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亲亲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插图来源 |Akira Kusaka
当值编辑 | 玄鹤
陪伴郁友康复,一直是郁金香的心愿。郁金香陪伴者自2020年七夕节上线以来,备受郁友好评。100余名郁金香陪伴者,用他们满满的爱意和专业知识,陪伴数千名郁友走过了春夏秋冬。
现开设郁金香陪伴者专栏,郁金香的陪伴者们,将用文字书写他们的陪伴故事,有温情、有感动、有哲思,让我们在这里,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遇....
大家好,我是郁金香陪伴的屠莹,大家喜欢叫我亲亲老师。有许多父母都面临孩子过度依赖、无法独立的问题,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孩子“不独立”的解决思路,希望我的思考,也能够给大家带来思考,甚至带来一些灵感。1、问题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是一位老师,有家长跟你说:老师,我的孩子现在就是躺平的状态,不上学/上班,同时又很依赖我(或者依赖的同时冲突又很多),我该怎么办?作为一线工作的老师们,会发现这其实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家长描述的只是一个现象,而我们要看到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一定不是孩子“索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在这里,让我们先用两个案例(因为保密原则,所有案例均经过改编)来感受一下:孩子A的行为表现:男孩17周岁,高三休学在家,双相情感障碍,暴躁,与母亲肢体冲突频繁,跟家长反复表达要去上海学习、或者独立居住,实际上很难走出家门去参加活动。住院时,孩子不愿意住封闭病房,所以住了开放病房,妈妈24小时陪护、并且因为考虑到洗澡不方便,所以在外租住了房间,隔三岔五就有妈妈带着去加餐、去租房的地方休息。孩子B的行为表现:男孩22周岁,大学毕业,无法工作,休息在家。诊断抑郁症,内向、退行,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单亲家庭,妈妈如果在边上,会更加表达困难。男孩温和、听话乖巧。妈妈带来参加郁金香的各种活动,也会带去旅行和跟着妈妈一起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相关内容,最近一两年一直生活在妈妈身边。如果我们只看孩子现在让父母感觉“不满”的状态,无非是“不能去做些什么,而是退缩在家里”。可是,如果我们想要解决问题,你觉得这两个孩子的解决方式会是一样的吗?那么这些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们提供的帮助,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呢?2、边界内外——一体化与分离的需求如果我们说到“独立和依赖”的问题呢,一定有一个问题是不能避免的,就是边界。边界外可能是独立,边界内可能是依赖。
但是我们的亲子关系以及亲密关系,一定不可能是站在两头两个顶点的。适度的关系的边界一定是在彼此舒适的位置,而且很有可能,是会在一定区间里移动的。比如说,我们差不多最能感受的,当我们孩子刚开始爬行的时候,孩子会离开妈妈主动爬到远方,等到累了,他们就会回来;后来,孩子会走了,会在小区楼下跑闹,玩累了,回到家里……等到到了初高中住校了,他们周一到周五在外面,周末回到家里;工作了,我们在外地工作,也会时不时回到家里……等等。我们会发现这一点上,我们跟动物很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在离开父母完成分离之后,同时又会产生一体化的需求,就又会回来,跟父母链接。也就是,我们人类同时有分离(独立)和一体化(依赖)的需求存在——当我们拥有了亲密关系,我们就一定程度完成了另一种“一体化”,就是和配偶的一体化。我们通常说,这个时候,我们就从原来的原生家庭里出来了(但是我们跟自己的父母依然有链接,并不是完全的分离了)。所以让我们想一想,如果当孩子开始爬行的时候,父母因为担心他们出现意外而不让他们爬,孩子会出现什么状况?如果当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往外爬的时候,父母离他们很远,远到孩子不能及时回来拥抱父母,他们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们到了青春期,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都是类似的——边界模糊,无法完成分离。但是,造成如此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孩子A和孩子B的区别。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孩子出现问题是因为“过度”呢?还是因为“不足”呢?这决定了家长将要做的决定方向性的一步。3、分离-依赖:分清家长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在家长做出决定方向性的一步之前,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思考我们在孩子形成现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17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家庭教育公司主要做的是儿童板块的心理工作。那时候跟家长们沟通,很多家长都关注孩子分房的问题。有的家长会头疼,自己强制给孩子分房后,孩子半夜大哭,甚至抱着被子坐在父母卧室门口睡觉;有的家长(多为母亲)又带着有点难以辨认的情绪说,孩子小学高年级了,还要抱着自己的手臂睡觉。所以这个分离、依赖,到底是谁的需求呢?其实父母爱孩子是有本能的(只要父母没什么“大病”),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世界上无法复刻的,是差异的;父母只有看到自己独特的孩子(的需求)的时候,才能更好的给与孩子成长的养料。