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其中两位提出让衔,遭到拒绝,他们都是谁?

深更读过去 2024-09-05 17:00:54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围绕着军衔的故事非常多,尤其是关于军衔高低的问题,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和丁伟等人对军衔就不是太满意,甚至对于新军装很抵触。

而在现实中,也有对军衔不是太满意的,比如钟伟,他觉得自己军衔偏低了。当然了,期间,也有许多开国将帅主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让衔,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许光达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后,提出让衔,遭到拒绝后,还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当然结果还是被拒了,也就有了主席对许光达的赞扬,“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同样还有著名的三让将军徐立清,也因为他的高风亮节,让中将序列多了一位无私的将军。

在开国元帅中,也有两位曾提出让衔,他们就是罗荣桓和叶剑英。

罗荣桓革命资历很老,他参加过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都知道他是政工元帅,红军时期也担任过军团的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后来又去了山东,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

抗战胜利后,他去了东北,担任过东北人民解放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

建国后,罗荣桓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负责部队的授衔工作。

至于叶剑英,他的资历也很老。他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他是副总指挥,这个级别在起义中可不低了,这是主要的领导人。

在中央苏区,叶剑英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即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闽赣军区、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这样的级别压根不用考虑,这绝对是远超军团长的。

抗战期间,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任参谋长。此后,他又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叶剑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他可是始终坚守在军队的指挥中枢,级别不低。

从资历和贡献来讲,两位都是毋庸置疑的。

当时,罗荣桓提出的让衔理由是,自己是做政治工作出身的,没有什么战功,而且入伍晚、贡献小。

叶剑英提出让衔的理由是,自己长期担任参谋长职位,多是在后方工作,因此,应该把荣誉让给其他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同志,是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把天下打下来的。

看似这些理由有理有据,也很客观。但评衔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并不会因为某个因素决定的。

元帅的授衔是有一定标准的

第一,革命根据地参与创建者

第二,红军时期,军团(或者军)级领导职务;

第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师级、新四军军级、相当规模根据地一级军区领导职务;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方面军(野战军)领导职务;

第五,授衔时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职务。

从这些标准来讲,罗荣桓和叶剑英是符合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说实在的,老帅们的高风亮节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开了先河,真的不好弄。

因此,上级并没有同意他们的要求

对于罗荣桓,主席是这么说的,他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同志,几十年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至于战功,他协助林彪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的确,罗荣桓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政工工作,尽管不如军事主官那样战功显赫,但不能忽略政治工作的意义和贡献。

而叶剑英同样位居要职,资历和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上级也没有同意。

不过,他们高风亮节,不为名利争短长,提出让衔,也是让人动容。

2 阅读:1254
评论列表
  • 2024-09-30 18:19

    叶帅在生死存亡关键时刻,起到一锤定乾,当之无愧

  • 2024-09-30 20:18

    叶帅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一锤定乾坤,最帅中之帅

深更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