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粟裕:1948年才遇到唯一真正知己,只有他能改变粟裕的决策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4-08-02 02:36:44

一、英雄多孤独

英雄大多是孤独的,智商、眼界、视野、格局的差异,使他与普通人很难达成情感或智识上的共鸣。

所以孤独是常态,能上他脾胃的知音,乃是最稀缺最宝贵的。比如粟裕在华东。远的不说,从1946年6月苏中开战起,到1949年席卷东南,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孤独的走在军事实践的道路上。

简言之就是,粟裕说的别人不一定能听得懂,勉强听懂了可能不会充分有效地执行他的命令,或者听懂了也会执行(如叶陶王)但无法与之有效互动。

左起洪萧粟陈

这话意思并不是吹捧粟裕全知全能,他的强项在练兵作战和大兵团指挥,军事科学之外的很多领域,他不见得比别人强。比如华东总坐镇的饶书记,统揽大局能力在粟裕之上。比如华野后勤专家刘瑞龙,组织数十万大军的供应,他是华野头一号。再比如政治部唐亮、钟其光两位领导,都自有其过人之处。

讨论历史人物,绝不能搞一味突出拉低别人,这是必需的客观态度。

华野颇有几对知己型的搭档,包括但不限于军政主官之间,比如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司令员和参谋长等。像许世友和聂凤智,陈士榘和唐亮,叶飞和张翼翔等,有的是长期搭档,一个根据地里杀出来的老兄弟,许聂属于此类,同属胶东老兄弟,而且,聂凤智指挥风格与许世友类似,勇猛而不失机智,许世友长期倚之为左膀右臂。

陈唐二位是军政良配,陈士榘素以脾气大不好合作闻名,两人带着一个兵团(三、八、十纵)长期转战外线,打得有声有色,连克洛阳、开封、许昌等中原名城,两位主官关系融洽是重要条件。

最有可能和粟裕形成共鸣乃至知己的,最有可能的是哪几位呢?

首推陈毅元帅。新四军时期两人就是江南指挥部的正副指挥,共事合作十几年,陈毅长期领导粟裕,又是智商情商绝高之人,论理他应该最懂粟裕,但现实并非如此。苏中战役期间,陈老总并不理解粟裕集中野战军主力搞大兵团作战的思路,仍有分区作战的旧模式。48年初又过于乐观地坚持第二次千里跃进的战略,与粟裕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思路相左。说到这里我们更应对陈老总虚怀若谷的大境界大格局致以敬意,在并未充分理解粟裕军事战略的情况下,仍对粟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陈老总不能成知己,之下就到谭震林了。

谭老板从形式上看,是粟裕的政工搭档,两人一个是华野副司令一个是副政委,粟谭关系似应是陈唐的加强版。但粟谭二位其实从未在军政搭档的位面合作过。谭老板党内地位一直稳压粟裕一头,华中局时代谭震林是副书记,粟裕是一般常委。1945年七大,谭震林是中央委员而粟裕是候补委员。华东局常委排位谭震林比粟裕也靠前。从军事地位上看,两人都当过新四军师长。要让两个地位相若、各自担负重要领导职责的高级领导处成知己,恐怕不太现实。

二、知己得来何其难

谭与粟不光没有处成知己,在军事领域,谭老板长期和粟裕各挑一摊,彼此沟通的不够,有时还会有点小误会。比如1947年七月分兵后几场战役连续失利,谭老板还尖锐地批评了粟裕,弄得粟裕很是尴尬,恐怕当世能指点他军事的人,一个手都数得过来。先不说批评的对不对,至少这种关系既不能提供情感支持,也不会带来军事上的启发。

自苏中战役到豫东战役,粟裕对华东战场的主导性塑造,也就是大兵团作战究竟该如何打,主要靠他个人杰出的军事才华,很少得益于搭档和上下级的良性互动(莱芜战役除外)。

有人说那叶陶王呢?这三位可都是粟裕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合作的非常顺畅。确然不假,要说华野诸将谁能把粟裕的作战意图贯彻的最为彻底,非这三位莫属。当然滕海清、周志坚、成钧等也可以的。但叶陶王处于受指挥受支配地位,粟裕之于叶陶王是单向输出,得不到多少启发和帮助。

七月分兵一纵四纵出鲁南打费县等地失利,临场表现多少有点像孩子离开大人的惊慌失措。叶陶王都是优秀的战将,但从战略思想上看,距离粟裕还有较大距离,不能指望他们成为粟裕真正的知己。

直到张震出现。

出现这个词或许形容的不是很准确,张震将军早就在新四军系统,与粟裕互相知道。

但之前张震一直在彭雪枫师,与粟裕没有工作交集。真正为粟裕了解,是华中野战军时代,短暂接受粟裕指挥。到1948年2月,张震从二纵副司令员位置上提升为华野副参谋长,在陈士榘外出带兵作战时,实际担负起参谋长工作。

短短几个月,粟裕就发现了张震在参谋工作方面的惊人才华,久不遇知己,突然碰到一个能听懂看懂自己的人,粟裕很快就倾心以付。

《张震回忆录》记录了好几次粟裕单独和他谈话,第一次是刚到司令部,粟裕和他详谈华野形势和作战构想。第二次是关于挺进东南。第三次是淮海战役决策前的通盘谋划。

遍观华野高级将领回忆录和传记,粟裕与人彻夜长谈军事问题十分罕见,略近于无。张震能有这样的待遇,足见两人在很多问题上有相近的看法和相似的思维模式。虽然视野格局仍有级差,但张震似乎总能言中窍要,在关键问题上具备和粟裕等量齐观的探索研究能力。这绝对是与生俱来的、极其稀缺的核心本领。

