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气度真的有点小?盘点蜀汉那些被排挤失意的人才

史说新读 2023-12-14 11:18:18

都说刘备弘毅宽厚,诸葛亮识治之良才,但纵观整个蜀汉,有太多的一流人才被压制,甚至摧残人才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窘迫,隆中路线的中道夭折,并非偶然。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蜀汉那些被排挤失意的人才。

一、廖立

在风云际会的三国政治舞台上,廖立并不是一个重要人物,但他的远见卓识却让人赞叹。

廖立,字公渊,荆州武陵郡人,在当地很有些才名,赤壁之战后,参加了刘备集团,“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当时的诸葛亮是这样评价他的:“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将其与凤雏相提并论,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是廖立的命运似乎很不好。建安二十年,吕蒙袭取荆州三郡,作为长沙太守的廖立狼狈而逃。刘备尚明事理,“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擢廖立为侍中,典掌机要。

然而刘备一死,廖立便被排斥,“徙长水校尉”。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他因何被贬官,以诸葛亮对他的赏识,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李严,当时李严为尚书令,统内外军事,妥妥的蜀汉第一人,而廖立属于外来的荆州集团,与身为东州集团领袖的李严不对付,诸葛亮很可能与李严达成了一致,在权利斗争中牺牲了廖立。

诸葛亮可能想着以后再补偿他,但廖立此人有点恃才傲物,“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对于原本就不放在眼里的李严等人爬到他头上,深感不平,于是“常怀怏怏”。

不久,深感怀才不遇的廖立,就向丞相掾蒋琬、李邵大发牢骚,其一,指责刘备,不该与东吴争夺荆州,从而让曹魏轻易取了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差点酿成丢失整个益州的悲剧;还指责刘备用人不当,“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其二,诽谤重臣,指责长史向朗只当和事佬;指责益州治中文恭目无纲纪;指责侍中郭攸之,只挂职不做事;指责司盐校尉王连搜刮民财,祸害百姓。

应该说,廖立的这些批评,不仅相当大胆,而且是非常中肯的,尤其是第一点,很能看出他的胆气和战略眼光来。

事实上,赤壁战后,刘备确实在政治策略和军事战略上犯了一系列错误:

其一,不取汉中而与孙吴争南三郡。

在三国几大势力角逐中,介于关中与巴蜀之间的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建安十六年,刘璋请刘备入川,使击汉中张鲁,即是考虑到汉中对巴蜀的重要。如果说这时的刘备意在图谋益州而不愿北取汉中尚属可谅,那么建安十九年刘备攻下成都后不发兵攻取汉中,就是极大的失策了。

其后一年,先后发生了孙吴袭取荆州三郡和曹操进兵汉中的事件。刘备低估了汉中落入曹魏手中的危险性,置汉中于不顾,去争夺已被吕蒙占据的南三郡。这在政治、军事上都是不足取的。

军事上,刘备率军赶往荆州事实上已无法改变局面,“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相反,却为曹操取得汉中开了方便之门。政治上,刘备去夺南三郡,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孙刘联盟又出现了新的危机。结果就是,刘备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况。

其二、荆州失利也完全是刘备用人不当造成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定下了“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既定国策,成功推动了孙刘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但是这一国策又和“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设想有冲突,因为荆州是吴蜀双方怎么都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对荆州的争夺,会导致联盟的危机。

因此,留驻荆州的人选应是既能寸土不失,又能顾全大局,缓冲孙刘冲突,谨慎从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备以关羽为荆州留守,是极大的错误。关羽虽称万人敌,但“刚而自矜”,意气用事,缺乏政治头脑,实不足以当此重任。

荆州的失守,不仅使蜀汉“跨有荆益”的战略设想成为泡影,而且使孙刘联盟破产。刘备为盟弟关羽报仇心切,不听劝阻,贸然伐吴,又导致了夷陵之败,大大削弱了蜀汉的力量,最终将蜀汉政权局限于一隅之地,不能有很大的发展。

至于廖立指责的向朗、文恭等人,虽然不尽是贪腐之辈,但也是尸禄素餐之人,只不过言语稍显过激了些。

因此,廖立的说法还是比较中肯的,但蒋琬、李邵二人转头就向诸葛亮告了密。

最终诸葛亮以“诽谛先帝,疵毁众臣”的罪名,将廖立废为庶人,到汶山县“率妻自耕”。

就这样,这位胸怀经纬的大才终其一生再未回到朝堂,不能不说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二、魏延

