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谅山前线指挥部内,电话听筒里传来许世友的怒吼:“立即释放越军战俘!”电话那一头的163师师长边贵祥握紧了话筒,指节发白:“撤掉我的师长,还是送我去劳改,我都接受。但是俘虏,绝不能放!”这位令越军闻风丧胆的铁血战将边贵祥,早年便以“独目战将”之名闻名军旅。在解放战争的某次战斗中,他的左眼被弹片打中,严重受伤。然而杀红了眼的边贵祥,根本顾不上剧痛,他直接伸手,一把将自己的眼球扯下,继续战斗。他体内一直没能取出的三枚弹片伴随了他终身,成为了这位老将的特殊勋章。在这“师傅打徒弟”的特殊战场上,边贵祥的威名、越军对边贵祥的恐惧,被越军以醒目标题印在了越军的《作战手册》上:“消灭163,活捉边贵祥!”越南甚至开出了3万美金的天价悬赏,派遣了精锐特工去暗杀他。这个曾代表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美的将领,此刻正率部横扫越北二十余城。从红河三角洲到谅山要塞,163师以600烈士的代价歼敌近6000人,战火一路烧到谅山。“南山定,越王降”的古语,道出了谅山的重要战略地位。谅山被奇穷河一分为二,战事初起,许世友就向各部下达命令:部队不得越过奇穷河一线。这不仅关乎眼前的战争,也关系到战事是否会升级,给两国关系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可这条军事红线虽然摆在面前,但我军的战士们是亲身体验了越军卑劣战术的:伪装平民的突袭、水源投毒、淬毒武器、投放毒虫……面对这些阴招背后,边贵祥想到的是中国当年援助越南的情形。那时候,新中国也正处在百废待兴的艰难时期。十四年抗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三年内战的创伤尚未愈合,神州大地满目疮痍。工厂停工、农田荒芜,百姓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依然向越南伸出了援手。1950年,一列列满载粮食的火车从广西驶向越南。这些粮食都是中国人民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更不用说那些崭新的武器装备。然而令人心寒的是,这些倾注着中国人民深情的援助,最终却变成了对准我们的枪口。愤怒不已的边贵祥,直接下令部队过河,将越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但违抗的军令的边贵祥,即使打了胜仗也逃不过一顿痛批,带着部队又撤了回来。当时,我国一直采取的是优待俘虏的政策。可边贵祥却以“部队遭遇突发情况”为由,拒绝释放俘虏。无论许世友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边贵祥就是两个字:不放!身处前线的将士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牺牲,却要马上放过杀死自己战友的敌人,这让他们如何咽的下这口气呢?更何况在边贵祥看来,越军俘虏和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俘虏完全不同。那些越军把中国军人视为仇敌,被俘虏后,他们只会更加仇视中国军队。每释放一名俘虏,就是多一个更加顽固的敌人。就这样,边贵祥战场抗命,将个人前程都豁了出去。直到战争结束,才释放越军俘虏。参考资料澎湃网:战斗英雄——边贵祥
1979年,许世友要求立即释放越军战俘,师长边贵祥:绝不能放!
文史江山
2025-02-20 22:34:1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