尤其是第二次夜谈,粟裕正在考虑挺进东南的问题,内心倾向于不去,但非常犯难,需要别人给予支持。这种支持不是部下拍拍胸脯说粟司令我就是服你那种无脑吹,而是理性的、有现实意义的支持。张震和他连续讨论了好几天,与粟裕的意见越来越接近。

张震将军记录了这个很有历史意义的片段:

在他(粟裕)问可不可以向军委和毛主席提建议时,我(张震)表示积极支持。粟司令员对我说,因我们对全局情况的了解不够,贸然提出不同意见,可能会影响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

我表示,为了更好地把军委的战略意图和战区当面的实际结合起来,应当提出建议,供军委决策参考。

以上是《张震回忆录》的内容。

刚刚在一起工作两个月,就有这个程度的交流,着实十分罕见。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粟裕有多么欣喜。踽踽独行许多年,忽然碰到一位知己,可比打一场胜仗还要痛快。

三、豫东战役改决策

1948年6月,粟裕指挥华野部队展开了豫东战役。标题所说改变粟裕既定决策,就是张震在这一时段的杰作。

豫东战役最初的目标并不像后来实际打得那么复杂那么宏大,起初目标很清晰,就是吸引邱清泉第五军北上到鲁西南,到我重兵集结之地决战,将其消灭之。邱清泉看破粟裕企图,到城武一线后收兵不前,与华野对峙。为了进一步调动邱清泉,粟裕和张震一共筹划了5个诱敌方案:

1.陈唐兵团佯攻第五军的补给基地商丘。

2.陈唐兵团围攻开封。

3.华野一兵团(一四六纵)攻打金乡县。

4.一兵团直逼徐州。

5.一兵团打济宁。

都是攻其必救的策略,迫使第五军动起来,在机动中寻找围歼的战机。设计这么多方案,只为一个第五军,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这也是不得不然。

粟裕力劝中央不要挺进东南,理由就是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第五军就是粟裕“斗胆直陈”的筹码。华野诸将都明白这个理,所以人人都盯着邱清泉欲灭之而后快。

越是这样,越能显示出后来张震改变粟裕决策的出奇。

邱清泉指挥3个整编师持重不战,华野在鲁西南调不动敌人,5个方案选择了最激烈、难度最大的打开封。开封是河南当时的省城,城内有近4万守军。陈唐兵团以三、八纵不到两倍的兵力优势拿下开封,全歼守敌,给国民党军造成极大震撼。

正好又叠加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大会的政治影响,河南籍代表纷纷指责邱清泉不救友军。蒋介石严令邱清泉迅速回兵收复开封,邱清泉明知粟裕下套也不得不踩,率兵驰援开封。

但由于邱清泉小心防备,粟裕预料中的各个击破、机动歼敌的机会并没有出现,邱清泉指挥的3个整编师和区寿年兵团指挥的两个半整编师密集靠拢,在山东吃了那么多亏,都打滑了,不易分割。

面对这样复杂的局势,中央军委和中野方面都提出可以改变既定方案,中央军委主张,若邱区两兵团密集靠拢,可考虑南下迎击从豫中过来救援的胡琏整编11师。刘邓也建议,可适时发起郑州战役,围攻孙元良的整编47军,迫使邱清泉和胡琏改变方向,向郑州运动,在更大范围的机动中寻找歼敌机会。

这两种方案都是把本来已经复杂化的方案进一步复杂化,粟裕均认为不妥,仍欲着眼于豫东战场解决邱清泉。

粟裕带着华野诸将在开封南街开会,反复讨论怎么打邱清泉。

这时张震的腹案逐渐形成了。于是率领司令部研究提出了两个方案,粟裕看后受到极大触动。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原来张震的第一方案是继续造势,不断示弱,使邱清泉认为我军力量不足,加速进援开封,逐渐拉大与区寿年兵团的距离,伺机消灭较弱的区兵团。

第二方案是诱歼不果,大军放弃原定作战意图,撤回黄河以北休整,寻机再战。

正式放弃了粟裕心心念念的既定策略。

中年张震丰神过人

张震甚至连样子都没做,比如搞一个上中下三策,上策打邱,中策打区,下策收兵,然后粟裕说一句:上策太急,下策太缓,中策不急不缓可行之……

既顾全了面子也照顾了实际情况。

但张震不屑于此,大战当前,局势复杂,他是干事的人,不搞面子工程。这与粟裕一贯有话直说不做虚文的风格颇为相近。

粟裕丝毫不以为忤,智者行虑必有一失嘛。终于采纳了第一案。

后来的战况大家都知道,不烦详举。区寿年兵团被歼灭大半,豫东战役两个阶段歼敌9万余人。虽未打掉邱清泉第五军,但这战果也足以回报中央的期许,此后挺进东南的计划毛主席再也不提。

张震改变粟裕的既定决策说明了什么呢?

1.知己者,地位尽可以不对等,但智商、境界、思维习惯必然相近或相同,一个眼神就懂。

2.粟裕纵然神机天纵,也不是一个人包打天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桩,解放战争前期压力大但形势不复杂,靠粟裕个人聪明才智足够应付,但到后期敌我双方彼此更加熟悉,形势空前复杂,需要张震这样具有启发新思维能力的智将。

不止战争中为粟裕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粟裕人生暮年,乃至身后事的解决,张震同样为粟家提供了令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大将家人的心结,也照顾了各方情面。

这样的知己,可遇而不可求。

1 阅读:30

有历史深度普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