魏延是蜀国第一流的上将,他智勇兼备,深受刘备信任。公元219年,刘备还治成都,于全军将帅中独拔魏延以镇守汉中。

刘备死后,由于诸葛亮屡不采纳魏延的伐魏良策,使其心怀不快;加之杨仪性狭气窄,以权徇私,终于酿成了魏杨火并的悲剧。

虽然魏延对火并负有一定责任,但根本原因还是诸葛亮没有摆脱他狭隘集团的利益和认识偏见,不能彻底地做到任人唯贤。

诸葛亮与魏延在北伐战略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前者主张稳扎稳打,后者则比较激进。

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就献了一计,也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他分析了当时的关中形势,认为应效仿刘邦出汉中时所采用的“暗渡陈仓”之计,建议兵分两路,一路出子午谷,径取长安;一路出褒斜谷攻夺眉县,占领关中,然后会师潼关。

但是,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不如出陇右来得稳妥,于是不纳。

就整个局势看,魏延之计是可行的。当时魏主在洛阳,关中守将是夏侯懋。夏侯懋是曹操的女婿,少时与曹丕亲近,丕即位,擢为安西将军,持节,督关中。这位夏侯将军虽权势炙手,但实际上是一个“性无武略”,只知“多畜伎妾”的庸懦之徒。魏延料定夏侯懋不是他的对手,只要他兵出子午谷,夏侯懋必遁无疑。从战略态势看,魏延建议走子午、褒斜二道,也符合兵法“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诸葛亮否定魏延的建议实属下策。

魏延也因此认为诸葛亮胆怯,深恨自己在其帐下不得尽用。后来,出陇右的数次失败,使诸葛亮也意识到凭蜀汉小国,无力与曹魏打消耗战,于是想起了魏延的旧计。234年,诸葛亮决定出褒斜道径取关中,然而这时关中局势已起变化,守将已经不是怯懦的夏侯懋,而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采取固守疲敌的策略,不与蜀军争锋。八月,诸葛亮未捷先亡,结束了他一生的北伐。

诸葛亮一死,随即爆发了火并事件。魏、杨二人私怨甚深,“有如水火”,结怨的根本原因是相互不服。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众人皆服其威,人皆避让之。而杨仪只不过是一位“筹度粮谷”,“整治军戎”的二流角色,且心胸狭窄,目空一切,多与人不和。

如刘备征吴之际,杨仪身为尚书而与尚书令刘巴大搞摩擦,刘备为安抚他,无奈将其“左迁遥署弘农太守”;诸葛亮考虑接班人时也指出杨仪“性猜狭”,不如蒋琬。

其实,魏杨二人不合,早就风传内外。孙权醉后曾对使者费祎说:“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费祎却认为二人不合起于私忿,并无反叛之心,所以,每当二人相争,费祎则常坐其中,调解以和。

而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对魏、杨之争虽有所限制,但终因爱惜杨仪之才,魏延之猛而“不忍有所偏废也”。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暧昧不明和稀泥的态度,才酿成了最后的内讧,这不能说不是诸葛亮的用人之失。

三、刘封

刘封是刘备流落荆州还无子嗣时,所收的义子,前期很得刘备赏识和信任,甚至把他当作“储君”来培养。比如汉中之战,刘曹决战,打头阵的就是刘封。胜利后,刘备又让他取代孟达,进攻三郡。三郡平定后,又封为副军将军,驻守上庸。上庸三郡是四战要害之地,重要性甚至要超过荆州。如此一战略要地交给刘封,可见对他的认可和器重。

但是后来刘备却亲手杀了他。

从《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来看,刘封确实有错,但罪不至死。

刘封不同于士仁、糜芳、孟达三人,他们不仅直接造成了关羽兵败被杀,而且都是反国之贼,而对于他们,比如说孟达,诸葛亮后期还想赦免其过,厚禄招降,那么刘封之过,又有什么不可以原谅呢?

而且孟达在降魏之后,还写信给刘封,劝其投降,结果被刘封严词拒绝。刘封在有机会投降曹魏,高官厚禄的情况下,却毅然回蜀。

本来,刘备在对待刘封的处理意见上还有点犹豫,但诸葛亮严肃地告诫他:“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所以,最终刘封被以欺凌孟达,使其倒戈;不救关羽,害死叔父;三郡失守,大败而归,三条罪名赐死。

刘备赐死刘封好理解,毕竟再孝顺的养子也不如儿子来得亲近,但诸葛亮为何也如此不待见刘封呢?

