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叶酸是一种营养素,近年来却陷入了“致癌”的舆论漩涡。
现在的网络传播速度比较快,叶酸致癌这种说法流传,导致许多确实需要补充叶酸的人群,都陷入深深的顾虑当中。
那么,叶酸当真会促使癌症发展吗?

其实这种说法主要源于2022年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当中。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研究对象是患癌的小鼠,将这些实验对象分成三种,分别投喂不同剂量的叶酸高脂肪食物。研究结果发现,服用剂量较高的小鼠肝脏癌症发展速度比较快。这一研究结果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叶酸致癌”说法的源头。

需要明确的是,此项研究是以已患癌的小鼠为对象开展的。这意味着叶酸在小鼠体内所起到的作用,是从患癌状态到加重患癌风险,而非直接导致癌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的是某种物质是否会引发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而该研究并没有涉及这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研究当中采用的高剂量,我们在生活中的补充量难以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通过日常饮食或者补充剂摄入也远远低于该数值。因此,将小鼠实验中的高剂量叶酸结果直接套用到人类日常补充叶酸的情况上,是不合理的。

尽管日常补充叶酸的量未达研究中致使肝癌发展加速的剂量,然而此研究亦警示我们,叶酸补充切莫过量。过量摄入叶酸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某些肠道癌症或前列腺癌进一步病变。这可能是因为叶酸在体内参与了DNA的合成和修复过程,当叶酸过量时,可能会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调控机制,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癌变。

叶酸与维生素B12于人体内存在着相互作用。高剂量补充叶酸时,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当这种维生素缺乏时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到我们的肢体活动。
如果因为过量补充叶酸而掩盖了这些症状,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过量摄入叶酸这种物质,会加剧或者加速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有可能会导致艾滋海默症的发生风险提高。这或许与叶酸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以及神经细胞的凋亡相关。还可能会干扰其他药物的药效。
例如,抗癫痫药物、甲氨蝶呤等药物的疗效可能会受到叶酸的影响。
如果在服用这些药物的同时过量补充叶酸,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影响疾病的治疗。

叶酸过量摄入或许会对锌的吸收产生影响。此元素为我们身体不可或缺之元素,其参与机体诸多生理过程。锌摄入不足或许会致使免疫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等状况出现。
叶酸过量亦可能致使免疫力降低,从而使人更易遭受感染与疾病的侵扰。
在补充叶酸时,我们务必注重适量原则以及适用人群。

对于维生素B12缺乏的人群可能不适合补充叶酸,当高剂量补充叶酸时,会促使体内未结合的甲基四氢叶酸水平升高。由于维生素B12缺乏,甲基四氢叶酸无法正常转化为四氢叶酸,大量未结合的甲基四氢叶酸会在体内蓄积。
这些蓄积的甲基四氢叶酸会使血液学检查指标出现异常,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大、血红蛋白浓度相对降低等,从而掩盖维生素B12缺乏所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表现。

维生素B12缺乏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维生素B12是神经髓鞘合成和维持的重要物质,缺乏时会导致神经髓鞘变性、轴突损伤,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脚麻木、刺痛、行走困难、平衡失调等。
而过量补充叶酸掩盖了这些症状,使得患者不能及时得到维生素B12缺乏的诊断和治疗,进而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不可逆地加重,甚至可能引发痴呆等严重后果。

对于怀疑维生素B12缺乏的人群,在补充叶酸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检测。
如果确诊为维生素B12缺乏,应优先补充维生素B12,待维生素B12水平恢复正常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补充叶酸以及补充的剂量。

部分人群由于遗传因素,体内存在特定基因突变,这会使叶酸代谢相关酶活性降低乃至缺失,从而导致叶酸代谢障碍,叶酸代谢障碍者和过敏者即属此类情况。
例如,在与叶酸代谢障碍相关的基因突变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较为常见。MTHFR基因突变会导致该酶活性下降,使得叶酸向活性形式四氢叶酸的转化受阻,影响体内一碳单位代谢和DNA合成等过程。

对于叶酸代谢障碍者,过量补充普通叶酸可能无法被有效利用,反而会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
部分人对该物质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将叶酸或其代谢产物识别为外来抗原,引发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
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红斑等皮肤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怀疑叶酸代谢障碍或过敏的人群,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和过敏试验。如果确诊为叶酸代谢障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叶酸补充剂,如活性叶酸(5 - 甲基四氢叶酸),以提高叶酸的生物利用度。
叶酸过敏者,务必严格规避叶酸及其相关制品,诸如含叶酸的补充剂与强化食品之类,绝不可接触。

晶状体的偏光能力,即其对光线的折射与聚焦能力,这对保持清晰的视觉而言举足轻重。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叶酸可能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和功能,导致晶状体偏光能力发生改变。
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叶酸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有关。
因为这种患者如果过量补充叶酸,可能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风险增加,该疾病主要是指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此疾病极有可能引发致盲性眼病。过量叶酸可能通过影响晶状体细胞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聚集,进而加速白内障的形成。

晶状体偏光能力存在缺陷之人,补充叶酸时需谨慎为之。在补充叶酸前,应咨询眼科医生的意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评估晶状体的健康状况。若需补充叶酸,则应严格把控剂量,且定期复查眼部,从而及时察觉与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

叶酸于正常细胞中参与DNA合成与修复,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意义重大。然而,对癌症患者而言,高剂量叶酸或许会推动部分癌症的进展。癌细胞具有快速增殖的特点,需要大量的核酸合成原料,叶酸作为一碳单位代谢的关键物质,可能为癌细胞的核酸合成提供支持,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叶酸,对于癌症的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性,机体对癌症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叶酸对于不同类型癌症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部分研究显示,在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中,过量补充叶酸也许会提升患癌风险并加速癌症发展;而在其他癌症(如乳腺癌)方面,叶酸的作用或许尚不明确。

癌症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依据自身病情拟定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案。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癌症类型、分期、治疗情况等因素,评估是否需要补充叶酸以及补充的剂量。一般来说,对于癌症患者,不建议盲目过量补充叶酸。
叶酸对于人体健康而言意义非凡,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宜过量补充。维生素B12缺乏者、叶酸代谢障碍/过敏者、晶状体偏光能力缺陷者和癌症患者等人群应谨慎对待叶酸的摄入。在补充叶酸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补充叶酸,以确保叶酸补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维护身体健康。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食物补充叶酸无疑是最为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芦笋等)、豆类,如黄豆、绿豆、黑豆等,、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水果如橙子、香蕉、草莓等。
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这些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叶酸的需求。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贫血患者等,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补充剂。
在服用补充剂之际,务必严格遵照医嘱所规定的剂量与疗程进行服用,切不可过量。
对于部分存在叶酸代谢障碍,或有长期补充叶酸需求的人群来说,定期监测叶酸水平乃明智之举。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充叶酸的剂量和方案,以确保叶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综上所述,叶酸并不会直接导致癌症发展。
复旦大学的研究虽然发现高剂量叶酸会加快患癌小鼠的肝癌发展速度,但该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局限性和剂量差异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结果推广到人类日常补充叶酸的情况上。

过量补充叶酸确实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我们在补充叶酸时应遵循科学的方法,以食物补充为主,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充剂,并避免过量。
文献参考:[1]《【推荐】天然叶酸找到啦!常吃防中风,中老年人要多吃!》.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06-22
[2]《热搜第一!叶酸吃多了真的会致癌?这样补更安全!》.科普中国.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