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文化专治下的社会,一个个眼神呆滞的像没有灵魂的躯壳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4-12-26 06:08:39

▲这是晚清的一张接亲的照片,一看就是大红喜事,按理应该喜气洋洋,可这种表现给人的感觉却更像是在送丧。

▲这是满清慈禧太后出行的场景,这群人像一个个木头疙瘩,呆滞的眼神就像没了灵魂的躯壳,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甚至还有些凶神恶煞。

▲这是满清后宫里的贵人们,一个个脸上似乎没有半点活力,看着就像一个个提线木偶。

宫里都是这样子,民间的样子就更是让人不敢想象了?

▲这张照片是怀有变革之志的光绪帝,相对宫中那些死人脸的面容,他的尊容确实很有活力,也很灵动,据说这也是光绪帝生前保存的唯一正面照。

同时,珍妃的照片也不像其她嫔妃那样一脸死相。可惜的是,这两个有活力的人,反而最终都死于了非命。

▲这是满清青楼里卖艺的女性,相对来说,虽然她们的身份比较低下,但不知为什么,她们给人的感觉似乎显得更有精神。

▲这是驻重庆外国人雇佣的满清工人,相对来说,他们反而似乎更显精气神,甚至还面露喜色,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最后这张,不知是油画还是照片,上面的大奴才都是这样子,下面的社会环境不知会是多么的奴才。如此的奴才社会环境,不知会对人的精神造成多大的荼毒。

难怪,满清的臣子们不以做奴才为耻,反以自称奴才为荣,甚至渐渐从中做出快感来了。

对此,鲁迅先生曾在《南腔北调集.漫与》中非常形象地指出: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甚至,清末民间还有“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样的说法。

即使到了清满灭亡后的1922年冬,爱因斯坦曾两次途经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地,却也给他留下了:“中国的孩子们看起来都无精打采、呆头呆脑”,“中国人像机器人一般安静,每个人的神情都非常木讷,即使他们勤奋无比,但却每个人都很卑微,让人看起来十分肮脏”、“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的虐待,待遇比牛马还不如……”等等这样不好的印象。

或许,他不来中国讲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见,满清对人的统治到了何种残酷的程度。

也难怪,有人说满清最大的罪恶就在于愚民太甚。试想一下,遍地都是卑微麻木的孔乙己和阿Q该有多可怕。

想想《四库全书》完成之时,乾隆和一帮文人围绕其侧,弹冠相庆:“这就是中国文化。自庙堂而至朝野,谁敢说半个不是?”的场面就让人心里阵阵生寒。

之所以,满清的社会环境会出现一个个眼神呆滞的像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许就跟这种文化专治有关吧。

图片来源网络

2 阅读:54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7
2024-12-27 15:41

[抠鼻]清朝也有值得后人敬佩的英雄人物。

不经意时

不经意时

4
2024-12-31 12:28

满清奴隶制政权,酋长国

历史爱好者祥子

历史爱好者祥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