分房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照本宣科会出现悲剧——你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你只是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证明孩子成长得很好而让自己摆脱焦虑,或者想让自己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空)。但是后者呢?我感觉得出来,母亲在被孩子“需要”的过程中,是感觉舒适的,有获得的。因此,我们大胆推测,孩子小学高年级还要抱着妈妈的手臂,其实也是孩子在满足妈妈的需求。要意识到自己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的角色,并不经常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反而会让家长很挫败。回到“孩子A”的案例。我跟孩子的家长认识已经接近4年,很多事会尽力帮忙。当我今年协助母亲给孩子办理住院的时候,明明一切开展得很顺利,但是母亲突然要求给孩子入住VIP病房(孩子在当时并没有提出这个需求),后要求住开放病房。在入院前,明明我已经反复强调,对你的孩子来说,住封闭病房效果一定比开放病房好。母亲却是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社交不好,最后在外租房、24小时陪护、随时请假,整个住院治疗一言难尽。其实这已经不能够算是“住院”了。为什么你“这么好”,孩子总是如此愤怒呢?为什么对其他大部分患者有用的住院治疗,却对你的孩子毫无帮助呢?4、家长支持孩子的不同角度如果当家长能够借由上面的内容搞清楚两个问题:1、我的孩子的“依赖”,到底是属于“过度给予”造成的还是“给予不足”造成的?2、我在孩子现在这个问题中是如何扮演这个角色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如何去支持孩子,可能就会变得更轻松和明确一点。孩子A,我们的支持方法其实已经呼之欲出,而理论上也是很简单的——我们要建立跟孩子更鲜明的边界感,把符合孩子年龄的权力一点点还回去,让孩子自发地把自己的能力建立起来。但是这需要两个点,就是:1、家长到底愿不愿意放手,你能否觉察到影响你一直不能够放手的是什么原因?你是否能够随时觉察你行为背后的成因?2、孩子已经被“圈”住了,他们最初对向外的活动多少有一些恐惧和不安感,那你要如何推动,给多大的力,取决于你有多了解自己的孩子,你清楚吗?而关于孩子B,他的成长背景是:父母为了多赚些钱,从小把孩子留在老家小镇上,自己前往大城市。从六岁起,孩子就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一个人做作业,一个人洗衣服,一个人在黑夜里害怕得哭泣,是个彻彻底底的留守儿童。我怀疑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孩子被照料和关注的程度也是不够的。一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最后却各方面都退行,最终只能依靠妈妈的照料,这种情况,很显然是自己小时候“依赖”的那一部分明显的不足,从青春期开始,重新开始显现。那么这时候,母亲的耐心非常重要。我们一定不是跟母亲说:你的孩子已经22岁了,都成年了,不要管他,把他推出去。对于孩子A或者是一种可能起效的方法,但是对于孩子B来说,其否起效非常值得怀疑,同时也实在太过残忍。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允许孩子一段时间的退行,把孩子当婴儿一样,把他心理缺乏的那部分,重新抚养起来,可能是我们最妥当的方法。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陪伴,相信他能自己走出去,这就是我们当前最能做的事情。5、孩子疗愈也可以链接更多专业力量但父母不能有“托付心态”理论上,当每个家长都变得“足够好”的时候,我们都能影响孩子,把孩子从困境中带出来。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普通人,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也在受着我们过去的影响,我们自身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那如果当我们个人改变都需要一些时间和方向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忧心自己到底有多少能量需要多少时间去足够影响孩子。这就是心理咨询,以及其它社会支持方式对孩子能起支持的地方。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抽丝剥茧帮孩子从过去的模式中走出来,发现“新模式”的有趣之处,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如同郁金香BPS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疗愈体系里的社会支持力量,很显然一方面能够帮助家长少走弯路,一方面能够从另外的角度引导孩子“走出去”,是我们大家都比较喜闻乐见的方式。但是再转回来,想要一个相对“高效”的变化,家长完全的“托付心态”是肯定不行的。我遇到过一些很有趣的家庭。站在孩子有限的角度和视野,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逻辑很自洽,但是作为以概率为预判的未来,我们看得到孩子的未来可能会经历很多不必要的波折。一个孩子对向我做咨询之前已经有了预期,就是觉得家里的经济已经能够支撑她消费一辈子,所以希望我能够帮助她说服家长来身心愉悦地接受孩子目前想要完全躺平的想法;而家长也是急冲冲想赶在我和孩子沟通之前与我交流,希望我能够说服孩子放弃躺平的念头。我只能告诉孩子:你既要父母在行动上“赞助”你躺平,还要他们心甘情愿乐呵呵,是不是想要的太多?我也告诉家长:你不想在行为和思想上做任何变化,却要孩子自发自动地放弃现在的想法,你觉得是否符合现实?在孩子“分离-依赖”的问题上,我们希望家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为彼此的工作增效;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也非常愿意成为支持到孩子和整个家庭的一部分。让我们互相信赖,让“问题”不再是“问题”。一起努力吧!我是郁金香陪伴的屠莹(亲亲),如果你对于“依赖-分离”还有疑问,欢迎跟我一起探讨。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