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仁与昔日酒友开怀畅饮,酒友第二天便离开了人间!老周惊问什么原因?仆从说:大人,你们昨天喝了六十斤

胖仔读书 2023-03-05 10:12:21

八王之乱爆发后,西晋陷入崩溃。大批士族举家南渡,投奔了琅琊王司马睿草草建立的东晋政权。而汝南周氏,正是众多士族中的一支。

身为周氏宗族的领袖,周伯仁的行政能力并没有很强,领兵打仗也非常不在行。他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出身名门,二是因为博学多才,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此人风流潇洒,事无拘无束,堪称当年世家子弟们的偶像。

首先,周伯仁非常能喝,在西晋时便喝遍天下无敌手。南渡后,有个昔日的酒友来他家拜访。老周非常高兴,硬是跟人家喝了足足两石(按汉石计算,一石三十斤)!老周倒是喝好了,酒友却永远离开了人间。

而且,因为好饮,周伯仁常醉酒误事。司马睿将他重用为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地位堪比副相,他却日日痛饮,夜夜沉醉,经常一睡就是整整三天,还因此得了个“三日仆射”的诨名。同僚们屡屡劝谏,老周却完全不听。

司马睿登基后,曾有一次大宴群臣,并当众询问百官自己比尧舜如何?周伯仁那天又喝醉了,竟当众喧哗道:“那肯定是比不上啊!”司马睿脸色大变,当场拿下老周,接着就要将他处死!大臣们劝了好多天,司马睿才消了气,又把他放了出来。

不过,周伯仁虽然成天醉醺醺的,遇上大事可是一点都不糊涂,而且心也很细。有一天,周伯仁请客吃饭,他亲自端出一盘牛心炙,说是要献给在座宾客中最尊贵的一位。

所有人都满怀期待的时候,老周却径直走向了丞相王导身边一个落落寡合的少年,面带微笑的将佳瑶送给了他。此人,正是王导的族侄、未来的书圣——王羲之!

当时,王羲之年仅十二岁,他的父亲王旷又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不知所终,导致他在家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周伯仁却一眼就看出这孩子未来必成大器,并当众予以肯定,令年少的王羲之受宠若惊,大为感动。

遗憾的是,随着东晋政局的变动,周伯仁和琅琊王氏的和睦关系并没能有始有终,最终以悲剧收场。

东晋得以建立,王敦、王导两兄弟(并不是亲兄弟,是堂兄弟)功不可没。王导安抚士族、梳理政务、整顿朝纲,主内;王敦则领兵在外,击败了一拨又一拨的反叛力量,主外。正是在这两兄弟的不懈努力下,司马睿才能迅速在江东站稳脚跟,成就了一番帝业。

然而,司马睿终于还是对琅琊王氏起了疑心。他无法忍受王敦、王导的不断扩张,便想方设法的限制王导的权利、削夺王敦的军权。王导的脾气相当好,还是能忍忍。王敦却暴跳如雷,终于发动了叛乱。

看到皇帝和琅琊王氏交恶,周伯仁心里非常不好受,因为他年轻时跟王导就是好友,好到了什么程度呢也?有一回,王导喝多了,躺在周伯仁的大腿上,指的他的大肚子问:“这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周伯仁嘿嘿一笑,开玩笑说:“像你这样的,能装上百十来个!”王导听了很不爽,跟他大吵了一架。但酒醒之后,昨日的不愉快早已烟消云散,俩人成了好兄弟。

但在君臣之义面前,周伯仁还是坚定的站在了司马睿的一边,指斥王敦为叛逆。问题是,王敦起兵的时候,王导还在都城建康,为了保住宗族性命,他竟把一家老小全部带进宫中请罪,还拜托周伯仁,务必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

周伯仁却一反常态,对王导相当冷淡。但进宫之后,他在司马睿面前极言王导无辜,切不可将其于王敦混为一谈。司马睿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也不想过度刺激王敦,便答应他不动王导。

周伯仁出宫时,王导赶忙问他结果如何?但老周依旧冷漠,径直扬长而去。王导当场傻眼,以为老周也是见风使舵之辈,从此对他怀恨在心。

不久后,王敦击败官军,顺利攻入了建康,并软禁了司马睿。朝堂之上,他与周伯仁爆发了激烈的争执,闹了个不欢而散。可即便如此,王敦仍不想将其处死,还跟王导商量该怎么安排他接下来的官职。

然而,无论王敦怎么问,王导都一声不吭。他明白了,弟弟这是心怀怨愤,想报复周伯仁了。于是王敦也只能长叹一声,下令将其逮捕处决。

事后,当王导查阅宫中的文件时,这才发现周伯仁为自己求情的上书。他瞠目结舌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才意识到自己铸成了大错,竟当众号啕大哭了起来。

回到府中后,儿子们见他神情哀戚,急忙上前问出了什么事情?王导抽泣道:“我虽未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日后到了九泉之下,我有什么脸去见他啊……”

0 阅读:21
胖仔读书

胖仔读书

看看过去,聊聊现在,想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