诸葛亮不待见刘封,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刘封再是外人,也是刘备的养子,是刘禅之外最具合法继承权的宗室。一旦刘禅有个三长两短,或是实在不堪当王,那么上位的必然是刘封。刘封为人刚猛果断,不像刘禅庸弱易制,诸葛亮很难控制。其二,即使刘禅可任职,刘封没有称帝野心,但以刘封特殊的地位,只要他一句话,就可能给诸葛亮的执政造成很大的麻烦。

而当时的刘备已经六十多了,再使劲折腾也没几年活头了,此时诸葛亮最忌惮之人,无疑就是“身处嫌疑之地”的刘封。

所以,诸葛亮也想让刘封去死。

就这样,一位能与曹操“黄须儿”争锋的猛将就非常轻易的成了蜀汉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四、李严

李严,字正方,南阳郡人。初为荆州牧刘表郡吏,以才干知名,后到郡中各县任职。

曹操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复有能名”。

建安十八年,刘备入川,时为护军的李严率部投降,被任命为裨将军。成都平定后,迁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后与诸葛亮、法正、刘巴、伊籍四人制定《蜀科》,奠定了蜀汉的法律体系。

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拥数万之众在郪县起兵反叛,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不待请示,只率本郡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贼众四散逃归为民。后越巂郡夷帅高定又率军围攻新道,李严急速出兵救援,贼兵大败而逃,李严升任辅汉将军。

章武二年,李严入朝任尚书令。

章武三年,刘备病重,在白帝城托孤,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托孤后,诸葛亮虽然开府治事,领益州牧,是蜀汉的首席行政长官,但李严更是晋为前将军,假节、加光禄勋(宫廷卫队长),是首席军事长官。

论实力,当时的诸葛亮是不如李严的,但若论政治手腕,一千个李严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刘备死后,诸葛亮便让李严镇守永安,自己护送灵柩回成都,这实际上是违背了刘备托孤李严的本意,剥夺了李严的辅政大权。如果说,刚经历夷陵之战惨败的蜀汉,此时确需李严这样智勇双全的大员镇守白帝城,那么后来吴蜀合好后,诸葛亮一直不让李严回成都共掌朝政,则是其政治手腕高超的体现。

后来,诸葛亮更是利用北伐,自己独揽军政大权的时机,令李严镇守后方,筹措粮草。这导致李严的不满,他在给孟达的信中就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优深责重,思得良伴。”失落之意,溢于言表。不久,诸葛亮又为了稳住李严,违心地任命其子李丰做了江州兵马都督,使李严一时丧失了警惕。

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兵出岐山,命李严催督粮草。因为天气原因误了期限,诸葛亮便鼓动后主废其为庶民,流放梓潼。至此,诸葛亮开始独掌蜀汉大权。

而李严则再未被叙用。建兴十二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激愤发病而亡。

其实,以李严的才干和功劳足以具备辅政的能力和资格,如果与诸葛亮共同辅政,即便以诸葛亮为首,但未尝不能弥补他的很多过失,可惜诸葛亮为了一己之私,罢黜了李严。

五、彭羕

彭羕,字永年,四川广汉人,初为益州牧刘璋书佐,后被人诽谤,被处以“髡钳”之刑,贬为奴隶。时刘备入蜀,彭羕便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也很清楚彭羕,于是二人共同向刘备举荐。

刘备见了后,也非常认可彭羕的才学,于是以他为治中从事,负责传递军令,指导诸将兵法,《三国志》说他做事很合先主心意,因此宠遇日隆。

此后,彭羕开始变得嚣张自矜,诸葛亮对他礼待但心中实不喜,因此多次密告刘备,说他“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于是决定疏远彭羕,不久便贬他为江阳太守。

彭羕受贬,心感不悦,在与马超喝酒时多饮了几杯,便开始口无遮拦:“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听后大惊,便向刘备告发了他。于是彭羕被收监下狱处死,时年37岁。

彭羕之死,确实有点冤枉。彭羕虽然桀骜不驯,但能被庞统和法正共同引荐,足以证明是一位大才。

诸葛亮以为“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这和曹操杀周不疑是一样的,就是罩不住,但曹操担心的是后人罩不住,而诸葛亮担心的是自己罩不住。诸葛亮一生谨慎,对于这样的怪才,并不喜欢,“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也说明诸葛亮这个人有点表里不一,至少不够坦率。

结语

不过话又说回来,诸葛亮这样做也有好处,历史也证明了,蜀汉没出现权臣执政的局面,诸葛亮容不下彭羕,可以这样总结。至于刘封之死,理由同样也是怕自己罩不住,此时的诸葛亮,就开始在培植个人势力,清除异己了。

诸葛亮对自己也好,对别人也好,都十分严格,这也导致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同时也出现了李严被贬,魏延被杀的情况。世人总会犯些错误,但是像李严和魏延这些人都是大才,只要用在其时。

诸葛亮的用人表面上看是严格,实际一想,又显得气度不足。所以,刘备死后,蜀汉朝堂就笼罩了一层不安,很多人才像尹默、杜微、郤正、孟光、来敏等人或者养老不理朝政,或者专心研究学问。这些人可能也是接受不了诸葛武侯的治国思路吧。

1 阅读:6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