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两个支书去世,祭奠场面不同,场面冷清的那个让我肃然起敬

沮三友 2024-11-27 04:14:17

前几天,我们村里的80岁老李支书去世了,村里人闻讯后,不少人到他家祭奠,向他家人表示慰问,劝说他们节哀顺便。

我们村是镇里有名的头号大村,2000多户,8000多人。

镇里的领导不止一次说,村子大,事儿多,难管理。

李支书的丧事办的更加隆重,亲朋好友送来的花圈有50多个,收礼20多万,办了100多桌,打造了我们村的三个第一。

看到这个场面,不少人又联想到前几年去世的张姓支书去世祭奠的场面。

张姓支书去世那年,只有70多岁。村里人也都知道他去世的消息,但很少有人到他家祭奠烧纸,甚至有些人还在背地里诋毁张姓支书。

丧事办的非常简朴,没有几个花圈,收礼两三万元,办了三四十桌。

同是支部书记,差别这么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仔细给大家说道说道。

李姓书记头脑灵活,他当书记的时候,很会变通,结局是上边为住了,下边也受欢迎。

那些年,村里有一项工作凸显村支部书记的重要性。

那就是计划生育。那个时候有句口号,一个男孩坚决不让生二胎,一个女孩准许持证生二胎,两个女孩坚决杜绝生育三胎。

上边有政策,下边有对策。农村中有许多人认为一个孩子少,有儿有女最好,三胎说啥也不想要。

于是村里一些男孩户,想偷生二胎,有的人想方设法给他送礼,女方在计生突击活动中不去查体,他编织理由对计生办工作人员说,女方或者在南方打工,或者两人离异,找不到人,好说歹说糊弄过去了。

大半年过后,孩子生来了,他领着育龄夫妇到计生办又是结扎,又是交罚款。

孩子都生来了,计生办还有什么法,只能逮着李支部又骂又批,老支书只声不语,在计生办工作人员面前,又递烟又认错,最后落了个党内警告处分。

处分处分吧,又不撤职,又不开除党籍,支书还当的稳当的。

对两个女孩户,他私下特别照顾,每家的情况他都记在心上。

看到他们没有男孩,他也觉得应该放他们一马,让他们再生一胎,不论是男孩,都不能让生四胎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逢人也讲,自己也绕不过这道弯。

于是,镇计生办一到村落实双女户去区计生服务站做绝育手术,他就给这些户通风报信。

结果村里的双女户都跑了,无奈之下镇计生办带着人扑了空,扒了他们的屋,拉走了他们的家具,收回了他们的责任田。

几年过后,风平浪静,这些超生游击队有的带着三个孩子,有的带着四五个孩子回家,等候处理。

他们这些人连吃的都没有,哪还有钱交超生费,李支书给计生办出了个主意,让这些户分期分批交纳超生费。

镇里满意,超生户都对他十分感激。

几年下来,村里哪还有几个独生子女户,好多双女户也都有了男孩。

那几年的日子里,李支书的日子在镇里不好过,不是受罚就是挨批,反正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从来没有得到上级的满意。

村里的大多数人都感念他的好处,其他工作都对他十分支持。

镇里两次想调整他,派员到下边一调查,村里人普遍反映,他是一个好支书,除了他,谁也做不好村里的工作。

镇领导从整体工作出发,打消了调整他的念头,直至他干到60多岁,镇里给他办了个退休,每个月补助500元。

村里人都议论说,李支书头脑活,会来事,大伙拥护他。

同样是支部书记,张书记在台上干了10多年,群众有不少意见。

这些意见也体现在计划生育工作上。

在今天看来,张书记工作死板,镇里交给的各项工作,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

特别是村里的计划生育,每次都是镇里的先进村。

村里人这样议论他,他干支书那么多年,村里的独生子女户最多,双女户最多,村办公室里挂的计划生育荣誉牌匾最多,骂他的人也最多。

骂他不通人性,没有人情味,死后不能入老坟。

其中他的姑家老表提起他,狠的牙根疼,见面不但不理,还同他断绝了亲戚关系。

村里人说,他的姑姑去世,老表都给其他人报了信,就唯独没有人给他说声。

他的老表说,这是他姑姑临终前留下的话语。

想起待他如子的姑姑,去世前还不能原谅他,他痛哭不已。

他和姑姑住在一个村,他清楚记得他小时候父母过早去世,是姑姑把他揽了过来,把他养大,供他念书,又把他送到部队当兵,在部队表现较好入了党,退伍后,姑姑为他建房,托人给他说对象,直到后来成了家,又当上了村里的支部书记,姑姑才把心放进肚里。

老表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按照政策可以生育二胎,但是必须要持证生育,否则按计划外生育处理。

表弟媳妇无证怀了孕,已经七八个月。为了生下孩子,她躲在亲戚家里了。

表弟媳妇成了违反计划生育的钉子户,镇里把清理任务交给了自己。

全村人的眼光都盯着他,拿不掉老表的孩子看他怎么工作。

他二话没说,带着计生办工作人员,开着车挨门逐户去老表的亲戚家去找弟媳。

老表的几家亲戚,自己都很熟悉,到亲戚那里找到了表弟媳。

计生办工作人员带着他的表弟媳去区计生服务站做了大月份引产,引下了一个男孩子。

表弟媳为此心疼得了一场大病,姑姑听后心疼得差点背过气,老表借酒浇愁,喝的满脸通红,拿着棍子要同他拼命,被家里人拦住了,老表气的在墙上乱碰头。

前几年,张支书因患脑梗从书记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村里人见状,都是议论纷纷,老表更是心里痛快,走到他跟前,贴着他的耳朵说:“这是报应,叫你求死不得,活着难受。”

他两眼木然地看着老表,一声不语,看得出他心里在隐隐作痛。

不过村里人大多数人对张支书的评价是一身正气,不占集体一分钱,不喝农民一滴水,做事公正,对事不对人,不和稀泥,好多陈年事件在他任职期间都得到了处理,干了10多年,还是个穷光蛋,是个好干部,打心里让人尊敬。

作为一个农民,我也这么认为。

0 阅读:0
沮三友

沮三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