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在河南参加高考

东坡先生pro 2024-06-19 22:02:16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粽子的节日。除了休假吃粽子之外,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那就是高考。我是在2004年参加的河南高考。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其中有笑点,有泪点,也有痛点,更多的是我对青春的回忆。

考前那一晚,出了很多状况

查了下资料,2004年的高考是6月7日开始的。在此之前,学校放了三天的假,让大家回去自我调节,以便找到最佳的精神状态。

前两天,大家在安静平和中度过,该刷题刷题,该睡觉的觉,该吃吃该喝喝,一切都井然有序中度过。到了最后一天,也就是考前的那一天,尤其是那天晚上,很多人出了状况。

有人突然晚饭没了胃口,饭量减少,也有人莫名其妙地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导致夜里要去诊所打吊瓶。或许这也是逃避压力的一种方式吧。

我的晚饭吃得很自然。和两个室友,在出租屋附近的苍蝇馆子吃的,一盘素炒豆芽,一盘烩土豆,一碗丸子汤,不到5块钱,再搭配免费的馒头和粥。对比现在,这样的饮食的确寒酸,但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吃了晚饭,看会书,一晃就9点了。简单冲个凉,就要准备睡觉了。关了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室友打起了鼾,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我听得异常真切,平时我怎么没有注意到这如雷的鼾声呢?

想来,明天要上战场,今天压力太大,大家的神经都异乎寻常地敏感起来。

考场上,平静中出现了意外

有人带着针头上考场,说的就是昨天晚上吃坏肚子的同学。为什么要带着针头呢?方便下来考场去吊水哈。

考了第一场语文,问他考得怎么样?他一脸无奈,我都这样,能会好吗?心中的懊丧可想而知,要知道他可是三战高考的人啊。

听说考英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葩事,至今不知道真假。

在三楼的一间考场内,考生们正在紧张地做着试题。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一股风,把靠窗考生的试卷给吹了出去,试卷飘飘洒洒,落到了与学校仅一墙之隔的猪圈里。监考老师们急疯了,瞬间出动,集体跑向了猪圈。

很多人不理解,考试怎么还能开窗户。其实,在20年前,教室没有空调,夏天开窗透气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以前条件不好的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之后的几年,听过又发生了一件更让人意外的事情。

某某考点,考卷科目发错了。这是紧急事件,ZF很快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最后,这个考点的考生,每人一个“保镖”,吃喝拉撒,全程监控。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想来也会影响到当年的考试成绩。

不过,以上事情都是道听途说,大家乐呵一下就行。试想,高考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考后,几家欢乐几家愁

炼狱般的考试过后,下了几天的大雨。这可是一场及时雨,刚出苗的玉米得水而快速成长。与农民伯伯的欢喜心情相比,考生的心情则要复杂得多。

但复杂归复杂,三年、四年,甚至五年的压抑在考后得以释放,大家总体还是比较轻松的。于是,打游戏的打游戏,睡觉的睡觉,看电影的看电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谨慎地发泄着压抑。

又过了几天,就要估分了。大家对照答案,估算自己的考分。然后对照当年的一本、二本分数指导线,再根据各个高校在河南的录取分数最低线,选择自己中意的学校和专业。

对于选学校和专业,学生实在不大在行。那个时候网络不发达,父母和家长几乎一无所知,很多人都在凭着感觉来选择。所谓感觉,就是名字好听,高大上,很多学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也有父母在体制内的,或者经商的,眼界比较开阔,给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这让他们的孩子人生少走了很多弯路。

填好志愿后,下面就是漫长的等待了。这个时间大概要持续20天左右。等待的结果无非就是两种,要么录取,要么滑档。

被录取的,基本就是万事大吉,彻放飞自我了;滑档的也有两条路,要么接受调剂,到次一级的学校或专业,要么不服从调剂,当年基本上与大学无缘了。

河南是高考大省,我所在的县城有三所重点高中,每年大约有8000多人,甚至上万人参加高考。录取到211的凤毛麟角,大概有600多人,到985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100多人。这意味着有很多的考生要到普通的二本、三本,甚至大专院校去学习。

那时的考生目标明确,非常能吃苦,往往是有一半的学生当年去读大学,也有一半的学生选择留下了复读来年再战。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前面提到的带着针头去考场的并不是玩笑说说。

在我来看,压力有其积极正面的意义。它让一小部分优秀的学生百炼成钢,可以从容地面对今后的风风雨雨。也让很多考生,遭受到社会的毒打,及早品尝人生的无奈,今后的路程或许更加艰辛,但绝不会荒废。

最后,希望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能考出好的成绩,也希望大家都能奔赴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3

东坡先生pro

简介:文史江湖,快意恩仇,共饮一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