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渡期结束,中人养老金差距问题应该有说法?

见谈历史 2025-03-31 03:57:13

“中人”养老金待遇差距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4年10月1日起,依据国发〔2015〕2号文件精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实行并轨改革,为此设立了中人十年过渡期。

按照当初养老金改革的设想,应当使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实现更加公平、平稳过渡,可持续发展。

十年过渡期结束,中人养老金差距问题应该有说法?

一、中人按百分比例的计发算法形成的差距,应该有说法。

为平稳衔接,国家设置了‌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对“中人”养老金采取“保低限高”原则,即:

若按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发放(保底);

若高于老办法,则逐年按比例补发差额(如2024年补发100%),逐步过渡到新制度。

这种过渡性政策存在明显的的局限性,过渡期内“保低限高”政策仅解决了新老办法对比问题,但未考虑早退与晚退的代际差异。

例如:2015年退休的“中人”,其养老金基数基于2014年社平工资,而2024年退休人员基数为2023年社平工资,两者相差约60%。

而且这个百分比例计发办法,将中人分为早期和晚期两大类。早期中人得到的发放比例有10~50%。(2014年至2020年)。晚期中人(2020年至2024年)得到的计发比例是50~100%。

当初很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每个退休中人逐年增加新老差额10%直到2024年过渡期结束。而实际则不是,早期中人只得到当年退休百分之几十,余下的百分之几十的差额被政策限掉了。

尤其是2014年至2017年退休中人养老金,要比2023年至2024年退休中人养老金相差2000元以上。

同职级,同工龄,同是退休中人,养老金相差之大,前所未有。

同样是企业退休的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就比较平稳成功,相差几年,不存在那么大的差别。

二、老人,中人,新人划分的形成的养老金差距,应该有说法。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老人、中人、新人,退休待遇必须平等。不管你怎么算,采取什么办法?退休时同样级别、同样工龄、同一行政区,现在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必须在同一档次。同样条件,享受同等待遇,这是起码的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根据1915年2号文件精神,划分老人中人新人的办法。依据当初的设计和现在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养老金差距出现越来越大的特点。

主要是中人与老人之间形成的养老金差距对比甚大。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中人与老人之间养老金没有明显差别,更主要的是,晚期中人与老人形成的养老金 差别巨大。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必要调整此办法,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十年过渡期结束,应该有说法及建议。

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总结,中人养老金十年过渡期。其时间长,跨度大,疑问多。

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人社部有关专家,应当就十年过渡期出现的问题,及其疑问做出合理的解释。

为此建议如下:

一、统一全国政策,明确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细则,渐进式调整:

逐步减少补发比例,而不是是现在实行的增加补发比例,最终完全采用新办法,确保平稳过渡。

统一计算方法:过渡期结束后,所有中人都按新办法计算,并结合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进行实际弥补。

参数调整:调整缴费基数、计发月数等参数,平衡不同群体的养老金水平。

5 阅读:687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15

用户16xxx15

2
2025-04-02 22:33

世界上哪有绝对公平的事,你干脆说你要多少嘛

读人生

读人生

1
2025-04-03 14:04

应该是有一个调整平衡系数。如3一5%低于补是,高于限制。

见谈历史

见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