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白及

老糖话健康 2023-06-11 02:14:01

白及属止血药中的收敛止血药。(凡以促进血凝、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出血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本类药物药性或偏于寒,或偏于温,或偏于涩,或偏于泄,因而止血功效有别。按其功效之不同,本类药物可分为凉血止血、温经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等四类,可广泛用于血热、虚寒、瘀阻等所致之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外伤出血等病证。能消除出血病因,促进血凝,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出血之证,病因不同,应用止血药时,必须根据病因及不同症状选药及适当配伍,才能提高疗效。如属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当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清热凉血药同用;属阴虚火旺,虚火内炽者,亦须选用凉血止血药,但适宜配滋阴降火药用;属瘀血阻滞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而适当配活血、行气药用;属虚寒出血者,应选用温经止血药并配温阳补气摄血药用。使用止血药,应注意既止血又不留瘀。如瘀血出血,误服收敛止血药,则瘀滞不去,难以止血;出血初起,过服寒凉,可致瘀血内停;若大出血而致气虚欲脱者,急需补气固脱,不可单用止血药。此外,传统经验认为,某些止血药制为炭剂,其止血作用增强,炭剂有增强收敛及吸附止血作用;某些凉血止血药制为炭剂后,寒凉性减,可扩大其使用范围。但也有部分止血药制为炭剂后,其止血作用反逊于原生药者,故不可拘于一说。

收敛止血药多具涩味,味涩收敛,故有收敛止血之功。可广泛用于多种出血证而无明显瘀血者,尤以治虚损及外伤所致出血效果较好。出血初期,实热方盛,或有明显阻滞者,慎用收敛性强之止血药以免留邪为患。)

白及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及的地下块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处方用名】

白及、白芨。

【性味归经】

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功效主治】

本品味涩而质粘,善收敛止血。又性偏苦寒,主入肺胃以清泄火邪,故肺胃积热之咯血、吐血最宜。取其苦涩散结,性寒清热,而有消肿生肌之效。

1、收敛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可用本品研末,用糯米汤或凉开水调敷。若属肺阴不足,,干咳咯血,常配养阴、止血之阿胶珠、生地黄、及止咳之枇杷叶等药同用。若吐血泛酸者,多配止血抗酸之乌贼骨为末服。用于外伤出血,可单用或配煅石膏研末外敷患处。

2、消肿生肌:用于痈疮肿毒。初起者常配银花、贝母、天花粉用;久溃不敛者,可单用研末外敷。用于手足破裂、肛裂者,可研末麻油调涂。

【用量用法】

6~15克,水煎服。研末每次1.5~3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十八反)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

《滇南本草》:“治劳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咯血,收敛肺气。”

药物成分:本品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

药理: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生产时间,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和加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的作用。白及粉内服对实验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有较好的堵塞作用。此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0 阅读:64

老糖话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