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怎样是生路?怎样是死路?

斯威国学 2024-10-24 08:50:53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章的字面意思。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活的状态中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可是当人死亡的时候,却是坚强的,也就是僵硬和强直的状态。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在活的状态中是柔韧的,死亡后是枯槁的。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坚强是死亡的状态。柔弱是生的状态。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所以如果认为自己兵强就到处耀武扬威,很快会被消灭。树木若是太强直,没有韧性,大风袭来很容易折断。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以,强大的最好处于下位,这样下盘才牢固。柔弱的最好处于上位,这样才有韧性,不会折断。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有很多反传统文化的人对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近代中国科学落后,全赖传统文化。 原因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事物的描述方式,常常是模糊、多义的。并且认为这种方式,是语言不发达的表现,限制了逻辑形成,限制了思想深度,限制了科学研究。 按照这些人的标准,《道德经》处处都是模糊的语言,就是糟粕。老子经常用类比的方式,让人去悟一些道理,这就让某些讲逻辑的人很头疼。老子说上善若水,有人会说,这话不对,前提就是错的,因为水既能灌溉田地,也能淹死人,把人都淹死了,怎么能叫上善若水呢?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有人就说,这句话不对,女人柔弱,但是打不过男人,丝绸很柔,用剪刀就能剪坏,国足一直弱是怎么回事?柔弱胜刚强这个观点不一定成立,因为,无论谁胜都得在一定条件下…… 不少人在学传统文化的时候,充满这样的疑惑。 这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怎样是生的状态,怎样是死的状态?老子用人和草木生与死的状态说明,柔弱的东西属于生的状态,坚强的东西属于死的状态。动物或者植物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而死亡了以后则是僵硬、强直的,就是所谓的坚强。 如果人习惯于用强力,就会很容易陷入到死境当中。如果草木很刚强,很容易被摧毁,陷入死地。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坚强的要居于下位,可以牢牢地把住地面,不至于风一吹就不见了。而柔弱的要居于上位,任凭狂风不管怎么侵袭,它摆来摆去,就把这个力给卸了。能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树就是这样的状态。 这种自然状态,人们都可以观察到。我们知道,老子所讲的不会止于自然的状态。 这时有些人会用归纳论证去反驳,我在过去二十年里看到的每一只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世界上只要有一只黑天鹅,这句话的结论就是错的。他们认为,只要找到哪种植物生的时候并不柔脆,或者死了并不干枯,就能否定《道德经》的“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句话。再以这种方式去细究《道德经》,里面的内容经不起推敲,继而推及其他国学经典,认定这些国学经典中充斥着模糊的语言,中国的语言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这就搞错了老子的目标,《道德经》是用类比的方式让君王去悟人生、治国的道理,而不是去论证什么。西方心理学有研究,有一种学习叫顿悟学习,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叫类比,并不是什么都能靠逻辑,靠按步就班就能把问题引向答案的。汉语不是不能精确,羊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只羊,一只山羊,就比较精确了。我们中国人当然可以精确无比,否则古代就不会有那么多发明了。 如果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本身就有偏差,据此认定客观的事物有偏差,并且坚持自己是对的,这样的人就是老子所说的,坚强者死之徒。这里并不是说这个人是死的,而是他的思想是死的。 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荣枯,这些状态本身就是存在,对我们人无意义。怎样有意义呢?就是用在我们人身上。我们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思想。如果一个人是植物人,他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别人也无法了解他的思想。活着又能怎样,还不是与植物一样,只是活着而已。 人既有思想,就有柔弱,有坚强。 人的思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所以思想世界是虚无的世界,这就需要保持虚无的柔弱,什么都能装得进来,什么都能成为自己所用的那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很僵,很硬。这样的人脑筋叫做不会拐弯,这是一种死的状态。这样的人头脑当中有太多应该、必须、一定,撞到南墙,撞得头破血流了,还在那里继续撞,坚持撞。 