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扶不起的英国钢铁,中国企业仁至义尽,然而英国政府先是发挥天赋习惯性甩锅,后又启动“国有化”大法给自己拉选票。

英国钢铁业历经多次国有化与私有化循环,最终沦为英国两党政治斗争工具。国际资本频繁收购,但因技术落后、竞争加剧及外部阻力,企业持续亏损,难掩产业颓势。
政治博弈与短视决策致其深陷困境,成为英国工业衰落的缩影。

据环球网报道,英国议会近日通过了一项紧急法案,允许英国政府接管2020年被中国敬业集团收购的英国钢铁公司,以维持其工厂运转,根据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说法,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英国首相斯塔默
这波操作,让大家对斯肯索普钢铁厂的未来充满担忧,英国政府内部关于钢铁国有化的讨论也炸开了锅。毕竟,想要让这家工厂维持运转,还得向低碳炼钢转型,似乎国有化成了唯一选项。

英国钢铁公司斯肯索普工厂
作为英国仅存的大规模原生钢制造商,英国钢铁公司意义特殊。一旦它的高炉关闭,英国就会成为 G7 里唯一一个无法用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生产原生钢的国家。其实政府干预钢铁行业不是头一回,2021 年为救给国防工业供货的谢菲尔德锻造集团,英国就搞过国有化,还承诺十年投 4 亿英镑。

2021年英国就搞过国有化
英国钢铁公司的困境,不过是英国整个钢铁行业几十年衰落的缩影。尽管首相斯塔莫对工党公共投资计划信心满满,觉得能靠住房、办公楼和铁路建设拉动钢铁需求,但现实很残酷:英国政府根本无力扭转钢铁业的颓势。
在英国,钢铁行业的私有化、国有化,说白了就是两党斗争的工具。
1945 年工党大选获胜,喊出国有化重要行业的口号。第二年,英国就推出首个钢铁发展计划,1949 年通过钢铁法,买断股东股份成立大不列颠钢铁公司。可 1952 年保守党上台,直接推翻国有化。直到 1967 年工党重新执政,英国钢铁公司才正式成立。
这二十多年的政治博弈,把英国钢铁公司折腾得够呛。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冶炼技术落后,还碰上化石能源涨价和国际竞争加剧,衰退已成定局。工党政府为保就业,只能让工厂亏本经营,这也给了 80 年代上台的撒切尔夫人推动私有化的借口。
私有化后的英国钢铁大幅裁员、重组,还搞了大规模资本投资,保守党借此捞到不少政治资本。1987 年大选,他们宣称私有化让钢铁生产力翻倍,实现十年首次盈利,还要继续推行。1988 年,英国钢铁公司完成私有化,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挂牌后的英国钢铁开启 “倒卖” 模式。1999 年和荷兰钢铁商合并成克鲁斯,一度是全球第三大钢铁生产商,营业总额超 150 亿欧元。

但双方合作矛盾不断,2002 年,克鲁斯想卖铝业务填补亏损,被荷兰董事反对 ——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根本不是为了公司发展。从这时起,钢铁实业就成了金融资本的玩物,大家只盯着股价,没人关心技术和产业升级。
2007 年,印度塔塔钢铁加入收购战,击败巴西对手拿下克鲁斯。当时克鲁斯市值 57.5 亿欧元,消息一出股价涨近 7%,投资者一片欢呼,塔塔钢铁老板还称这是印度的重大成就。可合并 8 年,克鲁斯从全球第三跌到第九,营业额也大幅缩水。

2008 年金融危机,欧洲钢铁需求下降,塔塔集团开始甩卖欧洲业务,斯肯索普钢铁厂也在出售名单里。2016 年,塔塔以 1 欧元的象征性价格,把英国钢铁卖给惠誉资本。一年后,英国钢铁的情况急转直下。

2019 年,英国钢铁破产,英国政府急得团团转 —— 毕竟这关系到 5000 多个直接岗位和上下游 2 万个岗位,处理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让选区选民倒戈。
土耳其阿塔尔公司最先报价,可双方没谈拢。关键时刻,中国敬业集团出现,开出 5000 万欧元收购价,还承诺追加 12 亿投资。其实敬业集团盯上的是英国钢铁旗下法国阿扬日工厂,这家工厂年产 30 万吨铁路轨道,有法国政府的稳定订单,更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

但收购关键期,法国政府跳出来横插一脚,宣称阿扬日工厂是 “战略性国家资产”,不能让中国企业拿走。欧洲钢铁联盟也跟着起哄,要求欧盟调查交易。法国财政部长直接威胁否决收购协议,还支持工厂在媒体上刊登单独出售广告。
敬业集团赶紧提交投资申请,英国政府也帮忙喊话,但法国就是不松口。最后,敬业集团虽然收购了英国钢铁,却没拿到阿扬日工厂。后续竞标,依然没能如愿。2020 年,工厂被自由钢铁公司收购,一年后又转手给德国 RHS 集团。
明明德国在历史上都打到过巴黎,法国却能接受把 “战略性资产” 卖给德国企业,反而对中国严防死守。敬业集团坚持完成收购,还维持英国钢铁运营 5 年,可西方媒体倒打一耙,把钢铁业衰落归咎于 “中国钢铁倾销”,完全无视英国钢铁自身的问题。如今,英国钢铁又要走回国有化老路,这一次,等待它的会是什么结局?
对于英国的所作所为,中方已经做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中国民营企业是基于市场化的原则同英方开展合作。对于目前英钢经营遇到的困难,双方应本着互利的原则商谈解决。希望英方公平公正对待在英投资经营的中资企业,保护其正当合法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本文来源@科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