大宗商品常用库存周期的视角,企业一般都会囤点货,需求旺的时候,库存不够了,价格就涨;需求弱了,库存积压,价格就跌,这个周期一般3到4年。2024年年初,咱觉得很多工业品到了库存周期底部该涨价了,上半年也确实有段回光返照式的上涨,可随后又跌了,为啥呢?因为这次是长周期和短周期下行共振,所以跌的时间更长,幅度更大。

长周期下行,为啥这么难翻身?

为啥会有长周期现象呢?有俩原因,长边效应和产能建设周期。长边效应就是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企业只根据下游需求生产,上游和下游需求就会出现偏差。上游拿到大订单,觉得产业好就加大生产,可下游可能已经开始收缩需求了,这就导致周期性波动。

产能建设周期也不短,一家矿产企业看到矿产价格高,想买新矿,从购买到投产得好几年,等新矿投产,市场可能都饱和了,就形成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产能可不是库存,产能一旦形成,只要矿山能开工,就一直存在,价格就难涨上去。只有企业长时间不赚钱,撑不下去了,才会关闭矿山削减产能,所以产能周期很长,大概25到30年。

商品产能周期步入下行期,刚开始价格下跌最猛,像2011年到2015年,很多商品创了新低。2016年反弹后,又进入漫长的低波动下行阶段。现在很多商品连续暴跌三年还没企稳,就是因为处于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下行共振阶段。

从历史来看,本次产能周期起始点大概在2002到2003年附近。工业品需求和全球房地产发展关联度高,1960年前跟着西半球房地产周期,之后倾向东半球。

现在全球主要地区房地产进入低增速阶段,大宗商品想反弹没那么容易,就算中途因库存周期出现反弹,也难以反转,近一两年不太可能有20年前的超级牛市,更可能是2016年那种反弹牛。

未来机会啥时候来?记住这几个关键点!

商品周期长周期下行结束,得等大批工厂关门倒闭,产能减少,中小企业被洗牌,直到需求重新增长,供不应求,价格回升,开始新一轮上涨周期。要是把2003年当作本轮商品大周期起点,按时间推算,大概到2028年是大周期底部阶段。不过这只是参考,还得通过观测经济数据找低点。

周期波动下,价格从低点上升得靠需求增长,短期经济复苏是重要节点。2028年可是个神奇的年份,康波周期推导,下一轮经济周期在这年进入复苏期,政府给出的地方化债时间也是2028年,咱对商品周期的研究推算也差不多到这时候。

从康波视角看,大宗商品超级牛市在繁荣和衰退阶段更猛烈,像2000年到2010年,很多品种涨幅惊人。但复苏期也有好行情,周期底部价格会跌穿企业成本,从超低位到合理区间就有很大反弹机会,2015年末的反弹就是例子。

总的来说,现在大宗商品处于长周期主导的下行阶段,结束可能需要极致行情演绎、企业洗牌和产能减少。

未来首次较好的价格机会大概跟随经济复苏在近三年内出现,然后开始新一轮产能上行周期。现在就像是周期下的黎明前夕,一切调整都在进行,这是历史周期和时间规律告诉咱的。

咱投资者可得盯着经济数据,把握好周期带来的机会,等着大宗商品开启新的篇章。

【文本来源@老丁是个生意人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