人的思想看不见,摸不着,外显在外就是行为。行为是有形的,行为是坚强的,行为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所以行为一旦表现出来,就死了,不能再调整了。 坚持撞南墙的人,不是他的行为一定要如此,而是受僵化、固着的思想驱使。所以人的行为坚强没问题,但是,人的思想若是僵化了,这才是最大的麻烦。行为固化,思想僵化,这两者都是阳,阳阳就变成阴。但凡阳阳的事情是死的,但凡阴阴的事情也是死的。所有能变动的就是阴阳。 人之生也柔弱,怎么就是生?有思想活动就叫生,生,就得是柔的。其死也坚强,怎么就是死?行为的展现就叫死,展现了就收不回来了。 所以我们要小心地展现我们的语言行为,因为,行为很容易把事情给做死。有人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人们记住的恐怕只有刀子嘴。当领导的更是谨言慎行。 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坚强就是走在死路上。如果我们的思想很柔弱,就算是行为把事情给做死了,我们的思想也要能够把这些事情给拽回来。思想的柔弱可以让我们走在生路上,这就叫做柔弱者生之徒。 这里又回到我们中国人经常说话含糊,这就是头脑灵活,不把事情做死。别人问你最近怎么样?你说还好。这个“还好”,别人怎么理解都行。思想僵化,行为固化的人可能会坚持要精确的答案,还好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说清楚不行。这样的人要是搞潜伏,在电视剧中活不过一集,尤其那些自大的,骄傲的,目中无人的,行为上又在压迫别人的,更是早早断送自己的生路。 中国进入战国时代,分水岭就在三家分晋。出现这个大事件,源于一个人,智瑶,也就是智伯,或者称智襄子。当初智宣子立接班人,智瑶被智氏另一个人智果评价为不仁,要是立智瑶,整个智氏宗族就完蛋了,结果果然如智果所料。智襄子这个人狂妄无礼,戏弄韩康子,侮辱他的谋士段规。后来,又向韩氏、魏氏、赵氏讨要万户封邑,韩氏、魏氏随后献出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出封邑,智襄子于是率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在即将获胜之际,韩、魏本来就对智伯不满,一被游说,两家倒戈到赵氏这边,他们与赵氏联合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被杀。韩、魏、赵三家瓜分智氏封邑,智氏被灭族。 我们去看智伯,这个人用段规的话讲,叫好利而愎,他不顾他人的感受,逼迫其他人就范,结果遇到一个有勇有谋的赵襄子,敌不过,被杀,他的头还被赵襄子做成酒器。 韩康子和魏桓子在被智伯要求给封地时,他们就给了,他们有自己的考虑,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让智伯先骄傲起来,总会有人收拾他的,等待事情起变化,他们再看怎么做。 果然,智伯要地要出甜头,却碰到硬茬赵襄子。赵襄子偏不给,被智、韩、魏联合追杀,但是赵襄子早有他父亲准备的后路,并且说服了韩、魏倒戈,赵襄子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所以能够打败智伯。 另一个人智果,早早预见到这个结果,早就脱离了智氏,得以保全。 司马光讲,智伯失败,败在才胜于德。其实,无论才还是德,背后都是一个人的思维在发挥作用,思想是刚还是柔,行为是刚还是柔,思想刚,行为刚,就是智伯的状态,思想柔的人,就走在了生路上。 鬼谷子讲,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人的变化看上去很多,无非就是一种模式,阴阳,三种状态,柔刚、开闭、驰张。柔刚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状态。做父母的在家庭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状态。 一些父母带着问题前来,我们会问他们,孩子不写作业,你都用了什么方法?回答说,跟他讲道理。你讲道理孩子要是听的话,你就不会来了,还用了什么办法?叨叨。还有呢?想不出来。据我所知,有些父母吼孩子,侮辱孩子,甚至打孩子。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处于柔弱的状态,办法是很多的,不会拘于一种模式。而如果思想坚强呢?就会像那些认为汉字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一样,思维是偏执的,坚持自己是对的,并且方法是单一的。他们只能用强,因为只有一个办法,没有其他办法。所以思想坚强的人,就把事情给做死了。很多父母认知不到这一点,感到自己很辛苦,又不能得到孩子的理解。 老子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一味的用强力,不仅可能会把别人搞得要死无生,也可能伤到自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有可能让自己灭亡。 历史上的那些昏君,对百姓过于用强,到头来,不仅是自己的性命不保,国家也跟着灭亡。对于做父母的来说,要像老子说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认清自己的目标、身份、角色,自己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人,而不是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不仅自己多用方法,而且也要帮助孩子,让他们学会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这样,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好好地活下去。
1 阅读:46

评论列表

时觉空罗智能

时觉空罗智能

2
2024-12-17 21:31

生与死轮回不止,强者生弱者死[得瑟][得瑟]

斯威国学

斯威国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